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0
之力來答,”李君玉笑著道:“不必多禮,這里多有百姓圍觀,若是人人要這么多禮,豈不是累壞了?!” 圍觀不少人都厚道的笑了起來。 那士人也笑了,道:“公主,敢問楚將軍當初降時,公主是如何作想,怎會不遠千里前去涉險,可知這樣會讓戰場之上缺失戰將,弊端多多?!” 李君玉道:“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你是想問我為何這般的信楚將軍對嗎?!” “正是!”士人道。 李君玉道:“當初來信說楚將軍降了臨淄帝,我根本不信,楚將軍雖然人頑固了些,他卻不會背叛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我的原則?!?/br> “公主面對叛國罪也可輕意原諒嗎?”士子追問道。 李君玉道:“為父母而叛主君一次,是楚將軍之因,自然可以原諒,但可一不可再。僅此一次而已,我更信這次之后,楚將軍絕不會再叛?!?/br> 士人道:“若開此先例,以后世人皆效仿,公主當如何?!” 李君玉知道這些士人最愛求道,求真,她便笑道:“孔夫人說世人知恥,你又何必怕世人皆會效仿呢,我不負楚將軍,楚將軍必不負我。我信天下人,天下人也必不會負我?!?/br> 士人還是道:“公主仁義,只是,此事并不大妥,倘若犯事者都這般殺了人便可以輕易得到原諒與赦免,以后,誰還會再將刑法放在心上?!?/br> “此言差矣,”李君玉道:“軍法與刑法是不同的,楚將軍雖然叛了敵,可是,他并未殺人,與你所說的這并不相等,不可等同視之,雖然軍法更加嚴明,可是,法外也有情,尤其是對一軍統帥,將在外,君令尚可不授,楚將軍所為,也是情有可原,世人也必不會效仿……” “可是公主孤身為他涉險,草民實在不贊同,”士人道:“公主為一人不怕陷軍士于不義之地嗎?!” 他的話實在尖銳,然而還是有很多人在聽,有人已經覺得這樣很重義,也有人爭辯說這樣不妥,公主實在太沖動,缺了一軍主帥的冷靜。 李君玉知道這是屬于很多人的疑惑。她必須要解釋個清楚。 士人道:“若是公主出事,置京城百姓,置百官,置子民于何地?!” 李君玉嘆道:“你可讀過論語,可讀過史記?!” 士人一怔,緩緩的點了點頭。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于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笨鬃邮窃趺凑f的?!”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士人怔怔的道。 “我不及孔圣人,但我也信天若有道于我,我便能平安回來,若是不得天道,便失了信義,也是不得人心,”李君玉道:“所以就這般去了,并沒有多少利益衡量和計較?!?/br> 士人聽了失語。 公主是圣人嗎?!也許并不是,可是,正因為她像個活生生的人,沒有那么多計較,想許多算計,才顯得可愛可敬。 沈君瑜聲音很淺,低聲道:“孔子也說,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當時楚將軍被圍,被困,是怎樣的孤立無援,公主于公,也許需要太多算計與計較,可是,于私,于義,卻必須去。我不會為公主辯解什么,公主絕非圣人,也有私心,我只想對大家說,若爾等以后陷入不義之陣,公主也會如救楚將軍一般救爾等于水火之地……” 士人們本來不滿的表情立即狠狠怔住了。 “而我們,也會為救主而涉險,”沈君瑜道:“我們千機門也會不遺余力,絕不會叫公主真的陷于孤立境地,千機門不會,百官也不會,軍中將士更不會……” 士人啞然,道:“……原來公主真的有萬全之策,倒是草民等妄言了,公主不要怪罪……” 李君玉笑道:“我明白,你們都是心系我安危,才會如此。今日楚將軍如此,他日若你們身陷險地,我也會救你們……” 眾士人面面相覷,愣了好半天都沒緩過氣來。 李君玉拱了拱手,這才上了馬與沈君瑜去了。 士人們紅著眼睛,道:“……倒顯得我們文人小氣巴巴的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公主高義,非我等狹小氣量所能揣度,公主行事,自有行章法!” 另一人笑著道:“也許是根本沒有章法,不過是隨心所至?!?/br> 眾人聽了更是一愣。 那人笑道:“可是不也正因如此,才顯得義氣嘛,這世道,有太多說著仁義,卻行著算計的諸侯,所謂的豪杰英雄了,可是,真正能像公主不惜險途去救楚將軍的人,也只有公主一人而已!” 眾人默然,隨即了然道:“是啊,也許這才是公主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也是最可貴的地方,是最征服人心的地方……” “聽聽外面百姓的呼聲,聽聽外面說書人的聲音,咱們在京中,反而眼界變得狹隘了……”那士人笑著道:“咱們可不能落后于并州府的士人學子啊……” “怎么說?!”其它人急道:“可是有什么消息傳來?!” “公主仁義之名遍布天下,可是公主依舊沒有正位,并州府的士子已經開始組織請萬民書,請公主尊位,正名!”那士人道。 眾人愕然,隨即一股熱血從他們脖子后面涌了上來,道:“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怎么一點消息也沒有,他們竟搶到咱們前面了……” “也是不久,是行腳商人們傳來的消息,”那士人笑著道:“咱們想得多,可是,江湖中人,與落魄士子反而不會想這么多,他們只知道公主是他們信任的主君,這一點就夠了……” 眾人點頭道:“是啊……哎,是我們氣量小器了?!?/br> “咱們也來……”眾人附合,一一應了,又道:“原來公主也讀論語與史記啊,原本以為公主真的不學無術呢?!?/br> “若不學無術,又怎么能在戰場上戰無不勝?!你們以為真這么簡單?!有些天賦也許是天生的,可是若后天沒有學習,也不過是呂布之流,公主能走到今天,豈會那么簡單?!你們是不是傻?!”他用折扇敲了敲他們的頭。 眾人赧然,道:“……不是公主無知,倒是咱們無知了……” 那人道:“萬民書雖重要,可別太擾民,現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御敵啊,況且公主現在不一定有登位之心,一旦登位,便是靶子了,但也有好處,名正嚴順,可發天子號令?!?/br> “咱們只表達咱們對公主的仁義,至于公主何時登位,由公主選擇,這是咱們唯一能做的事了……” “看到那些熱血的將士歸來,恨自己不能從軍啊,”一士子笑著道:“……但至少咱們也能做些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會告訴公主,這是萬民的心意,萬民歸心于她?!?/br>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