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
又叫人做了些壽包,在城中發放。也算是儉樸的回報了。 老太君捧著佛相,有佛萬事足的笑呵呵的,加上李君玉打了勝仗,心中十分高興。 不過這高興,也只維持到圣旨下達。 正帝得知老太君做壽,特下了不少賞賜,擺滿了慕容府,俱都是名貴不凡,可是老太君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正帝還封了他老封君佛的稱號,也算是極度尊榮了,可是老太君全被慕容卿被封為皇貴妃的圣旨,以及加封慕容沛為承恩公的圣旨給惡心到了…… 老太君面無表情,只是心中著實扭曲。 “承恩公?!”老太君心中冷笑一聲,道:“……承恩,咱們慕容府可受不起,皇上可真是想出一出是一出?!?/br> 最快更新無錯,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最新! ☆、269.第269章 壽辰 269.第269章 壽辰 慕容沛道:“歷來只有皇后父親才能加封此封,皇帝這般,可是將我推至風口浪尖了,他估計是想用來討好嬈兒……” 老太君一想到這是嬈兒掙來的,心中更難受了,慕容楚面無表情,心中也不知是如何翻江倒海的難受。 老太君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可真是叫人惡心啊,好心情竟全被破壞殆盡了。 承恩公畢竟是因內闈獲封,慕容沛完全不在意,雖然惡心的很,但是他更在意的是來的傳旨內監以及督軍,還有兩千押送糧草的兵士,這可是火燒手的事…… 他只在后院停留了一會就去找千允默商量了。 老太君卻是一點喜悅之情都沒有了,馬夫人不知所措,她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只能小心的服侍著老太君,見她悶悶不樂,便勸道:“嬈姑娘能被封皇貴妃,至少說明她是受寵的,在宮中受寵,總比失寵好,至少證明她的日子是不難過的,老太太,你就別太難受了?!?/br> “如果能選,我寧愿不要這樣的受封,”老太君道:“你公公也是不愿意要這樣的加封的,什么承恩公???!”老太君道:“靠裙帶關系得來的東西,多多少少的叫人膩味……” 馬夫人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能講些壽辰上的好事給她開導,大家都盡量的不再去想這件事,刻意忘記這件事,只當它都不存在。 老太君聽著壽辰安排,才釋懷了一些,道:“萬不要破費,有這些錢啊,不如拿出去蒸些壽包,多發些給城里的孩子,晚上只要自家人吃頓團圓飯就算過去了……” 馬夫人自是笑著應是。 老太君這個壽辰過的當真是極為簡單,當天晚上不過是一家子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頓飯,然后收了一些小輩簡單的禮物,再叫她們磕個頭也就過去了。 老太君十分儉樸,并不在乎熱鬧,因而只叫擺了一些粗席,叫慕容千在外頭叫了親信的將軍或幕僚吃了一頓,喝了一些酒,這一晚就這么過去了。 宮中來的信,叫眾人也沒心情大辦,況且老太君本來就對宮中諸事頗多忌諱,自然不會大辦。 云南因此反而十分感激老太君的仁慈,百姓們吃了壽包,有些都上佛寺給老太君上一柱求平安的香,因而老太君心中已是開心至極。 李君玉送了一些補藥,其它的也就沒有多給,就怕老人家受不住。就連沈君瑜都送了賀禮。 云南城內喜氣洋洋,但是顧修就沒那么高興了,年關將至,他縮在三十里外的帳中頻頻嘆氣,進不得進,退不得退,戎族都城是虎狼之地,他是絕不能回去的。 他吃了敗仗,大汗就下了斥責的旨意下來,怎么下他臉面,怎么揭他沒臉就怎么罵。弄的顧修是吃不下也睡不香…… 慕容沛與千允默商量好了,便開始招待起內監和督軍,自然也借此又演起了戲來。 他早駕輕就熟,因而內監更是感受到了他對李君玉nongnong的不滿。 督軍駕子擺的很大,加上他與李景瑜關系不錯,因而處處挑錯,不過李君玉將他帶到軍中,很快就將他給控制起來。 雖然他衣食俱好,但是很快發現自己一舉一行全被監視著,沒了自由,督軍很快就發現不對。 他臉色很差,給京中立即寫了信,對李君玉也一點客氣之意也沒有。 連續四封信都被清云峰峰主給劫了,遞給了李君玉,李君玉展開看了,輕笑著道:“他既想告密,我怎么能讓他離開云南?!” “郡主?!”肖錚興奮的道:“咱們整頓整頓兵馬,弄死他……” 李君玉笑瞇瞇的道:“不著急,我覺得他定還有別的同謀,不如再等等……” 清云峰峰主覺得她十分敏銳,便道:“郡主,莫非你以為這個督軍還有什么秘密?!” “有沒有秘密,得要看一看才知道……”李君玉道:“他人已經在云南了,還能跑了不成?找幾個高手看著他,若他送信出去,只裝作不知,一律攔了給我看看……” “是……”肖錚磨拳擦掌,道:“我會去做的,郡主可是想知道京中有多少人想要郡主死?!” “嗯,雖然不一定能全部找出來,能找出一兩個也不錯……”李君玉道:“李景瑜那個蠢貨,怕是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出這背后的狐貍……云南這么大一塊rou,我不信京中沒有人想吞下去?!?/br> 清云峰峰主一聽便深覺有點意思,笑著道:“的確是,在京中人看來,云南除了郡主,就無以為繼了,有郡主在京中的行徑,他們必不會將你看在眼里,想要控制李景瑜,借他之手除了郡主接手控制云南,也是有很大可能的,只是不知道躲在后面的人會是誰了……” 肖錚露出一個瘆人的笑來,道:“李景瑜,下次見到他,我一刀要將他六臟戳爛了,心不小,可惜腦子不夠的蠢貨?!?/br> “他在京中一開始可是沒有什么人搭理的,現在估計如魚得水了吧?!”李君玉道:“一個討厭的人罷了,只會些上不了臺面的陰謀詭計,成不了氣候的……” “這是自然,他拿不回云南,只能受人擺布,豈有氣候可言,現在估計也就只能巴結巴結后宮和宦官……”清云峰峰主笑著道。 李君玉道:“君瑜曾說過,仁義才是最大的陽謀。天下將分,若只一味搞陰謀,豈能成事?!” 清云峰峰主大笑道:“講仁義也需要資本做底線的,只有郡主坐擁兵馬為一方霸主才能有仁義的資本,在京中之人,也只能使些陰謀詭計了……” 李君玉聽了也不以為意,只道:“無論陽謀還是陰謀,最重要的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君瑜在京中為我費心籌謀,不知浪費多少心血和智計,無論他為我做了多少,我都知道,他付出了太多……” “他一定內心十分煎熬,他本是個清冷善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