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出來得晚,好揪心哦,好在小伙伴們真的給力?。?/br> 為加書架、為收藏加更!么么噠 正文 第044章看人家 明白了這個道理,楊梅就不準備再出風頭了。她們要怎么鬧是她們的事,她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比如隊里現在圍在外面看熱鬧的人他們就看得很清楚。 當然,她也不能允許兩位老人氣出個好歹來。 楊梅勾了勾小短腿,一只掃帚就拿到了手,然后用力的扔了出去,巧巧的出現在楊老倌的腳邊。 氣得無法自抑的楊老倌伸手就撿了起來,沖兩位兒媳婦瘋狂的掃了過去。 齊昌蘭和王蘭英見楊老倌今天真是動了大氣,立馬就住了嘴飛快的往院子外面逃去。院外看熱鬧的哄堂大笑,齊昌蘭覺得前所未有的屈辱,只是咬緊了牙不出聲,倒是王蘭英,沖大家笑得一臉得意,如凱旋而歸的將軍。 但楊梅并不看好她,認為這位‘將軍’很難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齊昌蘭就端了碗雞湯出現在了于婆婆的東屋里,而王蘭英人影都沒見到。 ‘伸手不打笑臉人’、‘禮多人不怪’,這些古人流傳下來的處世精華,齊昌蘭領悟得深刻又徹底。端來雞湯,她開口就是認錯,這時候無論是楊老倌還是于婆婆,縱然有火也發不出來了。 雙方沒有任何人再提‘借’房子的事,但楊梅很清楚,齊昌蘭并沒有打消這個念頭,不然那碗噴香的雞湯也不會出現了。 倒是沒過幾天,就到了大毛對象來男方家看人家的日子。 按照臨水這塊兒的風俗。女方到男方家看了人家,一般的來說這親事就是板上釘釘了,成親的日子就是要在這天敲定下來的。 楊梅現在很自覺的扮演一個七歲的孩子,每天老老實實的呆在家里,不是幫著帶黑妹子玩兒就是偶爾輔導一下胖子的功課。喬云照舊開始上工,成天忙得不見人影。 其實這樣的日子過得很無聊的,既沒有電視看,又沒有手機打發時間。 當大毛的對象要來看人家的消息傳過來,齊昌蘭邀請了兩位老人去坐鎮時,順帶著也提了一下她,楊梅就完全當自己受到了隆重的邀請,屁顛屁顛的看熱鬧去了。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大毛的這個對象叫余蓮,是一個能與齊昌蘭媲美的人物。之后幾十年的婆媳大戰中,旗鼓相當互有勝負。 這天還未到晌午,村子東頭就‘突突’的傳來拖拉機的響聲,八毛拉了拉楊梅:“新娘子要來了!” 楊梅揍過八毛一頓,而后八毛還沒能信守承諾,跟她媽告了狀,自此她便覺得自己在楊梅面前抬不起頭來,幾次三番的示好,楊梅都當沒有看見,這次借著楊梅主動上門的機會,八毛又黏了過來。 楊梅沒法對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記仇,但熱乎勁也是沒有的。聽說新娘子來了,她倒是生了好奇之心,由著八毛拉了就往堤上跑。 遠遠的就看到大毛開著隊上的那臺揚叉把的手扶拖拉機突突的進了村子,后面一大群的小屁孩跟在后頭狂奔,嘴里還念念有詞: 打花鼓,抬花轎,老鼠娶媳婦好熱鬧。 挑開轎簾瞧一瞧,唉呀呀,不得了,新娘是只大貍貓。 大老鼠跑,小老鼠逃,碰斷腿兒跌斷腰,一只只喂了大貍貓…… 拖拉機一直開到楊梅家門口,不過沒停又向前走了一段,西頭有段斜坡路,從那里下堤,拖拉機可以直接開到楊傳明他家門口。 拖拉機上除了大毛神清氣爽,滿面紅光之外,還有滿滿一車的人。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壯漢子都有,楊梅一時也沒看清哪個是余蓮。 八毛想跟著那些小孩一齊追著拖拉機跑,拉了拉楊梅,結果拉不動。楊梅已經尋了塊青草豐盛的地方坐了,托腮等著余家的人到來,八毛猶豫了一下,也伴著楊梅坐了。 “你說哪個是大嫂???漂亮不漂亮呢?”八毛現在能想到的問題就只有這個。 楊梅懶得理她,只是靜靜的等著?!拔?,梅兒,要是大嫂進了門不干活欺負我怎么辦?”楊梅這回扭頭看了她一眼。 其實八毛長得還算不錯,圓眼小嘴,依稀有幾分楊梅的樣子,于婆婆就說過,八毛跟楊梅一樣,長得都像楊珍秀,一個肖姑,一個肖母。 這會兒小丫頭眉頭緊皺,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難題。 不過這也確實是個亙古不變的大難題。姑嫂之間似乎天生就帶著敵意,處得好的也有,但卻不多,而且往往還因為姑嫂之間的不和諧,影響到整個家庭的關系。 八毛與余蓮之間處得怎樣楊梅不知道,但大房的二毛、五毛這兩個小姑卻是跟余蓮一直不和的。 正說道,大毛的拖拉機就穩穩的停在了家門口。他一邊招呼著余家人下車,一邊還沖半坡上的楊梅和八毛笑了笑。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來大毛對余蓮那是相當的滿意。 這會兒老楊家的人也全都涌了出來,迎接新親家。除了大房、二房的幾位,還有老楊家的一些近親。 楊家村,原本就是楊姓人開辟出來的村子,自然楊家的人最多,況且楊老倌的輩份又高年紀也大,年輕的時候對族里的兄弟們都很照顧,現在是楊老倌的長孫媳婦看人家,很多人都會賣一個面子,所以這會兒楊傳明家門前的空地上滿滿當當站著的全是人。 這時候想要看清誰是余蓮,那就更不容易了。但其中媒人很好認,乍乍乎乎跑得最歡的就是她。 她叫余桂芝,高高瘦瘦的一個人,給楊梅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嘴,門牙有些鮑,整個嘴形就向前凸出,形成一個錐形的尖,讓兩頰顯得特別的瘦。她說話時有一個招牌動作,那就是喜歡叉著腰,細長的兩條腿分開來站在地上,有些像魯迅先生故鄉里的人物楊二嫂,不過她只有三十多歲,也沒裹小腳。 說起來,余桂芝跟老楊家的關系還很近,算是楊傳明堂兄弟的婆娘。只是這時候鄉下人生得都多,特別是楊老倌那一輩,十個八個兄弟是常有的事,到了下輩人,堂兄弟姊妹就更多了,再說楊家村八隊的楊姓人家中,大多數是這樣的關系,所以走得不親近的,關系便淡了。 楊梅記得這個余桂芝,全是因為她養了一個人憎狗嫌的兒子。 正文 第045章平衡 余桂芝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