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她是作者君的真愛~ 謝謝五月漁郎扔了1個地雷 謝謝愛恨不過一世扔了1個地雷 ☆、第一百零二章 腦子里是一陣銳利的刺痛。 昏迷前最后一刻聽到的槍聲、爆炸聲、戰士們的怒吼聲仍舊在腦海里不停地響起,阻礙著她從沉睡中蘇醒。 有那么一刻, 她是真的受了那種潛意識的迷惑, 不想再醒來面對這殘破空寂的世界的。但最后, 漫天的憤怒和仇恨, 卻還是將她徹底拉離了這片烏黑的意識里—— 就像那個把她敲暈了的戰士一樣,她自己也很清晰的明白,身為一名戰士的謝錦頤,可以戰死沙場,可以就此長眠,但身為一支守衛華夏的軍隊司令,謝錦頤卻決不能死! 最后, 錦頤還是醒了, 在無比的心酸、憤恨和愧疚之中, 她告訴自己應該要醒了。 自她昏迷以后,那樹林里究竟發生了些什么,錦頤是全然沒有記憶的。但她甫一醒來,見著自己身上并無哪里受了重傷, 模模糊糊地把情況自腦海里一過, 也就大概是明白了。 “吱呀” 寢室的門被推開,錦頤并未抬頭去望,便聽見一道十分熟悉的男聲,頗含慶幸般松了口氣道:“錦頤,你醒啦?” 聞言,錦頤稍稍側過了頭去看, 見是韓越,便一邊套上了軍裝的棉外套,一邊出聲問道:“你不在北平守著,來南京做什么?” “平津那一塊兒徐明山、王凡、老五他們幾兄弟領著兵守著,我看最近那些鬼子們把心思都放到了南方這邊,沒什么心思繼續往那邊偷襲進攻,就領著一部分人回來了。主要是看看能不能在這兒幫上忙?!?/br> 韓越坐在一邊的凳子上,隨口解釋了幾句后,瞧著錦頤收拾好了穿戴,這才第一次對她皺著眉訓斥道:“錦頤,你這次是真的是太大膽了!” 他這個人,從前愛鬧騰,現在在明飛死后、經歷了好幾場戰爭,就開始變得沉穩下來了。但說到底,有一點他是沒變過的,那就是在自己人面前的脾氣好。 認識錦頤這十年來,他是完全沒有對錦頤發過脾氣,講過一句重話的。要不是這次的情況太兇險,差點他的摯友、鐵血軍的司令就要葬送在這一場戰爭中,他也不至于著急到想要好好罵她一頓的地步。 “這次確實是我沖動了?!?/br> 環著手站在地上,沉默了好一會兒后,錦頤嘆聲道。 她沒有說,她向來是最喜歡在戰場上利益最大化的,如果不是真被和鬼子的雙方差距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她決計不會做出這樣相當于去讓戰士們送死的舉動。 但她得承認,她的確是沖動了。 在參與這次樹林行動的時候,她想,無論是普通的士兵,還是一軍之首的司令,她首先是個守衛家國的軍人。是軍人,當然可以死在戰場,即便她是個司令。 她的意志當然夠堅定,她欣然赴死的時候,內心當然足夠豪情萬丈。但在那之前,她應該想得更遠些的。至少,她死后,鐵血軍司令一職應當由誰接手,鐵血軍往后應當往哪方面繼續抗戰的大致方向等問題,種種后事,她都應該先想好對策的。 是的,她承認自己是沖動了,卻絕不承認有關于“謝錦頤不該死、且不能死”這一言論,哪怕在普通民眾的眼里,或者“謝錦頤”三個字,就代表了“守衛華夏、戰無不勝的鐵血軍”,但她自己心里知道,這是錯誤的—— 鐵血軍的每一次勝利,都是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士們用血rou拼筑出來的。 一瞬間,錦頤的心情有些低沉。 她動作有些猶豫,但最終,卻還是邁了幾步,去到韓越的對面坐下,握了握拳頭,內心不斷掙扎著,“你來駐營的時候,應該也問過情況了……” “結果如何?” 她既想聽到答案,卻又害怕聽到答案。等她終于把始終繞在舌尖的話給問了出來以后,心里這才總算是松了一松。 但還沒等她徹底把那口氣給松下去,她卻又把那氣給重新提了上來—— 韓越的神情并不大好,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沉重。他對著錦頤搖了搖頭,“跟著葉將軍去鬼子營帳的,大多都犧牲在鬼子的武器下,基本是把鬼子的子彈、炮彈給耗得差不多了,這才找著了機會攻了進去。雖然最后算是突襲成功了,但我們華夏這邊自己的人也沒剩多少了?!?/br> 抿了抿唇,他又繼續說道:“至于跟著你去樹林那邊的,一個也沒回來。就連你,也還是那什么叫韋三的去那邊搜了一趟,這才把你給帶了回來?!?/br> 幾不可察的挑了挑眉,韓越后面說的那一句,叫錦頤心里十分詫異—— 鬼子的武器慣來厲害,要不然他們也不至于如此忌憚。葉生明將軍領著人去偷襲鬼子營帳,會損失慘重這一點,她早有預料,心里雖然悲痛,卻也不覺得稀奇。 她倒也真沒想過,那看起來惜命得很的韋三,幫他們傳完了話后,第一件事不是遠遠地逃開南京,而是去到了指不定什么時候會有人跑出來看上一槍的樹林去。她還以為自己能在昏迷后回到民軍的駐營里,是還有人在那死人堆里活了下來呢。雖然她早知從埋了地雷的地方活下來有多么困難,但她總歸是那樣期望著的。 “錦頤……你……?” 韓越瞧著錦頤許久沒有說話,一瞧著她眼睛里空空蕩蕩的,開始出神了,便知道她這大抵是心里有些茫然、難受了。 “上了戰場就是這樣。隨時都會有犧牲,誰會知道下一個是誰?只要國家的土地保住了,只要華夏還是華夏,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嗎?” 韓越勸慰的話有些耳熟。 錦頤忽然想起,從上海連夜趕到廊坊城區的那一天,看著熬了好幾天沒吃沒喝沒睡,只一個人靜靜地帶著的他時,明明自己心里也為明飛的突然犧牲而大感沉痛,卻偏偏故作冷靜地用了同樣的一番話,去勸慰過他。 現在想來,她還記得那時自己的心情。那時,因為開戰在即,為了全力迎敵,她的心里雖然痛恨和遺憾,但到底是把全部的情感投遞到了戰場上,內心是平靜更多。 而現在……三萬多的人,除了她一個人,竟然再沒別的任何一個活著回來…...除了沉痛和對鬼子的悲憤以外,她最愧疚的,是在那一片埋了地雷的樹林里,她連去讓戰士們的軀體找到,讓他們入土為安都做不到…… “為了華夏還是華夏……”錦頤低聲呢喃。 她清楚地記得自己曾經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是懷著怎樣的堅定的。 為了這一句話,華夏死了多少人,幾乎沒有人能夠算得太過清楚了。但她知道,為了這句話,一定還會有更多的人踏在勇赴犧牲的征途上。 她太清楚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