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2
書迷正在閱讀:草草了事、原配逆襲指南(快穿)、她只是制服控、侯門風月、你負責談情 我負責數錢、我最親愛的、驕傲的卑微的我、鬧喜、從前有座Z山、設計到家
神情大變。 就連離遠看熱鬧的紀家軍將士都知道這一幕意味著什么,背叛! 王光濟這幾年起起伏伏,從苦心經營、造反、招安封侯、被冷落,到終于再度掌兵,跟著和親信反目,越混越差,這是終于要眾叛親離了么? 此刻,王光濟所在的這艘船上,除了置身事外的王十三,余人都跑到了元愷那邊,就連他素來信重的王五、王六等人也不例外。 王光濟竟成了光桿一個。 他嘴唇抖了抖,勉強鎮定下來,仔細看了看元愷和他身邊諸人。 元愷這個人,王光濟原本沒將他當回事。 王光濟和張寄北是莫逆之交,張寄北活著的時候,王光濟對元愷的印象只是張寄北在羽音社里的親信,頭腦機靈,常幫著張寄北出出主意。 直到張寄北意外身死,留下一幫樂師,王光濟才不得不重用他。 飛云江上他帶著樂師漂亮地擊敗了朝廷的人馬,取得了王光濟的信任,等到王二、王三自立門戶,王光濟已經離不開他了。 原來他竟也有了異心。而且看這情形,顯然早有預謀,不然不會將王五、王六等人全都拉攏過去,今天帶出來的,全都是他那邊的人。 自己還能相信誰? 王光濟心下惶恐,不由地往一旁的王十三望去。 王十三顯然也未料到會出現這么一幕,臉上還帶著驚詫,不過他最先想到的和王光濟不同。 “楊蘭逸那小……子呢?你把他弄到哪里去了?”沒見那小傻子,不會糊里糊涂做了元愷和王光濟相斗的犧牲品吧? 王光濟張了張嘴,聲音澀然:“他這兩天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上不了船,沒有跟來。十三,你……” 王十三聽得楊蘭逸僥幸逃過一劫,哪里還有閑心聽王光濟叨叨,反正再說下去也不過是敘舊套近乎。 他此刻看到王光濟心情十分復雜,這個人,他曾經真心真意地視為大哥。想著哪怕為之肝腦涂地也在所不惜。誰知道,在對方眼中,自己也不過是一顆棋子。 王十三不忍回頭想。自己這二十年過的多么可笑,恩怨糾葛一團亂麻,理也理不清。 王光濟看著王十三這淡漠的反應,心漸漸沉了下去。 王十三本是王家養大這些人里最不在乎富貴名利的一個。因為可靠,他每每以家眷相托。為什么會離心成這樣?還有,王二、王三為什么會翻臉出走,再往深里想,自己又怎么會接受招安。這里頭有一條看不到的線。 會是元愷么,像只老鼠一樣,一直藏身暗處??幸е约旱母?/br> 這時候再說什么也都無用,弄清楚形勢。想辦法保命才是關鍵。 “你們……投靠了何人?”這話自王光濟嘴里問出來,真好似吞了枚苦膽。 元愷笑了笑,神情頗為輕松:“這天下,最終會落入誰手,大哥不會到現在還看不清形勢吧?” 其實元愷他們投靠了何人,不用他說,王光濟和文笙等人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不是奉京的大皇子和譚家,也不是李承運和紀南棠這邊,那剩下的,就只有鐘天政了。 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勾搭上的。 這中間的種種糾葛說來話長,但也只是幾句話的工夫。 王十三無視了王光濟,看著眼前的元愷、王五幾個遲疑了一下。 打不打?按說擒賊先賊王,若是抓住元愷好歹能叫對方亂上一亂,可姓元的鬼得很,他這么一退,左邊是王五、后面是王六,護得嚴嚴實實。 到不是說打不過,只是王五、王六和他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彼此太過熟悉,要拿下他們只怕得好幾百招之后。 再說這會兒他可不是一個人,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總而言之,眼下的形勢好像不大妙,王十三拿不定主意,只好回頭去看文笙。 文笙所乘的大福艦已經停到了李曹的戰船旁,海面上看著是三股勢力鼎足僵持,但其實只要一想鐘天政便是鬼公子,不管文笙還是李曹,都意識到他們一行已經陷入了敵人的兩面夾擊之中,危在旦夕。 文笙沒怎么猶豫,后頭東夷船隊已經蠢蠢欲動,必須要在他們沖上來之前奪路撤走,這個時候,不要說是元愷、王五這些人,就是鐘天政親至,她也不會手軟。 她同一旁和齊鵬低語了幾句,坐在船頭,將琴放平。 文笙將自己和李承運等人的安危交給了周圍的盾牌兵,左手按弦,發出“錚”的一響,跟著指停弦上如蝴蝶振翅,左右慢搖,琴聲余韻裊裊,雖在如此緊張的時刻,卻聽四下里眾人覺著心尖癢癢,隨之震顫。 元愷神色微變,他雖然尚未感覺到有哪里不適,但這時候顧文笙突然撫起琴來,顯然是出手了! 而且目標當是自己無疑。 要在以前,他不會將文笙放在眼里,畢竟文笙年紀在那里,學琴能有幾年?高祁家里初次見面,她分明還不入門。 但這會兒元愷心里可著實沒有底,無它,顧文笙如今在樂師當中實在太有名了。 此女練的,是連譚老國師都未能參透的。 更有傳聞稱,她的琴聲有神魔之力,故而她即使是孤身一人,卻叫自己投靠的那人親率千軍萬馬都拿她毫無辦法,任她取了胡良弼的性命。 這樣一位高手,自己擋得住么? 元愷不敢多想,紫竹笛橫到唇邊,“嗚”地一聲吹響。 元愷是一個想法頗多的人,他做為樂師最拿手的一支曲子旋律高亢跳躍,有很多諸如花舌飛指之類的技巧,令聽者心神恍惚,雜念叢生。甚至于產生幻覺。 這便是樂笛隨主。 元愷此時吹的正是這支曲子。 笛聲并不針對哪一個人,飄向了紀家軍的戰船,可謂是聽者有份,他想以此來克制顧文笙。 王十三一看,好干脆,這連一言不合都省了,直接大打出手。那他還客氣什么?有樂師在。他當然要向著樂師招呼,大喝了一聲:“姓元的,看刀!” 元愷曉得他厲害。向后退了退,笛聲未停。 王五搶先抬刀,“當”的一聲,將王十三的刀格住。叫道:“十三弟,別沖動。若非我們,你到現在還被蒙在鼓里,為王光濟賣命!” 王十三并不答話,躍身躍上。手里長刀翻飛,頃刻間已同王五過了七八招。 元愷的笛聲對王十三有影響,但短時間內并不足以令他實力大打折扣。當初王十三為練習抵抗樂聲的本事,沒少忍受元愷魔音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