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頤待得張騰飛落座后,見人都齊了,便連關子也不想再賣一下,直接往后挪了挪椅子,將雙手撐在木桌上,整個人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她弓著腰,身子前傾,目光在在座十幾二十個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最后才說道:“我要遣兵三萬到北平附近的宛平城、長辛店等地候著!” 平地驚雷! 錦頤的話如同落入沸水之中,瞬間便使得在座的十幾個人開始在心里沸騰慌張了起來。而等到他們怔愣了好一會兒之后,他們才反應過來,她剛剛說的,是“她要”,而不是“她想”。她是以一種不容拒絕的口吻在向他們陳述著她的決定的。 “為什么?”作為一眾參謀的長官及代表,張騰飛問道。 對于他的這一個問題,錦頤并不感到意外。她只需瞥一眼坐在她另一旁的韓越和潘明飛便能知道,甚至連無條件支持著自己的他們,也是想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的。 松了松手里的力道,她不再用手撐在桌面上,而是站直了身子,雙手環著胸,帶著點撥的意味發問道:“現在抗日是大勢,就算是秦非正也抗拒否定不了。他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在跟產黨談判的時候,多談點條件罷了??墒?,小鬼子能是吃干飯的嗎?他們會眼睜睜的看著民軍和產軍聯著手打他們不反抗?” 當然不會! 不論產黨是真心抗日還是假裝的抗日,等到秦非正做下決定的時候,就是日軍大肆開展侵略計劃的時候。 聯想著日軍近年來在華夏日益增多的軍事演練,同及日本對著世界的大放厥詞,這個答案幾乎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當錦頤的話剛一問完,在座之人的心里,便不一而同地這樣想到。 而張騰飛和潘明飛兩個人不同,他們一個是總參謀長,一個在還是軍校學生的時候就是以謀略更勝一籌,想得也就比其他人要更遠一些。 當產軍和民軍聯手之時,日軍會將所有丑惡的嘴臉統統擺到明面上。他們會再無顧忌的向著華夏增兵,坑殺數以萬計的華人。 可是,華夏那樣大,為什么錦頤她就能篤定這“坑殺”的開端就是北平附近呢,以至于她一遣兵,想到的便是整個鐵血軍的半數? 兩人將現如今北平的軍事狀況,快速在腦海里過濾一遍—— 自東北淪陷之后,日軍便一直想將華北一帶一同攻下。直至去年九月份的時候,民軍第二十九軍撤出北平豐臺,雖避免了一次可能性的戰爭,去直接讓出了豐臺重鎮,助長了日軍的氣焰。 都說近年來華北駐華日軍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可那所謂“演習”究竟是什么樣的“演習”呢?張騰飛和潘明飛瞇著眼,都不用如何去回憶,首先想到的便是報紙上刊載著的—— 華北駐華日軍在去年的十月末、十一月初,以北平為假想敵,以盧溝橋、宛平城為重要攻擊點,參加部隊近一萬人,進行了整整九天的“秋季大演習”。演習范圍包括北平、盧溝橋、長辛店、宛平城等近乎四萬平方。 初時在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的時候,因著華北地區的日軍慣來也就是目中無人的,而民軍慣來貫徹的就是“避讓”方針,是以,他們遠在上海,除了感嘆一句“日軍這一次演習的規模之大,前所未有”以及“秦非正仍舊是一如既往的‘窩里橫’”以外,便再無他想。 可如今有了錦頤的提醒,他們再度回想的時候,因為事情前前后后的有了連接,他們這才恍悟——原來,日軍早已將北平視作了他們要攻下的下一個目標。 “三萬人會不會太多了?” 理解歸理解,可該問的,張騰飛卻決計不含糊。 三萬人,目標太大。就算是分批次讓他們偽裝著登上火車,三萬人,被揭穿的概率也是太大。更何況,去到北平附近之后,他們又該如何隱蔽地尋到個既能夠訓練,又可以居住的地點? 他們現在雖然是麻痹了駐滬日軍,可只要稍稍有個風吹草動的,日軍對他們的“信任”,變又會瞬間瓦解。 大抵是因為對“北京”這個首都更有歸屬感些,也大抵是因為“盧溝橋事變”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傊?,錦頤不想華夏輸掉這一仗。即便她分明知道,這一仗在歷史上是輸了的。 深深吸了一口氣,她沉著嗓音,萬分嚴肅地說道:“我做鐵血軍的司令,是要帶著鐵血軍驅逐華夏的侵略者的!這話,我在成為大家司令那天就說過,并且,我現在就要實現它!” 言下之意,即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北平不能丟! 所有人都聽懂了錦頤的這句話,可隨之而來的,他們又忍不住開始抓耳撓腮的,按著錦頤的意思想起對策來。 錦頤知道,自己是在為難他們。北平四面都充斥著日軍。只除了盧溝橋一條可以同南方進行來往的出路之外,其他北、東、南三面,幾乎都被日軍控制著。就算他們的士兵能成功出了上海,可要怎么在北平附近安頓下來,卻又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 所以,這根本就不像從前的幾次謀略,根本就是毫無保障。不僅僅是派去的那三萬將士,就連剩在上海的三萬將士,也都像是走在一根獨木橋上。一旦被察覺,等待著他們的,還不知道是日軍如何的反應。 “產黨和秦非正達成協議應當不需要太久,我們只要在此之前小心一些,之后,華人同小鬼子徹底撕破了臉皮,我們還顧及他們做什么?!” 錦頤故作輕松地扯了扯嘴角,想要安撫眾人??墒?,她的話卻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像她,他們就算可以猜想到產黨想要迅速同民黨聯手的心情,卻也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所謂的“不需要太久”究竟是多久。 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 無法估測。 指揮室里一片沉默,包括張騰飛在內,沒人能想到一個更為“保險”一些的法子。而最關鍵的,是他們對錦頤的這一指令根本便無力反駁。 他們的存在是為抗敵??箶潮旧砭褪菢O具風險、拿命去搏的,不可能只因為他們知道了這件事的風險很大,他們就選擇放棄和逃避。 想著,幾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往錦頤一側的韓越、潘明飛和何勇的身上瞥了瞥。 事及于此,已然十分明朗。謝司令叫他們一眾人來,是將這件事給通知一聲,順便叫他們想想更具可行性的做法。而歸根結底,那三萬將士去往北平附近由誰帶領。無非便是這三人。 作者有話要說: 家里來的熊孩子好鬧騰,今天只能碼3000+了,明天繼續~~~ 另外,忘了解釋,香港歷史其實是淪陷了的,是四幾年的事。不過因為女主這個變數,日軍侵占內陸不順利,自然也就會先放著香港了。所以,不送謝父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