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書迷正在閱讀:滿庭芳、恬淡食光、悠閑富貴美娘子、整容三次的我、囚湖、上癮[娛樂圈]、你傾國,我傾心(重生)、刀口借蜜、疼愛那個病嬌[穿書]、極品軍妻
就算他再怎么自負,也不得不承認還是李單寫得好。 李單寫的是百姓能穿暖,能吃飽飯之后,才會興百工,讀書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研究學問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報效國家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朝廷有了更多的能人志士,皇帝就能有更多的能人可用,政治清明,天災人禍越來越少,百姓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循環往復,一切就越變越好。 而曹子學寫的是像是曹家這樣讀書的人家,才能明白禮節,這些禮節可以從他們的穿著和吃的飯上看出來。相反,不讀書,沒有官做的百姓就沒有這樣的認識,他們就沒有禮節,當然也不可能認識到書中所教化的何為榮,何為辱。 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曹老爺,在以前他寫文章和對對子時,總是習慣說一說曹老爺和曹太太。曹老爺在他口中是個完人,曹太太在他口中是個觀音菩薩一樣的慈悲人,連家里的下人都這樣想,那些下人都這么說。 他詳細的寫了曹老爺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戴什么佩飾,說了曹老爺在見什么樣的客人時會有什么樣的裝扮。這就代表了面對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禮節。 家里的吃食,每一頓,每一季都有不同的變化,自家人還是待客,是曹老爺和曹太太一起吃,還是他們幾個小輩一起吃都不一樣,輪到過年過節,家中有祭祀就更不一樣了。這也是禮。 而這些,外面的下等人當然是不會的。 他又舉了另一個例子做為參照。就是他在路邊看到的乞丐。那些乞丐蓬頭垢面,衣不蔽體,撿食垃圾,露宿山野。 這些就是不知禮,他們沒有讀書,所以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對的。 這便他文章里的一榮和一辱。 曹子學在寫完后,感覺自己寫得相當不錯。他更想知道李單怎么寫的,可是在看過李單的文章后,他只恨不得把自己的文章撕掉! 李單看著他的臉色越來越壞,書童躲在角落,生怕這個大少爺發火,他們這是住在別人家,可不像住在李家那么自在,要是這位大少爺發火,說不定他們少爺的前程就壞了。 “五爺,請用茶?!崩顔伟巡柽f到他手上,順便把他的文章從他的手里抽出來。 曹子學怒氣沖沖的一口氣喝了半盞茶,放下茶杯走了。 等他走后,書童過來擔心的問:“大爺,這不會有事吧?” 李單搖搖頭,拿著被曹子學捏皺的紙回到書桌前,決定把文章再抄一遍。至于曹子學,他倒是不擔心。這個男孩只是一時受不了挫折,卻不是一個會背地里報復的小人。這位曹少爺只會回去后更加發奮,這也正是曹老爺請他來的第二個原因。 “沒事,”他說,“你去廚房端飯吧,再請灶上留一個火,晚上我可能會需要一份宵夜?!?/br> 書童從柜子里拿了幾十個錢,說:“不如我去外面買一些點心回來,咱們住在別人家,還是別麻煩他們了?!?/br> 李單一怔,點頭說:“還是你想的周到,這里到底不是自己家。去吧,宵夜我吃點心就行?!?/br> 第 21 章 秋去冬天,天慢慢變冷了。 張憲薇把趙氏叫來,商量著給家里人做冬衣的事。今天雖然家里要守孝,所以不過年,可是親戚家的年禮還是要事先備好提前送過去。 她叫趙氏來就是讓她準備送回趙家的東西?!八托┦裁?,你自己置辦吧。多給家里人預備些能夠用得著的,你娘不是總是咳嗽嗎?上一次家里買了不少上好的川貝,我這里給你娘留了兩斤。你送回去,這個東西和紅梨一起熬著吃,對你娘那個病是最好的?!?/br> 川貝是上次朱錦兒著涼,她一病總比平常人重上幾分。家里就買了不少各種的藥材,張憲薇見川貝好用,家里人也能吃,就特地多買了些。 良緣拿過來兩個紙包,放在趙氏旁邊的桌上。張憲薇又拿了十兩銀子,兩匹花緞給她。趙氏要推,她道:“銀子不多,只是想著你偶爾也有不趁手的時候?;ň勗蹅兗易罱加貌簧?,白放著可惜了。最近你也受了不少累,就當是我的心意吧?!?/br> 趙氏這才收了。 等她走了,良緣收拾茶杯點心時說:“希望大奶奶別跟那邊的人學,不然多少銀子都喂了狗?!?/br> 張憲薇拿起一塊綠豆糕咬了一口,說:“這也是說不準的?!?/br> 良緣聽了就放下手里的東西,過來小聲說:“太太看出什么來了?” “那倒沒有?!彼龘u頭說,“我只是這么想。要說以前,我待那邊的如何?” 良緣不說話了。她拍掉手上的點心渣,“待人再好,也要人家領情才行。不然,就是真的把心肝都掏出來了也沒用?!焙螞r趙氏到底是李克的妻子,她待她再真心,也敵不住她向著李克那邊。 “行了,不說了。讓人擺飯,去叫那兩個小的進來,該吃飯了?!睆垜椶钡?。 良緣去隔壁屋里把李南和貞兒叫到這邊來,自從李單去了曹家,大半個月了都沒回來過一次。他是去陪太子讀書,曹家也不是小門小戶。不說李單不肯多麻煩人家,就是張憲薇也不會為了李南想哥哥就常常叫他回來。 讀書是正事,她只能常常讓人送衣服和銀子進去。 李南見不著哥哥,就重新跟貞兒一起玩。這次,貞兒不像上回那樣跟他一起看她的漂亮手帕、珠釵,她已經學會跟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不能讓人家一直遷就她。 現在他們常常一起下棋,要么就是對對子。張憲薇怕他們總在屋里玩會憋壞了,讓良緣的小兒子虎兒隔幾天就進來一回,陪著這兩個孩子跑一跑,鬧一鬧。 不過貞兒漸漸大了,再讓她跟著男孩子似的玩尿泥、抓蟲子就不合適了。張憲薇教她踢毽子,柔萍和柔箏這幾個丫頭也都是會踢毽子的,貞兒跟著她們玩幾回就有興致了,比著看誰踢得好。 張憲薇踢給貞兒看,她以前也是踢毽子的高手,能不歇氣的一口氣踢一百多個,現在雖然很長時間不踢了,踢起來依然又快又好看。 貞兒第一回看見時,驚訝的嘴巴都張大了。她從沒看到娘是這樣的,纏著張憲薇給她踢了一下午,就為了看毽子飛上飛下的樣子。后來她就迷上了,跟丫頭們比著踢,看誰踢得多。 兩個孩子在屋里玩一會兒,張憲薇就讓丫頭領他們出去玩一會兒,踢踢毽子,跑一跑。 良緣把李南和貞兒領過來,他們三個一起吃了午飯,再看著兩個小的睡午覺。到了下午,做冬衣量尺寸的裁縫婆子就來了。 李南和貞兒都長個子了,貞兒高個半寸,兩人背對背比身高時,她就一直在笑,然后就讓李南叫她‘jiejie’。輪起年齡,還是李南大貞兒一個多月,可是他剛到燕城的時候,張憲薇叫他‘南兒’,貞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