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了?!?/br> 陳子嘉得意的翹起了嘴角,他說:“這三只幼犬,腿部白色區域較大的這一只是老大,黑黃的是老二,最邊上這一只是老三?!?/br> “剛生出來的時候,黑黃色的這一只體格最健壯。其他兩只的體型比較小,還是這一個月長上來的?!?/br> 祁川驚訝的看了看腿邊的三只小狗:“看不出來,一點都看不出來?!?/br> 現在這三只小狗摸著都差不多大小。 陳子嘉說:“大概是因為淘淘的營養充足,母乳補得?!?/br> 祁川摸摸黑黃色的這一只,他捧起它來說:“那我就要這一只吧?!?/br> 陳子嘉猜他也會選這一只,這只幼犬出生的時候身體最好,性格也最為活躍,是三只幼犬當中最適合作為參賽犬的。 他倒是沒有想把這只幼犬留在自己的手中,現在增加田園犬的參賽犬只才是最為重要的。 他的手底下有淘淘,參賽名額就輪不到這只幼犬,于是還不如把它送到其他的訓犬師手中。 祁川和靳嵐兩個是一路輪流開車過來的,幼犬還太小不適合托運,給它帶上它喜歡的玩具和吃慣的食物,倆人就帶著它直接回去了。 在桃溪村停留不管短短的幾個小時。 等到倆人走了,胡曉雯就開始追問起來,陳子嘉啥時候認識的靳嵐,他們幾個朋友竟然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陳子嘉倒是沒有再隱瞞,直接告訴了胡曉雯。 原來他們分開之后,祁川一直關注著陳子嘉這邊的繁育情況,也知道他跑遍周邊的地方,就為了找到合格犬只。 靳嵐比祁川對本土犬只的優化繁育更加的上心,聽了陳子嘉自己一個人做這件事,頓時很是欽佩。 她也想要加入這個事業,只可惜現在陳子嘉的手頭上只有淘淘一只母本,后代還沒有影。 于是通過祁川的介紹靳嵐給陳子嘉認識后,靳嵐就自告奮勇給陳子嘉幫忙。 陳子嘉還沒想明白她能幫什么忙,靳嵐就每個休息日到首都周邊的省份走訪,尋找同樣優秀出色的成犬,預定人家的后代。 這種尋找可不是單看成犬,還要往上細數三代,看看是不是都是同一類犬種,避免之后的后代出現其他種類,工作量和花費的心神都很大。 陳子嘉只是做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落云山附近,而靳嵐則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橫跨三個省市地區,走訪了上百的地方。 這種不畏艱難的精神,頓時讓陳子嘉心生敬佩和好感。 倆人平常聯系也就從單純的討論繁育犬種的事情,變成了涉及到個人興趣愛好,和日常生活上。 陳子嘉和靳嵐兩個有同一種事業,又共同目的,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關系也越來越近。 這倆人都是單身,將來說不定就會有進一步的感情發展。 對于這件事,胡曉雯是比較支持的。 說實話,如果說一開始胡曉雯還抱著杜悅卿和陳子嘉倆人將來能夠破鏡重圓的希望,當她越了解陳子嘉就越覺得這倆人不合適。 陳子嘉有著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和浪漫。 就像是他之前養著的狗,全都是依靠他以前炒股掙來的錢在支撐。 養育出來的小狗越來越多,他一只也沒有賣過。 往外送人,也要挑品行沒有問題,家庭條件不差的人家。 杜悅卿之前跟他吵架,更多的就是因為這個。 一開始陳子嘉一意孤行跑來養狗,杜悅卿改不了他的主意,最后只能隨他去。 好歹狗場作為事業發展起來年收入百萬的也不是沒有。 可是陳子嘉卻不是把狗場當做事業來做,而是為了夢想和愛好。 這種成人童話般的不切實際,讓杜悅卿難以容忍。 她是一個完全現代實際的女性,事業型的強勢女性。 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結果弄到后來都很痛苦。 杜悅卿見陳子嘉死不悔改,痛下決心之后選擇了分手,單飛國外開始新的事業打拼。 杜悅卿的選擇讓陳子嘉受傷不輕。 作者有話要說: 原本是打算讓杜悅卿和陳子嘉復合的,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陳子嘉的性格越發的明顯之后,這倆人復合不可能了。 能跟他在一起的人是能跟陳子嘉一起實現夢想的人。 第147章 很長一段時間陳子嘉都很消沉,要不是有胡曉雯和黃哲這兩個人開解,他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走出來。 胡曉雯很惋惜靳嵐不能留下跟陳子嘉多接觸。 只不過他們匆忙往回趕路也是迫不得已,淘淘還是第一次撫育幼崽,再多待下去,等到他們知道這些人是來抱走它的幼崽的,出什么狀況就不好了。 就這樣,發現幼崽不見了,淘淘還焦躁的找了兩天。 秋收結束之后,打谷場上暫時不能過去停車,村子里邊收獲的糧食都晾曬在這里。 鑒于從這一年開始不斷的有人預定村里人種植的糧食作物,黃哲重新調整了方案。 村子里邊的人全都都種兩季糧食作物,開春之后的蔬菜種植則交給周邊的兩個村子。 不過這一年秋天,村子里邊的人還是可以吃到本地種植的蔬菜的。 不只是華衛國,村子里邊的人已經發現現在的土地當中長出來的作物品質越來越好,味道也越來越好吃。 可是他們并沒有做什么額外的措施,仍然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務農。 出現這樣的變化,他們自己搞不懂,只能問別人。好在果園里有一個正在做研究的農科院專家。 袁高是果樹專家,對于蔬菜并不精專,不過對于這變化,袁教授倒是能給他們解答,他有一個推測。 袁教授說,這應該是氣候造成的,就像是空氣當中大量增多的含氧負離子導致桃樹出現了變異,這種情況也出現在了村里其他的農作物身上。 另外除了這些田地里邊的農作之外,桃溪村范圍內的其他植物都多少有一點變異。 一聽到變異,這些農民心里邊多少覺得有些不舒服。 總覺得變異是什么不好的事情,生怕吃了這樣的食物也會變異。 袁教授好笑,進而解釋說:“這種變異不是往壞得方向,而是往好的方向,可以說是一種優化。而且你們身處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食用這里的水,吃這里的糧食和蔬菜,身體也出現了同樣的改變。表現就是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的免疫力增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