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書迷正在閱讀:恬淡食光、悠閑富貴美娘子、整容三次的我、囚湖、上癮[娛樂圈]、你傾國,我傾心(重生)、刀口借蜜、疼愛那個病嬌[穿書]、極品軍妻、重生六零美滿人生
太太雖然給兒子送丫頭,可也不喜歡那些丫頭狐媚自己兒子,見天的扯著當時還年輕的吳老爺撒嬌撒癡。 等那些丫頭都給賣得差不多了,她就顯出來了。吳老太太覺得她老實本分,容她在吳老爺屋子里呆了下來。 后來她懷了孩子,卻瞞著不讓吳老太太知道,當時吳老太太剛給吳老爺定了馮家的親事,她自是不喜歡在這時通房丫頭給馮家難堪。妾就跟著其他幾個被吳老爺用過的丫頭一起去了鄉下的小莊子,在那里她生下了孩子,是個女兒。妾松了口氣,她本來打算要是生下兒子就立刻按盆里淹死。馮家女兒剛進門她就生個兒子,只怕是有幾條命都不夠賠的。 馮家的女兒進門成了吳馮氏,連生兩個女兒后吳老太太不高興了,吳老爺開始抬新人進屋,她抓住機會見了吳老爺一面,說了自己生了個女兒的事,吳老爺就把她接了回來抬成了妾。 她在妾們的院子里毫不起眼,有個妾生了個跟二姑娘一般大的兒子,天天趾高氣昂。她當面奉承,背過身去就啐道:“我看你怎么死!”后來這個妾果然被吳老爺賣了,那個小子進了吳馮氏的院子,過不了幾年也沒有聲音。 她就在屋子里盤算著什么時候去跟吳馮氏求個恩典好把女兒嫁出去,她日后也好有個指望,誰知讓她聽說了吳老爺打算把庶女都送回鄉下去,不打算給她們找婆家出嫁妝。 她就日日守在吳馮氏的院子旁絞盡腦汁,這就讓她知道了二姑娘的夫家給二姑娘未來夫婿納了個貴妾的事。她立刻跑來找吳老爺了。 吳老爺早忘了還有這么個人,看她半跪半坐的蹲在面前小心翼翼的陪著笑說:“奴婢想,要不就讓那丫頭先去侍候著段家少爺,也為二姑娘爭個臉面?” 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吳老爺盤算起來,段老太太送了個妾,他也可以送一個,他吳大山的庶女送過去也夠身份了,誰都別想先占了便宜去! 可他又怕給吳二姐添堵,讓妾回去后叫了那個庶女過來看,見是個小老鼠樣畏畏縮縮蒼白的毫無顏色的女孩,只是歲數正好,今年十六歲。 吳老爺又問了她兩句話,細聲細聲的結巴樣,是個上不了臺面的。 吳老爺拿了主意后去找吳馮氏,講了這個辦法后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偛荒茏屇沁呄日剂宋蛔影??左右這個是家里人,要怎么樣管也簡單,不怕日后讓二丫頭不痛快?!?/br> 吳馮氏當然比吳老爺記得清楚這院子里有幾個孩子,一聽是這個女孩心中就先愿意了一半。別的不說,她那個娘就是個省事的人。她想了想,假意推道:“不是你這個法子不好。只是總也是你的骨血,不好讓她日后低了二丫頭一頭,我也是打算著給她們尋個正經親事的,還是再看看吧,說不準還能找到別的辦法呢?” 吳老爺磕著煙桿子說:“要有辦法早有了,咱們不是沒辦法嗎?”他嘆了口氣說,“雖說那孩子也流著我的血,可是她怎么能跟二丫頭比?”說著他瞪了眼吳馮氏,道:“一個是我手中的寶貝蛋,一個都不知道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你看我以前記不記得她們那幾個?” 吳馮氏慢悠悠的笑,要說她也真喜歡吳老爺這一點,該冷心冷肺的時候可一丁點不比別人差,只要她的孩子們都好好的,他都不管他自己的孩子的死活,她又何必去費那個神? 雖然吳老爺跟吳馮氏已經敲定了要先將那個庶女送到段家去的事,可是卻沒有特地去告訴吳二姐一聲,更是小心翼翼的瞞著她。 他們近幾年寵著吳二姐,慢慢竟把她的脾氣養大了。因要她學著掌家見事,吳老爺和吳馮氏并不刻意去拘束她的這份脾氣。又兼之幾個孩子中的確是疼愛她,兩邊一加,吳二姐偶爾發個小脾氣什么的,這東正院子里竟然沒有一個人能頂得住。 段二爺納妾這事,并不單純只是在房中放個丫頭,更關系著吳家的顏面。吳老爺在這吳家屯也是數得著的人物,要是讓人家知道了他家的閨女沒進門呢,那邊先有了個段老太太賜下的妾,這日后就是吳二姐真進了門,腰桿子也不是那么硬。日后吳二姐跟人閑話,別人只要說一句:‘你能什么?還沒進門呢,段二爺屋子里就有了半個人了!’ 吳馮氏自己跟自己擺了半天的龍門陣,最后一咬牙,拼著吳二姐日后怨恨自己,把那個庶女送過去了。 段浩方早幾日已經得了信,干脆就躲在房中不肯出來,連鋪子也不去了。他要在家等吳家把人送上門,要是他不在,段章氏十有八九根本不會讓人進門,說不定她就敢把人再給攆回去。 段老太太那邊早就托人傳了信,說明年除夕前要看到小孫子出生! 段二爺當面笑著答應,背過臉差點沒把牙咬碎!段老太太跟前多少爭風的兒孫輩,怎么會特意惦記著他這點小事?說不定就是哪個混蛋東西在背后挑唆的,想讓他丟了吳家的這門親事。 女子訂親后遭退親不是好事,可哪一家的好男兒也不會有事沒事就退了親玩???更何況吳家又不是善茬?這要是真退了親,吳家再在外面說是他先在房中納了幾個妾,吳家不肯讓女兒嫁過去吃苦才退親,他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吐不出了!有了這樣的名聲,哪有好人家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樣的男人?他日后也不必有什么好前程了,家事都拎不清個輕重,誰還會信他能有什么大出息? 段二爺在房中跺腳,他把幾個叔伯家的兄弟都在心中過了一遍,怎么想這事都跟他那個大哥有關。小時候大哥被留在段老太太跟前,說是承歡膝下,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想讓別的房在老太太跟前占了便宜把他們三房給扔到腦后去。 段浩方他大哥小的時候還沒這么多心思,如今大了,倒對段二爺生出嫌隙來。 按照祖宗家法規矩,不管家業多大都是盡歸嫡長子的,父親故去后,家中其他兄弟和未嫁姐妹也都是聽長兄。 照這個說法,段家三爺在外面的那些鋪子田莊日后應該都是歸段浩方的大哥的。 可問題就在這里,一是因為段浩方他大哥從開蒙起就被段老太太養在老宅,家中的銀錢鋪子他是一點也沒沾手,也就根本不可能知道有多少。 二是因段浩方被段章氏在家中多留了幾年,段老太太也看不上不是嫡長的段二爺,所以自段浩方滿十五起,他爹就帶著他做生意管鋪子莊子,到了現在,這家中鋪面田莊倒大部分都被段二爺管在手里了。名義上是他先代長兄看著,日后長兄成年立業了,他自然是要還給長兄的。 可這話說出去,別說段浩方他大哥不信,就是段浩方自己,也要摸著下巴細琢磨。 也是長梁不正下梁歪。祖宗家法中這家業應該盡歸長子,然后長子再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