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2
有高跟鞋,女人也不用刻意化妝,只要收拾得干凈整潔就行。否則,那么早就得出門,而且一去就是一天,那我還不得累死?” 刻意去想自己所能想到的類似經歷中最壞的那些經歷,刻意與自己前世的那些痛苦經歷做個比較,然后,高冉就突然明顯地感覺:有了更痛苦的經歷做對照,似乎明日的皇宴也就不再顯得那么難以忍受了。 不管怎樣,她總算是哄得自己能平靜睡下了。而至于明天之事,等醒了再說吧。 翌日。高冉是被尤松親自喚醒的。 尤松是能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而準時醒來,但高冉不行,她一睡下,除非有外力的攪擾,否則她一定會睡到自然醒。想讓她僅憑自己的意志提前清醒過來,那是不可能的。 睜眼看著燭光映照下但卻是一身華服裝扮的尤松,高冉半夢半醒地看著那分明就不是平日里見到的尤松,一時間,她竟還以為自己還在做夢,完全沒想起來自己得趕緊起身換裝,準備出門進宮了。 “冉兒,醒醒!”尤松知道高冉盡管已經睜開了雙眼,但她那樣呆愣地看著他,分明就是神志還未清醒的表現。便又輕拍了下她的臉頰。 高冉一下就感覺到了臉頰傳來的輕微觸感,這才明白,原來她不是在做夢!緊接著,她才開始細想:為何尤松會這樣一反常態地穿上這么正式的衣服? “??!差點忘了!”終于想起緣故后,高冉一下就坐起身來。也不管尤松還未離開,她就徑直起身走去衣柜取出昨晚已提前準備好的一套正裝,然后就一件件有條不紊地快速穿上、穿好。 迅速梳洗后,高冉才特地轉頭去看了尤松一眼,說了句“好了,走吧”,便自己先一步離開了。 尤松似乎也沒有什么避諱,很坦然地看著高冉只是穿著里衣在他面前一件件把衣服穿上,然后快速用濕面巾抹了把臉,而后就直接用還濕著的手把自己的頭發捋順、并順勢將前額及兩鬢的散發收攏并用絲帶扎好,然后就對他打了聲招呼、她自己就先走一步了。 整個過程,流暢、迅速,尤松即便全程旁觀,卻沒絲毫的不自在。倒不如說,他連“是否合適?是否會不自在?”這樣的念頭都還沒生起,高冉的準備就已經結束了。而他,自然是后腳趕緊跟上了。 但隨后跟上后,他卻突然對高冉說了句,“冉兒,你長大了?!?/br> 高冉一時間還真沒明白過來尤松怎么突然有了這么一句感慨?不過她也懶得多想,只以沉默回應,一路無話的與他一同去到了高府的正門處,與其他陸續到此的人會合。 按規矩,高蘭會和傅彤同乘一輛馬車,高冉則和高琪、高瑜、以及此次隨傅彤一同前來的兩位傅家旁支的小姐一起同乘,傅文軒則和另兩位傅家旁支的公子同乘,傅文涵則和尤松一起與高家旁支的兩位公子同乘。浩浩蕩蕩,共四輛馬車,載著高、傅兩家的十四個人,在仍舊暗沉的黑夜里緩緩駛向皇宮。 這是高冉第一次親眼見到高瑜,但高瑜卻只是在與高冉恰巧視線相遇之時,對她禮貌性地微微一笑,而后便迅速移開視線,不再看她。顯然,高瑜絲毫都沒有想要結識高冉的意思,不僅如此,她似乎還有意想要拉開兩人間的距離。 第一次見到高瑜,高冉卻意外地發現,她的心思竟有些不易捉摸。 過去,高冉之所以能輕易洞悉到對方心里鮮有人知、甚至是連對方本人都未必可知的那份恐懼背后的真面目,除了是因她在那之前,早對此人有了足夠深入且盡可能客觀詳盡的多角度了解之外,更因為,她對對方從來就沒有任何真正的企圖,她對對方從來就沒有絲毫偏執的**,這才使得任何對她有所圖謀之人,輕易就會在她面前暴露了他們自己的欲求、恐懼。 可以說,真正暴露了他們最真實的一面的,不是高冉,而是他們自己的**。這才是真相。 然而,面對高瑜,高冉卻意外發現:至少對于她,高瑜確實是無欲無求,她對她確實沒有任何企圖。所以才會看不清高瑜的真實心意因為她根本就沒想要與她構建起任何的連接不管是為了什么。 再轉而看看緊挨著自己身邊坐著的高琪,盡管她把自己對高瑜的敵意和對她的戒備全都掩飾得不著痕跡、難以察覺,但高冉還是很輕易的就能直覺感受到高琪的那些隱秘心思。尤其是有了遠遠優于常人的五感的配合,使得高冉的直覺感受的準確性極高。那她對自己此時對高琪的這一直覺判斷,自然是確信不疑了。 不過,也正因有了這樣明顯的對比,才讓高冉更加不敢小瞧了高瑜。不得不說,初次見面就能給她留下如此深刻且獨特的印象的,高瑜還是第一個。 但更令高冉意外的是,她竟有些喜歡高瑜給她的這種感覺像微風:輕柔,無負擔,但又無可挽留;也,無需挽留…… “跟這樣的女子待在一起,很舒服,但也很危險。難怪‘他們’會拿她沒辦法了……呵,如此看來,倒還真難說能最終笑到最后的會是誰了……” 高家的三位小姐盡管心思不一,但后一步才進了車里的傅家的兩位旁支的小姐們卻是一進車內就明顯感覺到了氣氛的冷肅凝僵,即刻就都識趣地同樣保持著沉默,連坐姿都不敢放松,生怕因為動作幅度稍微大些就會發出稍大些的聲響,引發尷尬…… 360. 只是旁觀(一) 臨到宮門前,馬車緩緩停下。車內的人都需下車步行進宮。 在兩位傅家小姐下車后,高瑜先下了車,而后才是高冉,最后是高琪。 盡管在車內時,一路上,她們誰都沒有掀開車簾往車外看過一眼,但高冉僅靠她的聽覺和嗅覺,就已經知道:此時的車外,已是群車匯集、人滿為患了。 盡管此時早已有人陸續步行進了宮,但進去的速度遠比不上那些幾乎是同時到達宮門外的各方人士的聚集速度,于是乎,當高冉一下車時,就便看到了:有不少燈籠里的燭光交相閃耀,一閃一閃、忽明忽暗的交相輝映著,以及那數量遠比燈籠要更多的一大群衣裝華麗的人,正陸續且又不失默契地先重整了他們自家人的先后次序、再依著各家到來的先后而自覺排到了先到者的后邊…… 即便還是頭一次參與到這樣的場合中來的高冉,沒一會兒便也很自然地成了這樣有規矩的大群體中的一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