分卷閱讀39
上,她就順手塞進衣服里貼身放著。 顧春衣認下魏老后,才發現自己除了對魏老一門忠烈事跡知道后,但連魏老名字都沒問,當時聽得滿腔熱血沸騰就答應下來。 但無論如何,顧春衣并不后悔,她在這個時空身邊已無血緣關系親人,更無長輩可以孝敬(顧老爺顧審育對顧春衣而言已是路人甲的身份),因此魏老的一飲一食,皆由她親自動手,并不假手仆人。 看到魏老味覺、食欲較差,而船上條件簡陋,河魚又腥魚刺又多,顧老吃時并不動它。只有小菜一兩碟他又覺得缺滋少味,沒吃幾口就放下筷子。顧春衣就琢磨著做酸菜魚片湯來。由于她人小力氣小,宋錦瑜便按照她的指示處理起魚來??吹剿五\瑜將魚去頭去尾去骨頭,徒手將魚片成薄如蟬翼的魚片,顧春衣贊嘆不已,人帥殺魚也帥呀,簡直是花樣殺魚表演呀。 “鄉下丫頭,口水流下來了?!蔽荷訇栐谂赃呹庩柟謿獾睾?,不知怎么地,他看到魏老對顧春衣的樣子很是驚慌和嫉妒,好象很重要的什么被顧春衣拿走一樣。 顧春衣急忙擦下嘴角,才發現被騙了,她橫了魏少陽一眼,也沒理三七等人笑成一朵花的模樣。 她將片好的魚片用一湯匙鹽搓洗一遍后沖水反復淘洗成晶瑩透明的魚片,再用鹽、白胡椒、蛋清、干淀粉腌漬,用手仔細反復抓拌均勻。 靜置了一會兒。鍋里放油炒香蔥姜蒜,下入魚頭魚尾魚骨頭魚皮等炒一分鐘。放入切絲焯水過酸菜繼續炒一下,加入開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煮到魚湯呈白色,調入鹽,把湯中料和魚頭尾骨都撈出來另放,再將魚片一點點放入,晃動鍋,將最上面的魚片七成熟撈出放在碗里,過濾魚湯倒碗中。再將鍋里放油,放入花椒和辣椒,等辣椒變得紅中微黃且油亮干酥。將花椒和辣椒撈出,將油大火燒冒青煙澆在魚片上。 這樣魚湯香辣酸鮮,魚rou香嫩可口,卻無魚骨調料,又有營養,很適合老人家吃。 魏老原一生戎馬,習慣大口吃rou大口喝酒,雖說年紀大了飲食受好卻很難改變,如今吃到該道菜大呼夠味,飯也多吃半碗,又喝了點小酒,心情舒暢許多。 顧春衣見狀更是盡心服侍,祖孫感情真摯,其樂融融,唯有魏少陽悶悶不樂,語氣酸溜溜地,咕咕嚷嚷說顧春衣只會拍馬屁,會尊老但不愛幼。眾人也不理他,說多了顧春衣只斜了他一眼,問怎么愛幼?是不是要將飯嚼爛了喂他,惹得他渾身惡寒,頭皮發麻,起雞皮疙瘩。直稱從來沒有見過顧春衣這樣粗魯惡心的鄉下丫頭,眾人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第四十二章 到達昌平 三天的時光一晃而過,這天清早,眾人還未醒來,船已經靠在昌平碼頭,眾人稍微梳洗一下,也沒吃飯,收拾一下行李,就牽著馬穿過碼頭,坐了大約一個時辰的馬車,就到了昌平縣城。 昌平縣城和清江縣城有點不一樣,除了護城河更寬,城墻更高外。昌平縣城的城墻上滿是戰火痕跡。煙熏火燎,整個城墻黑乎乎的。 城門口有士兵把守,不一會兒就有一隊一隊的士兵巡查經過,看上去氣氛很是緊張,眾人給了路引,但三七和幾個護衛還是受到搜查。穿過昌平東城門,走進去才知道里面還有內城墻來,顧春衣經宋錦瑜普及知識才知道這就是甕城,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御設施。 顧春衣突然想起現代的成語“請君入甕,甕中捉鱉”來,不知道那甕和這甕城的甕意思是不是一樣,若是一樣,是不是三十六計中的其中一計。于是就把這兩個成語模糊地和魏老提起,只見魏老眼睛一亮,一拍大腿直問顧春衣,宋錦瑜看路上人來來往往制止了他,原本入城就要和顧春衣分開的魏老急找客棧投宿,要詳細詢問顧春衣,后來又在李榮的提意下決定去他家。 街道上很多店鋪被燒毀后還沒修建,一路殘垣斷壁,到處煙熏火燎的痕跡,還能看到一些人拿著工具或直接用手在廢墟上撥拉著,還有人還不停地小聲哭泣或大聲咒罵。 有幾個和李榮熟悉的人都點頭打招呼,互相詢問損失的情況和以后的打算來,好幾個人這次都有親人因此去世或受傷,聽到李榮說可能舉家搬遷,雖不舍但都替李榮高興不已。 作為一個和平時代的現代人,顧春衣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形。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一個多月,進城的也只是小規模的賊匪,但仍舊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慘烈情景。魏老和宋錦瑜的目光也越來越沉重,就連一直沒個正形的魏少陽也抿著嘴。一行人沉默地看著路上的情形,沒有交談一句話。直至到達李榮的家里。 李榮的家在昌平西城商人區,在街道后面的第二條巷子里,是一個偏僻幽靜的地方。因為原本商人的身份,經常人來人往的,一行人也沒引起旁人的注意。 李榮的夫人馬氏是個典型的賢內助,穿著紫色緞面的長衣,頭上梳著一個墮馬髻,上面只插著一支銀簪,一身平凡的打扮。見到眾人到來時打招呼奉茶均是守禮,聽李榮介紹眾人身份時也沒有詫異,很平靜道謝,見此情景,顧春衣便主動告之是否愿意舉家南遷到琉霞山莊,并答應在那給建和現在一樣的四合院,知道避免戰火涉及又有地方安定,李榮妻子和兩個兒子皆是驚喜萬分。 李夫人鄭重地向顧春衣道謝,行完禮后卻掉起眼淚來,細說當年李榮原也是行商,夫妻倆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地奮斗。到大兒子6歲時,建起這座房子,這房子的一磚一瓦一椽一木都是夫妻親手建置,在大兒子10歲里,又買下被燒毀的那個店面,如同燕子銜泥建置了這般光景,眼看兒子長大就要結婚生子,夫妻可以享受安定的日子時,那賊匪卻把一切都毀了,都道故土難離,若不是傷心地,幾個人愿意背井離鄉呢。 看到大家緘默的樣子,李榮夫人趕緊告罪下去準備午飯。在李榮夫人準備飯菜的時候,魏老拉著顧春衣細問,顧春衣也不太記得,但路上稍微整理一下思緒,她重點講了空城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計,把她記得的三十六計中能記得都講了一遍,魏老越問眼睛越亮,連魏少陽也都聽呆了,而宋錦瑜早就拿起毛筆記載了。 四個人一直呆在房里,直到李榮過來說飯菜已熱第三遍,魏老才戀戀不舍地放過顧春衣。 第二天一早起來,顧春衣才知道魏老半夜有人來接走,他順便把魏少陽給帶走了。三七去街道買準備去茶雅族的物品,顧春衣重點吩咐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