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書迷正在閱讀:草草了事、原配逆襲指南(快穿)、她只是制服控、侯門風月、你負責談情 我負責數錢、我最親愛的、驕傲的卑微的我、鬧喜、從前有座Z山、設計到家
去?!闭f話間神情既有些嗔怪,又有些遺憾,仿佛文笙沒有認真聽他說話,很是令他耿耿于懷。 文笙當鐘天政又在演戲,只作未見,微一沉吟,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鐘天政去參加玄音閣的收徒選拔,只要表現優異,自然會吸引眾人的目光,甚至不用等到最后,姚華便會看到,主動來找他一聚。 只是他所說的玄音閣收徒是怎么回事? “上個月末,也就是在你離開長暉不久,朝廷就有旨意下來,這旨意先是傳在各處州府,現在可能已經下到了縣里。下個月初三玄音閣要公開招收弟子,凡我大梁子民,只要能找到官宦勛貴或者知名的樂師為其出具薦書,都可以報名參加?!?/br> “啊,竟有這等事?”文笙大為意外。 “是啊,聽說此次招收的人數還不少。門檻這么低,這會兒全大梁想學妙音八法的人都在為那一紙薦書而四處奔走?!?/br> 看來內憂外患之下,大梁國學玄音閣也不得不有所改變,放下一貫的傲慢,要開始廣收學徒了。 這對大梁,對大梁所有的樂師都是一件好事。 看鐘天政那成竹在胸的樣子,不用問,他肯定是已經拿到了薦書。 不知鐘天政在學習音律方面的天賦如何,但那天在沈園,卜云和高祁鈴鼓相斗,座上那么多人不堪其苦,鐘天政卻始終沒有半點失態,足以說明他心志之堅少有人及。 “那我就提前預祝鐘兄能夠順利通過選拔,心想事成了?!蔽捏系?。 “心想事成?呵呵,我才剛開始學習音律,等你有了閑暇,還望能指點我一二,這樣我去參加選拔,把握也大些,不至早早便被淘汰?!?/br> 文笙不知道他真是這么想的還是又在開玩笑,但有些話必須要說在前面,沒必要日后引起誤會:“鐘兄,上次我便說過,我也不是樂師??峙聨筒簧夏??!?/br> 鐘天政聞言望過來,微微一笑:“不要緊,你能陪在我身邊,一起研究一二,便算幫了大忙?!?/br> 說話間兩人下了酒樓,迎面正遇上林家的兩個隨從各抱了一個沉甸甸的包袱進來。 林英趕得有些氣喘,未等到近前便道:“顧姑娘,這一包袱衣裳都是您的,天太冷了,我怕雪下大,多買了幾件,和掌柜的說一聲,叫他給找間房,您就在這里換上吧?!?/br> 文笙道了謝,接過包裹。 林經去找掌柜的交涉。 文笙問了一聲,果然林英忙到現在還未吃飯,他打算等文笙進去換衣裳的時候,隨便叫伙計給弄點現成的墊墊。 文笙有些過意不去,一路上這樣的情況好幾次,林家的兩個人自己吃苦受累,卻把方便都留給了自己。 伙計幫文笙開了間留客住宿的上房,文笙進去,打開手里的包袱,不禁怔了怔。 林英不知從哪里買的衣裳,淺黃色的圓領袍衫,衣長估計著至膝,彩邊窄袖刺繡精美,下身配著雪荷色的綾緞長褲,正好方便騎馬。 這樣的一身衣裳,看上去既精致又利落,到像是專門給她量身定做的騎裝。 還有一套款式相差無幾,只是顏色稍有不同,大約是準備了給她換洗的。 除此之外,包袱里還有一件蔥白色的長毛斗篷、同色的帷帽以及一個首飾匣子。 首飾匣子里放著赤金纏絲的釵子,如意盤花的玉簪…… 文笙是識貨之人,一見便知,只那一件斗篷的價錢便抵中等人家大半年的花用。 更不用說那幾件首飾。 這,簡直太破費了。 第九十章 英臺大街閆府(粉25+) 可等文笙把林家的兩個人叫來,他二人又有一番說辭。 “顧姑娘,這都是走前我家老爺吩咐的,本來我們還犯愁,到哪里去買合適您穿的衣裳,偏巧趕上剛才那家鋪子做了這兩套衣裳出來,訂做衣裳的小姐嫌款式古怪不肯要,我看著尺碼差不多,就買下來了。老爺說您和云大俠對我們林家恩重如山,這次進京絕不能讓您受半點兒委屈,這些衣裳首飾先將就著,等到了京里,再專門找人訂做?!?/br> 鐘天政一同跟了進來,見狀亦勸道:“既是奉命行事,你就別難為他倆了。京城的人看人先看衣冠,要想辦成事,穿戴就得講究些?!?/br> 鐘天政說的情況,文笙如何不知道。 但如此伸手接人家的東西,卻叫她從心里往外覺著別扭。 她想了想,不管林家下人說的是不是真的,這兩套衣裳除了自己都很難再找到買主,只好收下來,而那斗篷和一匣子首飾她堅持著退了回去。 林英無法,只得吃完飯又跑了趟衣裳鋪子,不知他怎么處理的,片刻之后抱了一件同原來顏色差不多,用料普通尋常的斗篷回來,交給了文笙。 再度起程,一行就變成了四個人。 林家的二人催馬到前面探路,就剩文笙和鐘天政并轡而行。 鐘天政騎術很好。不管文笙是快是慢,他始終控制著馬匹走在文笙身旁。 滿天飄飛的雪花中,兩匹俊馬。兩件斗篷,一件銀灰一件蔥白,馬上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得俊俏。 過永昌,入靖定,大梁的都城奉京便在靖定境內。 算一算,從在永昌的江原縣遇到鐘天政,到一行人望見京城。已經又過去了六天。 六天進京,這速度絕不能說慢。因為趕得太急,路上諸多辛苦,鐘天政卻恍若未覺地和眾人一樣堅持了下來,并且一路談笑風生。給文笙解了不少煩悶。 不知不覺,兩人已經熟悉,就像是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 確定今日便可進入奉京,鐘天政勒住馬停下,遠遠看著這既顯雄偉又透著滄桑的大梁都城,厚重的城墻,深深的護城河,戒備森嚴的守衛,不禁笑道:“奉京。真是壯哉!” 文笙駐馬在他身旁,心里也有許多感慨。 她來這世上已經有一年多了,來時這具身體只有十五歲。這眼看又要進入臘月,等轉過年,她便于前生同樣大了。 因為外祖父一家、白麟遠、李曹這些人,更因為戚琴和師父王昔,她漸漸地將自己當成了一個大梁人。 這里,就是奉京。她曾經要來又沒有來的大梁都城。 如今她來了,希望這座城池不要令她失望。 她要在這里尋回師父王昔和“三更雨”戚琴。 不管是誰。為了什么理由,都不可以傷害這兩位老人。 過了良久,她呼喝了一聲:“走了!”喚醒猶自望著奉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