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搜尋到的資料并不能夠引起村民們的足夠重視。 一貫的觀念深植村民的腦子,扎根在了他們的心里。種植他們不熟悉的、供銷社沒有指名道姓收購的物種,會被他們認為不務正業,沒人敢嘗試。 高老師的這份擔心楊梅自然明白,這也正是她到現在都沒有跟家里人商量的原因。 不過,不管家里人同意不同意,這件事她是做定了,因為有喬云!只要她的實驗田獲得成功,相信打動楊老倌的心并不是難事。 正文 第097章技術員常勝 高馳完全不知道,就在今天,與自己這個學生的一番對話之后所做的決定,對他的人生有著怎樣的意義。 這會兒,他只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五年級的喬云是個孤兒他是知道的,利用他家空置的房屋做一個平菇栽種的實驗,失敗了不會引起軒然大波,萬一成功了呢? 這個年代的每一個年輕人,內心都是火熱的,都有一個夢想。 即使是像高馳這樣被命運一再捉弄的人也一樣。 高馳出生在寧常市,楊家村只是寧常下轄的一個小村子,他屬于就近下放。 原本高馳有一個美好的前程,有青梅竹馬的女友,但在滾滾洪流面前,全都不堪一擊。他在上高中的時候品學兼優,而且出身根正苗紅,完全有上大學的資格。 學校老師、校長把上工農兵大學的推薦信都已經遞上去了,可最后卻被市里高干子弟頂了缺。 退了學的高馳只得回到家里,等著下放。高爸爸不忍心兒子到農村吃苦,便提出早早退休,讓兒子頂班??删驮谶@時,婚姻失敗的jiejie回到家來,相比于他,jiejie更需要那份工作。 從此,他就被下放到楊家村來,甚至連回城的門路都沒有。 相比那個冷漠無情的城市,反倒是楊家村給他的感覺更富有人情味些,這讓扎根這里的念頭在他的心頭徘徊一日盛于一日。 改造楊家村,讓這里變得富饒,就成為了他的夢想。 楊梅沒料到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不但從高老師處獲得了理解,還有支持。這份支持從菌種的購買,一直到全程參與。這讓楊梅的實驗變得簡單順暢和名正言順起來。 喬云的屋子是早就準備好的,里面棉子殼、鋸木屑的原材料也已備齊。參照筆記里的記錄,用生石灰、高錳酸鉀、敵敵畏等配制成消毒液消好毒,就等著菌種到了裝袋種植了。 高馳專程利用周末回了一趟寧常市,在農科所上班的同學正是與他同期高中畢業的工農兵大學生,從小穿開襠褲玩到大的鐵哥們兒,筆記的主人——常勝。 當他風塵撲撲的回到寧常市,連家門都沒入,直接來到了常勝家里。 常勝打小跟高馳住在同一個家屬大院,只是兩人的父親一個是工廠領導,一個是車間工人,這份不同,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并沒有察覺到什么,但在推薦上大學的時候就顯現了出來?,F在兩人的身份一個是農科所的正式科技人員,一個是鄉下小學的民辦老師。 常勝是個重情義的人,并沒有因為兩人身份的差異而讓感情有任何的變質,見到高馳,除了一瞬間的愣神之后,取而代之的是nongnong的喜悅。 “你終于舍得回來看看我了?”一記老拳揮過去,砸在高馳的肩膀上。 高馳離開寧常才短短的幾個月,他卻發現自己有些看不明白了。寧常的街上,不知什么時候冒出了一家家不同的商鋪,街面上到處是吆喝買賣的人。 坐在一家小飯館里,三五杯酒水都下了肚,他還沒有回過神來。 “高馳,你還準備在那個窮鄉僻壤待到什么時候?你看,現在的世道跟以前可不一樣了!”常勝對于高馳的意志消沉很不以為然,原本大好的男兒,偏偏喪失了斗志一般。 一聽兄弟說楊家村是窮鄉僻壤,高馳的心里也不大受用,“就因為那里是窮鄉僻壤,才有我這個知識青年大展拳腳的機會不是?”仰頭喝盡杯里的酒水,高馳不準備在這件事情上再與兄弟爭論什么。 “你這是逃避現實!現在知青都返城了,還有哪門子的知識青年?當年你沒上成大學……”常勝還欲再勸,高馳忙制止了他,“兄弟,咱們見面,好好的喝酒敘舊,往事就不要再提了?!?/br> “我現在當老師感覺也還不錯,我喜歡那份工作。到哪里都是工作其實返不返城又有什么關系?”高馳望著自己的好兄弟,笑著說道:“我這次回來,可是帶著重要任務的!準備把你精心實驗總結出來的平菇栽種技術發揚光大,你可得幫我?!?/br> “真的?”一提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常勝兩眼放光。 自他分配到了農科所,一心想干點實事,無奈現在整個農科所的重心都放在了水稻栽種以及地方現有品種的培優方面。而自己研究的方向又是特色種植,一直得不到所里足夠的重視。 上回聽高馳說起農村的現狀,他就起了心思,把自己壓箱底兒的手稿都拿了出來。只是很久都沒有反應,他也淡了心思。畢竟推廣特色種植的難度非常之大,一般人都無法轉變觀念,連他在農科所里都無能為力,更何況高馳一個下放知青? 沒料到今天高馳回來,竟然給他帶來了這么個好消息。 常勝是個急性子,出了飯館就拉著高馳風風火火的回去,掏出了自己積攢下來的菌種,從所里借了輛車就往楊家村去。 楊梅見到高馳和常勝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看著熱情高漲的常勝她差點沒被這個好消息給砸暈過去。 這可是農科所里的技術員! 她雖然有著過人的前瞻性,也有足夠的管理能力,但對于農業種植真的是一竅不通啊?,F在一個送上門來的技術員,無疑是雪中送炭! 興沖沖而來的常勝顯然就沒那么激動了。當他看到喬云家不足二十平方的菇房,不由得眉頭蹙起,這個規模實在太小了點。 楊梅自然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便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思路跟常勝做了說明。 雖然只是一個小孩子說的話,但還是給了常勝一些信心。是啊,實踐出真知,只要村民們從中看到了利益,看到了前景,再要推廣就不是難事了。 喬云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他做這項決定本是抱著對楊梅的盲目信任,現在見了常技術員,卻是越發的對種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