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毛也是顯性遺傳,所以父母一方只要有動人長睫毛,孩子遺傳的概率就很大,具體參見的閃閃小朋友。 第11章 第十一顆星 湯貝以為前面就是實驗室,結果沒有看到任何寫著b實驗室字樣,反而看到寫著人事科的英文。 呃,沈時這是還要帶她報到登記一下嗎? 的確需要登記,所有短期訪問人員進入實驗室都需要填寫信息登記表。他可以憑身份卡進入,但湯貝貝不可以。 事實,沈時不太明白,湯貝貝為什么對醫學實驗室感興趣。 因為她想讓自己的短片帶點專業逼格啊……后面被挽起衣袖要求抽血時,湯貝簡直欲哭無淚,登記就登記唄,結果他們還要抽走她的血。 果然就是吸人血的資本主義國家。 “每個實驗室都有有毒物質和危險的化學物品,所以訪問人員進入實驗室之前都會做個血液檢查;確定包括風疹、結核等傳染病檢查合格后,才可以領取身份證明……就是門卡?!?/br> “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你的人身安全?!鄙驎r加了一句解釋,因為某人還心疼被抽中兩管血。 湯貝:“……” 她突然有些后悔提出參觀拍攝實驗室的請求了,不僅她自己麻煩,還這樣麻煩沈醫生和張醫生。 還在病房值班的張安碩:其實,我也不是很麻煩。 不過,確實是外人進入實驗室較為麻煩,張安碩才將這個事情推給了沈時。 因為血液檢查要通過,湯貝進入實驗室拍攝已經是第二天,剛好今天沈時替查爾斯教授帶兩位實習生做課題研究。 自從成為一位臨床醫生之后,沈時來實驗室也少了,不比以前,幾乎天天泡在實驗室。 有時候人的適應能力就是這樣強,曾經他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呆在實驗室,現在他已經習慣了每天接待各類病患。查爾斯教授問過他,當臨床醫生比做研究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他當時的回答是:溫度。 做一位腫瘤臨床醫生比開發癌癥新藥研究要有溫度。 住院醫生最累的那年,也有人問他后悔做出轉行的選擇嗎?大概真的是太累,他都沒有時間思考后不后悔這個問題。 進入實驗室,又是一頓衛生檢查。湯貝也換上了實驗服,臨時還上了一課實驗室安全知識,上課老師——沈醫生。從進來到參觀,所有的一切對湯貝都顯得很陌生,她可以玩轉各種復雜的拍攝器材,大小臺面也都上過,結果來到實驗室覺得自己瞬間變小白了,整個人也拘謹了不少,似乎同里面的小白鼠沒什么區別。 果然,術業有專攻啊。 湯貝端起攝像機,開始拍攝。她沒有醫學實驗室的拍攝經驗,問題很多,又不知道從哪兒問,為了不打擾沈時他們做事,自個默默舉著攝像機拍攝起了一些基礎的醫療設備。 反正,她又不是拍醫學科普紀錄片。 她的重點是人,是人! 湯貝將拍攝目標從實驗室設備轉到今天來實驗室做課題的兩位學生,鏡頭不經意掃到沈時藍色實驗服,明明很丑的實驗服,沈時穿起來卻很好看。 像穿白大褂一樣好看。 如果可以,她真想給沈醫生拍一個現場MV,湯貝邊拍邊想,忍不住笑了笑;前面正在指導沈時突然轉過頭看她,眉心微蹙,瞧著她和她攝像頭。 湯貝本想收回鏡頭,想想都拍上了,索性開口說:“大家轉頭笑了一個,我給你們拍張照?!?/br> 兩位學生立馬轉過頭,揚起笑臉,同沉默的沈時一塊面對著她的鏡頭。其中一位還比了一個“V”的手勢。 “咔嚓!”湯貝拍下了這張難得的照片。 湯貝沒有占用沈時太多時間,實驗室拍攝只是她紀錄片一部分,更多是留美醫學生的采訪。那晚溫倩對沈時的問話給了她一個靈感,每次采訪結束她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以后是留美工作,還是選擇回國。 每個人想法不同,答案自然不同,包括選擇留美或回國的理由也不相同。她拍的是紀錄片,影像之美是其次,重點是真實。 沒有刻意渲染,也沒觀念附加,更沒有形式主義,她只需要真實地記錄,真實地剪輯。 完全拍攝結束,湯貝同他們每一位合照留影,回到公寓整理所有拍攝視頻和訪談,內心充滿了驕傲和興奮。 比起兩個月寫完劇本更驕傲,也比拿到劇本費更興奮。 原來她是一個高情遠致又淡泊名利的湯貝貝??! 湯貝躺倒在沈時的大床,突然呵呵地笑了起來,大腦幻想出一個場景,N年后再次來到洛杉磯她已經變成了一個成熟優雅的女人,她坐在星光璀璨的杜比劇院,等待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女導演的獲獎提名,然后她最愛的電影男明星作為頒獎嘉賓念出了她的名字:“beibei——tang!” 她面帶微笑站起,從容不迫地接受全場贊美。從此貝貝·湯這個名字也變成了一顆閃亮的星星,永遠地刻在了星光大道上……湯貝閉眼捂臉,不敢繼續往下想了,怕繼續想下去,以“湯貝貝”命名的衛星都要被發射到太空去了。 手機微信里張安碩給她發來一條消息,問她晚上要不要參加一個留學生聚會。湯貝下意識問張安碩:“沈醫生去嗎?” 張安碩:“應該是……不會去的?!?/br> 湯貝陷入了選擇,晚上是要跟張安碩出去浪,還是老實呆在公寓呢?她的短片基本拍好,打算盡快回國,好把沈時的臥室還給他。 微信里張安碩同她提議:“你除了拍攝我們的學習生活日常,也要加點娛樂畫面吧?” 湯貝想了想,對喔。 聚會的事,湯貝在微信里跟沈時說了說,理由當然是為了拍攝。五分鐘后,沈時才回復了她:“別喝酒,別吃陌生人給你的東西?!?/br> 湯貝點頭答應。不過,沈時是同她哥一樣,當她七八歲小孩嗎? 這次聚會并不是湯貝所想的酒吧活動,而是張安碩驅車帶她到唐人街的中餐館吃了一頓飯,過來的留學生大概十幾個,有男有女,年紀最小19歲,最大已經是45歲的老大哥。 不得不再次感慨,同樣是留美醫生,張安碩日子過得比沈時要豐富多彩。 難道沈時是無法融入美國生活,才想回國么?湯貝瞎想著。 因為晚上張安碩還要回醫院住院部值班,湯貝自己在公寓樓下車,獨自回到了公寓。打開公寓門,公寓客廳燈亮著,但沒有看到沈時。 湯貝提著帶回來的半只脆皮鴨,在公寓外面的露臺看到了沈時。一個人,獨自看著外面的洛杉磯夜色。 背影清俊而孤獨。 “回來了?”沈時回過頭,淡淡問她。 湯貝一時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