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李君眉將陳公公的尸骨找出來鞭尸,現在宮中都傳遍了,這個女人,真是沒有腦子……” “還有更過份的呢……”皇貴妃道:“她依舊不解氣,將陳公公的尸骨泡在屎尿壺中……臟的是陳公公,她自己何嘗不臟呢……” 慕容灃渾身發麻,頭皮都炸了起來,簡直目瞪口呆。 皇貴妃看她如此,便笑著道:“……這宮中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沒有,姑母也不必太在意她,很快她就笑不出來了……衛貴妃不會放過她的,咱們只看著便是了……” 慕容灃無奈的點點頭,自從來了宮中,很多事簡直聞所未聞,震碎了她的三觀,連拼湊都拼湊不起來了。 相比起來,云南那點奪權爭利的事,倒無法與京城相提并論。 兩人雖然擔憂局勢發展,但是能在一宮中為伴,心中也是喜悅的。 未央宮中,皇后的臉色就沒那么好看了。 “陛下真是抬舉她……”皇后冷笑著道:“抬舉她起來與本宮打擂臺嗎?!無子之妃,有何用處?!” 女官知道皇后心中壓抑著憤怒,道:“慕容王妃倒是戰戰兢兢,此舉,怕是陛下要這么做的……” “他忌憚趙王……”皇后道:“本宮都知道。他不惜下屠刀也要將成年的兒子一一鏟除,只為穩固自己的地位,本宮太了解他了……” “倒霉的,暫時落不到趙王身上……”女官道,“這一次祈王怕是要倒了……” 皇后沉著怒氣,幾乎壓抑不住心中的憤怒,可是,她還是理智的將之給壓了下去。 此時御書房中,正帝看著滿是請立儲的折子,憤怒的將之狠狠的拂了下去,眼中顯著殺意。 御書房中內監都噤若寒蟬,連呼吸聲都放輕了。 正帝冷笑道:“一個個的全沉不住氣了,都憋著勁呢,上次吳王的事還在眼前,為了朕屁你好股下的位置,竟很快就忘的一干二凈了……” 劉資道:“權勢令人瘋狂,只怕這才只是剛開始,眾臣心各有所屬,謀劃已久,明日早朝,便要厚積薄發了……” 正帝連連冷笑起來,道:“……都準備好了嗎?!” “臣已讓吏部準備了案底,明日倘眾臣逼迫陛下決定,陛下可當場發難……”劉資笑著道:“……他們都不經查,一旦抄家一查,無論是資產來源,還是關于謀黨圖謀不軌之事,都脫不了干系,沒有人手是干凈的……” 正帝點頭,道:“這次事件倒不算什么,真正想要出頭的還沒冒出頭來呢……” “陛下說的是趙王殿下嗎?!”劉資笑著道:“趙王殿下很能沉得住氣,很得百官的心呢,在眾臣眼中素有賢王之稱……” “堂堂龍子,竟去討好百官,縱游刃有余,也有失君王之帝氣……”正帝冷笑連連道。 “朕的這些兒子,沒有一個是真正效忠于朕的……”正帝嘆道。 “貼心的都是小皇子,待以后皇貴妃生下龍子,定是陛下貼心的兒子……”劉資道。 正帝臉上的怒容才淡了些,這才帶了些笑道:“說的是,只愿朕能長壽些,能待小皇子長大……” 劉資笑著道:“陛下福澤延年,定長命萬歲……” “若真有萬歲,就是老妖怪了……”正帝臉上帶了些笑,道:“盯緊了趙王……” 他知道,祈王若是在此次倒下去,就沒有人能攔得住趙王的勢力了。 祈王太過沖動,才會如此沉不住氣,而康王不可能會是趙王的對手,其它他的諸兒子中,趙王的鋒芒再也遮掩不住。 若不是祈王太過份,正帝其實很想留祈王下來壓制趙王,然而,祈王太蠢,只會被趙王給利用,激怒,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趙王,趙王啊,若不是他暗中挑唆激將,祈王豈會這么快就沉不住氣……”正帝道:“趙王倒是真的挺像朕的……” 劉資一聽這話就覺得很危險,便忙道:“陛下英明,豈是趙王可比?!趙王憑借的不過是沐侯府與眾臣的勢力……借的也是中宮嫡子的光,豈是陛下天生的英明神武可比?!” 正帝臉色好了些,正欲再說什么,已有暗隱衛進來,遞上了密信。 劉資打開看了,臉色也是微微一變。 “說的什么?!”正帝看他半天不說話,便忙問道,神色間很是不愉。最近事情太多,人人都在逼他,正帝隨時都在爆發的邊緣,隨時隨地都能爆發一場劇烈的脾氣。 “回陛下,前去云南的督軍和兩千人全軍覆沒……”劉資低聲道。 ☆、295.第295章 借刀 295.第295章 借刀 正帝身邊的氣壓都低了下來,他怒氣沉沉道:“全死了?!” “中了戎族的計,當時戎族攻入營地,戰郡主急于退敵,一時沒顧得上他們,他們怕了就四處奔逃,誰料跑到了早埋伏好的戎族兵馬的山谷中,這才全死了,也因此,戰郡主才逃過一劫,戎族兵強馬壯,戰郡主也甚是不易,與敵交戰日久,也未占得多少便宜,那懾政王十分厲害,計謀頻出,戰郡主畢竟年輕,經驗不足,雖不落于下乘,卻是盡全力了,云南也十分不易呢……”劉資幫著說了幾句話,道:“……況且云南只十五萬人,而戎族有三十萬兵馬……” 劉資其實能猜到,云南肯定瞞了些軍情,不過他現在沒必要與云南交惡,自然是幫著說了些話。 正帝道:“以少勝多,實屬不易了,難為了戰郡主小小年紀,頂立著這么大的壓力……” “是呢,顧修最是jian詐,依臣看,他定不止此計……”劉資道。 “此話怎講?!”正帝本來心中就不舒服,一聽他這么說,心中就更是不舒服。 “最近京中有些傳言,說的正是戰郡主,說是她有不臣之心,大敗了戎族,卻在云南擁兵自重,野心勃勃……”劉資道:“軍報是多重要的事,若是大勝,戰郡主豈會不請功,這流言本身就是無稽之談?!?/br> “哦?!”正帝細細尋味了一回,便道:“依你說,包括這密報,俱都是顧修放出來的離間計?!” “臣猜很有可能是,現在中原動蕩,顧修虎視眈眈,若是離間了陛下與郡主,讓陛下叫了郡主進京,顧修便能長驅直入了……”劉資笑著道:“郡主雖然年輕,可與他勢均力敵,只怕他恨郡主若死呢……” 正帝雖然疑心,可是聽劉資這么一說,又覺十分合理。 “只怕不久后便有臣子上書說戰郡主有不臣之心了……”劉資道:“只怕都是外敵的計謀,陛下現在誰也不可信,只有戰郡主了……” 正帝思忖了一會,道:“待戎族退下,朕便下詔命各藩王進京,到時自會知道誰忠誰jian……” “陛下良計……此計一試便知?!眲①Y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