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6
豫州境內是不可能的了……” “到了并州后,若是可能,直接去取道還方便些,省得浪費口舌……”李君玉霸道的笑著道。 “若是公主太強硬,豫州牧投了三帝,更加麻煩……”沈君瑜道:“豫州牧是個謹慎的人,去了后要見機行事,若是沒有十全把握,不要驚動豫州。否則便將他們往三帝那邊推,若是豫州也成了三帝的防御,反而不利了……” 李君玉道:“好,他要觀望,就讓他先看個夠,那就從司隸,直接打,現在冰天雪地,到達并州后,也是要等一段時日才好真正一舉對戰的。那邊的戰場倒不用擔心,并州還有兵馬,況且外祖也在云南威脅著臨淄帝,他必然還要分兵去對敵。我擔心的是京城的防御……” 李君玉道:“我走后,你要小心,京城雖然現在戰壕和兵力都已經準備好了,糧草也準備了一年有余的,但是架不住消耗大,而且最麻煩的是,來往人多,難免混進一些jian細。就更需要你費心了……” “不能因為擔心jian細,就封了京城進出,這豈不是因噎廢食,”沈君瑜道:“現在地道都已經堵上了,萬一有兵來襲,我一定會嚴加防御,你不要擔心后方,無論如何,我都會守住的,你在前面打仗,安心?!?/br> “嗯?!崩罹竦溃骸扒C門弟子護著你,通著消息,倒不怕出事,只是,萬一有大軍襲來,我若來不及回京救援,你便嚴守城門,倘若被逼不得不反擊,君瑜,當時從地下挖出來的火油等物還存在了京外密地,到時必要以京城安危,你自己為重,不要惜敵?;鸸ルm是殺孽,但是我只要你安全……” 沈君瑜心中一暖,道:“好。若是真到了逼不得已的一步,我會用奇襲?!?/br> “若是打不過,就逃吧……”李君玉握緊他的手道:“與京城陷落比起來,你的安危更重要……” 沈君瑜道:“京城是基業,若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放掉這里。好不容易才在這里建立了一切的威望,你又怎么能容忍你又失掉這一切?!?/br> 沈君瑜反握住她的手道:“你放心,我一定替你守好了京城,不會讓你失了這里的基業,我知道你擔心我,我如今與你氣運相連,我必定會保重自己,況且,你太多慮了,千機門的防御工事,也是不差的,你放心吧?!?/br> “多招些千機門弟子來京,”李君玉還是不放心的道。 “已招了半數回轉,剩下的人俱在各地,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消息通道,前線與后方是不能斷了聯系的,用軍報各驛站的能力,還是不及千機門快,消息快了,仗就有更多勝算了,”沈君瑜道:“別擔心京城了,倒是你,去了那邊,不可輕敵,也不可急攻,一切都要以勝為保底,萬不可輕為兵強馬壯,而小看了任何一人,” 李君玉道:“好?!?/br> 她有些不舍的道:“君瑜,我這幾日就要走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沈君瑜道:“嗯。糧草不要擔心,我會源源不斷的往前線送。器械消耗也不必擔心,現在工部已經在加緊速度了,無論如何,一時敗不算什么,保全最重要?;钪庞蟹P的機會……” “嗯?!崩罹癖ё∷?,道:“等我回來,我們就成親?!?/br> “好?!鄙蚓そK是不舍,回轉身抱住了她。 他們都知道,中原的大戰已經拉開序幕,不同于之前四王,以及各地起義軍的小打小鬧,這一次是真正的霸者之爭,王者之戰,成則立于天下為皇,敗于不容于世間人界。 兩人再無過多言語,分開后又積極去各自備戰。 第三早清早,大軍整肅三萬五千人出城,剩下一萬守城。 李君玉身披金甲執銳,城外有許多人來送,為首之人便是沈君瑜。 千言萬語俱在對視之眸中了。 “一路保重,祝公主此去,旗開得勝!”楊千重與魏離圭道。程觀言也道:“此去愿公主能與慕容大人的大軍順利會師,騁馳中原?!?/br> “三位先生多保重……”李君玉道:“此去來回一年至數年之戰,望各位保重身體?!?/br> 三人眼眶一紅,往下拜了一拜,李君玉回了禮,對站在后面的福王與壽王道:“兩位王爺,京城宗室靠你們了……” “公主放心,我一定配合沈相,約束宗室,只等公主得勝歸京,公主此去保重?!备M醯?。兩王一拜。李君玉執著還了一禮。 京城中來送大軍出發的百姓與學子有許多,他們靜靜的遠遠的站著,當下也靜靜無言,只能聽到風中旗幟獵獵的風聲。 李君玉朝他們行了一禮,眾人眼眶一紅,回了一禮,竟是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第484章 王師 第484章 王師 堂廷侯,陳前侯,王家眾兄弟各為小將,也穿著鎧甲回了一禮,道:“各位保重?!?/br> 沈君瑜對他們道:“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此去,興王道之師,非為爭一時意氣,望各位能謹守約束,不負黎民。若遇險,多勸公主,莫要涉險。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也不可復生,望各位謹記。一路珍重?!?/br> 他率領京城眾官往下一拜。 幾人眼眶都紅了,下拜道:“謹記沈相良言。定與主君一心,各位珍重?!?/br> 李君玉有些不舍,卻還是下了馬,鼓聲鳴金,三萬余人發出呼喝一聲,高舉戟戈,頓時有一股英雄之氣蕩氣回腸在各人心間。 隊伍中響起男兒的唱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不少來送行的百姓與學子都沾濕了衣襟。隊伍肅靜,靜靜的送著甲兵慢慢離去。 此去,可能會陰陽相隔,然而,這是他們的信仰,為了家園,為了思安,為了安寧,為了永遠不會再有戰爭,為了信念而戰。 一個個紅了的眼眶,心中有悲憤,也有希望,有不舍,更有滿滿的蕩氣回腸的信仰。 李君玉一襲披風,隊伍整齊劃一,漸漸遠去了。 她的背影就像立在百姓心中的一座山峰,給了他們的力量,他們知道,有她在,再苦再難的生活都是暫時的,都會慢慢過去…… 有許多百姓自動自發的跪了下來,對著李君玉祈福。 魏離圭回過頭看也略有些吃驚,福王的表情也微有些微妙。 魏離圭紅著眼眶又笑了,道:“這就是百姓的心聲,這樣的祈愿之力,可以上達天聽!” 沈君瑜眼中全是那紅色披風的影子,心中染過一絲不舍和擔憂。 大軍的聲音還遠遠的傳過來,里面有百姓的家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