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7
這時候的蔡紹權還算不得太肥,但也絕對不瘦,跟二毛站在一起,完全就像一個水桶。 楊梅放學回到家的時候,這兩人正在齊昌蘭的帶領下來老楊家認門。 “梅兒快過來叫人,這是紹權哥!”也不知道她是出于什么心理,一見到楊梅就把她拉到了蔡紹權的面前。 “你紹權哥啊,可是在鄉上農技站工作的,常技術員那樣的大學生都得在他手下做事,管了好幾十號人呢!”齊昌蘭笑呵呵的說道,看她的樣子,對這個未來的女婿倒是非常滿意。 楊梅又怎么聽不出她話里的意思?想來是在常技術員那里吃了癟要在這里找補回來呢。但她跟自己這么個孩子有什么說道的呢?楊梅本想埋頭進屋,當沒看到好了,可人已經被齊昌蘭扯到了堂屋中間。 蔡紹權的臉上也是笑呵呵的,露出長期抽煙熏出的一口黃黑牙,不時的拿他那雙有些凸出的眼偷瞄身邊站著的二毛,若是大大方方的看倒也好,可他那副做賊似的樣子,看著就猥瑣,帶著赤裸裸的欲望。雖然他努力的想表現出不動聲色,但明顯的身高差擺在那里,讓人想不注意都難。于婆婆和楊老倌的臉上都不好看,只有齊昌蘭毫不難堪,甚至從她的眉眼里,楊梅隱約感覺到因女兒能吸引人而產生的驕傲和自豪的神色來。 二毛緊抿著嘴唇,低垂著頭,看不清神色,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地面,仿佛那里有一朵吸引著她的花。 “紹權啊,這就是清荷姑姑的女兒,家里最小的表妹,你叫她梅兒就可以了?!饼R昌蘭非常正式的介紹著楊梅。 蔡紹權正偷看二毛起勁,這樣突然的被打斷,神色便有些不耐煩,不過倒是很給面子的沒有當場撂臉子,一雙眼骨碌轉著在楊梅臉上掃視,并點了點頭,在等楊梅叫了紹權哥之后,喚了一聲梅兒。 他看人的眼神讓楊梅很是不喜,毫不遮掩的目光似乎能透過衣衫,把人給看透一般,這個認知讓楊梅不禁打了個冷顫,渾身都不舒服。 打過照面,齊昌蘭便把楊梅推向一邊,張羅著搬了椅子讓蔡紹權坐下,她自己卻是緊挨著于婆婆,“娘,紹權家跟咱們家一樣,也是正經人家。家里就紹權一個孩子,全家都是吃國家糧的城里戶口,咱家種蘑菇都歸紹權家管呢……” 楊梅求之不得的鉆進房里去了,齊昌蘭打著哈哈的聲音依然可以飄進來。就這么當著蔡紹權的面,直接把人家夸成了一朵花。 蔡紹權家里的條件相對于那個時候楊家村,以及楊傳明家的家境,還真的是不錯,他是家里的獨子,父母都是鄉上的干部,他爸爸就是鄉農機站的站長。 一家三口都有正式的工作,照行情,每月最少也有百多塊錢的收入。這對于土里刨食,剛解決了溫飽的鄉下人來說,差距真的很大,雖然現在分田到戶單干了,農村的日子好過了些,但認真算起來,一年下來其實也掙不了多少錢。每月一百,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塊錢!落在鄉下人的耳朵里絕對不亞于一個龐大的天文數字。 至于蔡紹權上學時調皮搗蛋,打架斗毆被學校開除,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事,齊昌蘭很有選擇性的沒有說。就這么一個不學無術,其貌不揚的浪蕩子,竟然能分配到一份正式的工作,看來不管是什么時代,走后門的關系都無法完全杜絕。 正文 第159章變化 看到蔡紹權就很容易讓楊梅聯想到二毛不堪的將來,越是聯想,她就越想念楊珍秀,兩個同樣命運坎坷的女人。 因為下菌種的事一直忙著,她都快一個月沒有去城里看她了。 挨到周末她急急忙忙的進了一趟城。是喬云借了黑妹子家的單車把她送到紅星鎮上,再坐公共汽車到的臨水縣。 看她一趟趟的往城里跑,現在在于婆婆以及楊老倌的心里,臨水縣早失去了最初的神秘,鄉下人對孩子都是散養的模式,除了水患是大敵,一般的事都不值得cao心。正好到了紅星鎮后,坐車一路的柏油馬路到縣城,水的問題恰恰是最不用擔心的。畢竟這還是兩車道的柏油路都空空蕩蕩的年代,想碰個瓷都找不著車。至到人販子,還不知道失傳了好久的這個詞被重新放出來了沒有呢,吃不飽飯的日子才剛剛結束,并不是有很多人能多負擔一個人的口糧。 拐了人家的孩子圖的就是贏利,沒道理把人餓死吧? 再說楊梅上城里,向來是輕車熟路,往返都不知道多少回了,楊老倌和于婆婆從來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倒是喬云有些不放心,到了紅星鎮把人放下了還反復交代。 楊梅有些好奇的望著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發生的變化,好像記憶中高冷面癱的那個少年一去不返了,怎么看怎么像一個嘮叨的老媽子! “你別把我的話不當回事!記得找個靠窗的位置坐,你以前可是有暈車的毛病?!彼豢礂蠲泛敛辉诤醯臉幼?,就知道自己的話全都白說了。 “知道了知道了?!睏蠲沸ξ目粗?,心里其實很受用。 楊梅暈車的毛病時有時無,已經不算嚴重了,最嚴重的那次確實是跟喬云第一次上縣里的時候,想不到都過去這么久了,他還記得。雖然是他說的那些細枝末結,全都是自己能夠輕易處理的問題,但有那么一個人把你的事,事無巨細的記在心上,體會到的是那種重視、關心帶來的感動。 一直到楊梅上了車,喬云才調轉車頭朝向回楊家村的方向。 下午上臨水縣城的人并不多,楊梅很輕松就找到了靠窗的位置,她伸出手朝外面揮了揮,努力的讓喬云看到自己。楊梅知道他不目送自己遠去,是肯定不會先走的。 哎,有這么一個哥哥真的很好,只是一想到下學期喬云就要上初中去了,楊梅就一片惆悵,初中是住宿學校,到時候他跟四毛一樣不能每天都回來,那她家里這么一大攤活兒要怎么辦呢? 汽車搖搖晃晃把她帶到臨水縣的時候,下了車,楊梅竟然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 才短短的一個月沒有來城里,這里的變化當真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往來的人忙忙碌碌,單車、三輪車,大包小裹的堆積成山,騎車的人幾乎要被埋在貨物堆里,穿梭往返于車站街巷之間。 路過將來的‘和平市場’的時候,楊梅看到在那片沉寂了很久的廢墟里,一下變得熱火朝天!轟鳴的挖土機在忙碌著,工人們滿載著混凝土的小推車在工地往來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