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書迷正在閱讀:草草了事、原配逆襲指南(快穿)、她只是制服控、侯門風月、你負責談情 我負責數錢、我最親愛的、驕傲的卑微的我、鬧喜、從前有座Z山、設計到家
一局的老對手,只是這一次郭原早有準備,一見上官泰受到攻擊,立時過去幫忙,聞人英一挑就是兩個。 聞人英沒有退,在鼓聲的加持之下,他以一敵二也能堅持一陣。 上局退,是因為需得他去尋求突破,這一局,他的任務和譚瑤華一樣,那就是堅持住,死死拖住對手。 楊綽迎戰閔自明,沖上去之前,他心里念叨:“欺負本侯爺,看我給你們上眼藥?!睋P手敲出一串鼓點,將對方八人挨著個兒點了一遍。 這幾處戰團廝殺雖然激烈,卻無一例外都在僵持。 由哪里突破?只能是從弟子這邊,文笙知道不管是譚瑤華還是聞人英,能夠牽制對方的時間都不會長了,必須要快! 第二百二十八章 縱橫顛倒 文笙已經學會的三首中,最耗神最考臨場反應的無疑是。 像這種十六個人的大團戰,場上的情況太亂太復雜,文笙習慣于開局之后先以穩住陣腳,看準形勢再突然換到,這個法子屢建奇功,但于現在的這一局卻不適合。 從來沒有哪一局像現在這么緊急,必須要趕緊打破僵局。 不趁著譚四先生被束縛住手腳,聞人英一拖二的工夫,爭取到優勢,等到譚四先生掙脫控制,眾人面臨的形勢可就太嚴峻了。 抱著如此想法的不止文笙一人。 開場鼓一響,卓玄、鐘天政和項嘉榮便毫不猶豫一擁而上,他們中沒有哪一個人可以像譚瑤華對付譚四先生那樣,壓迫住分身有術的江煥,那么就索性圍攻他,送他第一個出局。 至于攻擊的同時會不會挨打,卓玄和項嘉榮都覺著,只要能令江煥出局,哪怕用自己作為交換,那也是值得的。 對方的師長既然一時顧及不過來,文笙覺著此時比作用更大。 同樂臺上鼓聲、琴聲、簫聲、竽聲、海笛聲混雜在一起,其中光古琴聲就有七道之多。 要分得出敵我,聽明白來龍去脈,已經不易。 葛賓的簫、吳喬生的鼓還好辨別一些,要在這么多琴聲里抓住江煥和冉雨伯所彈兩聲,說心里話,若非文笙此刻狀態正處于巔峰,她還真不敢冒這樣的險。 畢竟從聲音出來,到攻擊到目標。這中間留給她反應的時間宛如電光石火太短太短。 一旦誤判,錯過了尚可承受,若是不小心抓到對方師長,怕是要遭到反噬,而最糟糕的莫過于誤傷了自己人。 文笙左手“引上”,大指“抓起”,進復。進復。接“掐起”,右手空弦同聲,撮…… 她練得很熟。一連串指法如行云流水,旋律活潑靈動,不知是不是受了胸口那團火焰影響,剛一發聲。這曲調里就帶著躍躍欲試。 鐘天政有些意外,百忙中瞥了她一眼。 是藝高人膽大。還是借酒壯了膽?上來就防御全開,行不行??? 文笙以琴聲回答了他,有何不行! 江煥的琴和葛賓的簫同時失聲。 與此同時,江煥硬受了卓玄和項嘉榮的合擊。而吳喬生和冉雨伯的攻擊分別落在卓玄和鐘天政身上。 跟著江煥的琴再度失聲,中途啞掉的還有冉雨伯的琴。 江煥回避不及,被鐘天政和項嘉榮的兩道簫聲沖了個正著。 文笙腦袋里轉得飛快。認得準不出錯,這是最基本的。在確保自己人不受到雙重攻擊的前提下,優先“照顧”江煥,同時保護項嘉榮。 第一場江煥是被慢慢磨出局的,大約是因為他年紀大了,心智成熟,也或是譚四先生有什么秘訣傳他,即使在無法還手的情況下,他硬撐的時間也比其他人要長。 不過處在三人圍攻之下,想也知道他堅持不了多久了。 江煥接連中招十分狼狽。 對方有個古怪的殺手锏,就在鐘天政和顧文笙兩個人手上,第一局沒來得及破解,現在哪怕自己出局,也要拉上他們中的一個! 江煥咬牙發狠,右掌微揚,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屈起后兩個指節,在五、六、七弦上引手一振,三弦的泛音連成一串,正是“振索鳴鈴”。 若無相克,這三聲泛音正可以連成了一道無形飛索,凌空纏向對方脖頸,目標不是旁人,正是文笙。 可這會兒文笙正盯著他呢,江煥出手的同時,“太平”也是接連“錚淙”作響,江煥這記“振索鳴鈴”振是振了,鳴卻未鳴得起來,三聲泛音只響了一聲。 就在江煥發出第一個泛音的同時,葛賓、冉雨伯和吳喬生三人齊齊放棄了原來的目標,轉向文笙發起了一輪猛攻。 這分明是早有預謀。 鐘天政臉色微變,正彈著琴的卓玄脫口而出:“小心!” 聲音有多快,他們縱想救緩也是不及,這時只能靠文笙自己。 她腦袋里不及反應,手上已經自然而然做出了動作。 琴弦“淙”的那聲顫音猶在,文笙指上稍稍加力,人們通常用“有分寸”來表示手上有數,可現在“分寸”已不足以形容她指上所加這力道的精準,要用“毫厘”。 憑借多出來的這“毫厘”之力,文笙跳過了“全扶”,就用那根顫動的琴弦直接進入了。 堪堪豎起的屏障擋住了這三道樂聲。 風拂動了文笙的衣衫和發絲,就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這到底是吹到同樂臺上的秋風,還是這三道樂聲激起的殺氣。 但奇怪的是,她竟不覺后怕,心頭涌起的只有興奮之感。 不要“全扶”,原來還可以這樣! 這時候江煥又遭受了一輪圍攻,遺憾出局。 文笙只覺放開了手腳,手指輕勾,再度跳過“全扶”,左右開弓,收走了葛賓和吳喬生的樂聲。 她沉浸在一種奇妙的狀態中,“太平”的七根弦仿佛隨她上下勾剔,縱橫自在無拘束。 卓玄三人趁機發動一通合擊,四弟子中彈琴的冉雨伯第二個出局。 連下兩人,似乎有望循此慢慢攻克譚四先生所率的這支強隊。 還未等卓玄幾個再接再厲擴大戰果,臺上一張琴突然間七弦大作,“嗡嗡”琴音形成雄勁的和鳴,直灌所有人的雙耳,正是“重月”。 關鍵時刻,譚四先生突然掙脫了譚瑤華的糾纏,琴聲剎那間籠罩了全場! 聞人英本來以一敵二便在勉強應付,譚四先生的琴聲一加入進來,登時潰不成軍,而逍遙侯楊綽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