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 二毛聽到楊梅的叫聲,猛的回頭,眼神中又帶上了死灰復燃的希望。 她這樣的眼神讓楊梅的心一下很難受?!澳?,真的想嫁給那個蔡紹權嗎?”可是給高馳帶信的事楊梅還是不會答應。 二毛的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如決堤的洪水,再也隱忍不住。 這些天,家里所有的人都在她的耳邊勸說嫁給蔡紹權的好處,從來沒有人想起問問她的意見。而這句滿含關心的話最終卻是從她最小的小表妹的嘴里說了出來。 “不,我不想,一點兒也不想!” “可是我有什么辦法?他們都說那人多好多好,他們非要我嫁?!?/br> “他們說只有我嫁給他,就能得到五千塊錢的彩禮……” 淤堵在心里的情緒,仿佛找著了出口,二毛突然很想傾訴,她覺得楊梅正好就是那個能傾訴的對象。 “五千塊?”盡管楊梅有心理準備,知道蔡紹權為了娶二毛不會少下本錢,但這會兒聽到這么個數字還是對他的大手筆吃了一驚。 要知道,這時候五千塊錢的購買力那是相當驚人的,相比后世的幾十萬都不能劃等號。這時候的萬元戶那是鳳毛麟角,蔡家卻一下就肯拿出了半個萬元戶的家當來迎娶二萬,也難怪齊昌蘭鐵了心的要將二毛嫁過去! 只是這跟賣女兒有什么區別? “他還說,如果我嫁過去,就幫忙解決大毛的工作……” 不等二毛說完,楊梅便知道正常情況下,二毛與高馳那是一點回轉的余地都沒有了。 正文 第168章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人 老楊家的第二季蘑菇很順利的長出菌絲,形成菇蕾,這也證明了喬云和楊梅掌握的制種技術,完全成功。 不過氣溫一天天升高,這第二季的出菇期怕是沒辦法像第一季那樣拖延二十來天那么長,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銷售。第一季的時候出菇期每天都是租用大毛的拖拉機往返縣城,每天五六百斤的賣,倒也來得及。 但現在菇蕾生長得極迅速,而且再加上現在大棚的面積又增加了半畝,大毛的拖拉機這一天跑一趟怕是已經很難滿足需要了,連著幾天,楊梅都在為這件事而苦惱。 而就在采摘的前一天,老楊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楊梅放學回家的時候在村頭看到一輛東風大卡。軍綠的車身,掉得斑駁的漆面,以及老款的圓弧車頭,這樣的車對楊梅來說,并沒有什么吸引力,但對于楊家村八隊喜歡扒拖拉機的孩子們來說,那絕對是高大上的存在。 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放學回家的孩子們的目光,那么多人圍著團團轉,楊梅不注意都很難。 只是,這車她怎么看著覺得有些眼熟呢? 等她在自家小院里看到那個敦敦實實的中年男人,才恍然大悟。那不就是蔬菜公司的采購車嗎! 也不怪得楊梅當時沒認出來,蔬菜公司關門倒閉之后,那輛車上的油漆噴字也被遮蓋了,沒留下任何標識。 “楊梅同學,你終于回來了??!還記得我嗎?蔬菜公司的彭勇!”彭勇看到楊梅,松了口氣,這一趟總算是沒有白跑。 一想到這些天他為了尋找這個小姑娘折騰的經歷,滿腹辛酸,但心里又不禁好笑,人家小姑娘上次根本就沒有騙他們。就是自己根據以往的經驗先入為主,小看了人嘛。 在自家小院看到彭勇,楊梅也很驚訝,據她所知,蔬菜公司不是已經倒閉了嗎?怎么采購班的班長還會出現在自已家里? “楊梅同學,上回我那同事說話不好聽,讓你有了誤會,不好意思啊,叔叔我替他向你道歉!”彭班長一上來就是客氣話,很是有禮。 “彭同志你別客氣,她一個小孩子家家的,當不得這么大的禮?!睏罾腺娘@然之前跟彭勇談得很投機,這話說出來,既是客套,也是親近。 “哎,是我們誤會在先,有錯就要認嘛,這不關人小人大的事,再說您老家里的孫女兒懂事能干得很,可不是隨便糊弄得了的小孩家家!”彭勇的話說得委婉,也親切。上次對楊梅出言不遜的人是高班長,雖然楊梅對這個彭勇沒什么印象,但看他現在的表現倒還是不錯的。 “彭叔叔好,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您今天來找我是有什么事嗎?”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人家誠心誠意的找上門來,楊梅自然也不能再冷著個臉,當然她也不會天真的認為他找上門來,只是為了跟自己道個歉。 “梅兒,彭同志說要收購咱們家的蘑菇,這事我不也懂,你就跟他談談吧?!睏罾腺氖钦娴牟欢?,家里自打種上蘑菇,他的當家大權就大部分被楊梅接收過來了,而且現在已經形成習慣,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架式。 “對啊,梅兒,我也可以這么叫你吧?!迸碛潞苁亲詠硎?,“我聽你爺爺說你們這季大棚擴張了半畝,產量應該增加了不少吧?!?/br> 聽他這么一說,楊梅就想到了上次堵他們嘴的那個借口。她還記得當時是說不想失信于那些小商販,沒有多余的產出賣給他們。顯然現在這個借口是不適用了。 “咦,我可是聽說蔬菜公司已經倒閉了,您這次來?”是代表著誰呢?當然沒了咄咄逼人的高班長,楊梅也并不排斥跟彭勇做生意,只是她這時候需要一個話題。 彭勇一聽楊梅的話,更是打起了精神。本來他就沒把楊梅當一般的孩子看待,沒想到這孩子比自己想象的還難糊弄。他原本是想打蔬菜公司的旗號,沒料到蔬菜公司才剛倒閉,楊梅就已經知道消息了。 彭勇倒是實誠,在楊梅面前也沒耍什么花槍,一五一十的把自己這連著幾個月的經歷都說了一遍。 就因為他跟高班長兩個人遍尋不著楊梅,蔬菜公司倒閉的時候他們兩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響。彭勇的過錯稍輕,處理結果也要好一些,被分到了縣榨油廠,好歹還算是有個接收單位;那高班長就麻煩了,他是事故主要責任人,沒有單位接收,最后求爹爹告奶奶的去了街道工廠,現在的境況還不知道如何。 只是彭勇心思比較活絡,長期與城郊的菜農們打交道,對臨水縣市民的菜籃子這一塊兒又熟悉得很,他自然不再甘心進廠拿一個月三十來塊的死工資,說得好聽是捧著鐵飯碗,其實連人家小菜販們一天的收入都趕不上呢,干脆大膽的丟了單位,自己販起了菜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