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1
下驅使狼將軍將老四這庶子嚇得屁滾尿流,險些嚇沒了半條命。 這小子就是李側福晉的命根,她聽說之后哪還坐得???當下鬧到福晉跟前,非要討個說法,胤禟過去的時候這出鬧劇還沒結束。 第169章 甩鍋 雍親王府這位李側福晉同幾年前的郎格格有點類似, 都是福晉進門前就在爺跟前伺候的老人, 顏色都還不錯, 是嘴上抹蜜慣會哄人的美人……區別只在于李氏命好,遇上的是老四這等一碗水端平雨露均沾的主子爺,還有個變著法給兒子找不痛快視兒媳為生死仇人的婆婆。 當初烏太嬪還不在太上皇的六嬪之列, 她是高高在上的妃主, 烏喇那拉氏被她拿捏在手中, 任她磋磨,李氏借機撈了不少好處, 又趕著生了個兒子,坐上側福晉之位。 李側福晉生于康熙十五年,掐指一算二十有七, 她這年紀放在窮苦人家興許就是個面黃肌瘦的中年婦女, 可她注重保養,吃穿都很講究, 外加底子好,瞧著還年輕得很呢,渾身散發出別樣的韻致, 縱使老四不熱衷于房事, 去李側福晉房里的時間依然不算少, 就僅次于誕有一雙嫡子的福晉。 怪道她有底氣同福晉哭訴。 聽說弘昀受驚,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送回她跟前時已經迷迷糊糊睡過去,眼角有淚, 嘴里時不時叫喚一聲額娘。李側福晉趕緊將弘昀攬在懷里,一疊聲關心他,跟著就要抹眼淚,之后顧不得好生收拾一番,就要去福晉的正院想討個說法。 縱使是庶子,那也是府上二阿哥,只不過去園子里轉一圈就成了這般模樣,還有沒有天理了? 李氏早先已經沒了個兒子,故而格外縱容弘昀,他要什么都給,他受了丁點苦想法設法也要討回來,有這么個額娘幸也不幸,幸運在于縱使是庶出,弘昀的小日子過得半點不比嫡子差,不幸在于有這么個娘,兒子大多霸道,性子篤定好不了。等他長大些知事了興許還知道收斂,眼下就只會找麻煩。 看李側福晉氣沖沖往外走,在弘昀跟前伺候的奴才噗通一聲跪下來:“側福晉!側福晉您不能去??!” “我兒受了這么大罪,還要我這當娘的忍氣吞聲不成?” “……”那奴才嘴里發苦,臉上更是寫滿了為難,“話是這么說,如若是別人累得二阿哥這般也就罷了,對方身份委實不一般,咱們招惹不起?!?/br> 區區知府之女,卻做了親王側福晉,李氏得寵這么些年,和蠢字斷不沾邊。她方才是關心則亂,聽得這話稍稍平復一些,催那奴才細細道來,到底怎么回事。 弘昀那貼身小廝哪敢隱瞞,趕緊照實說了,李氏也有些躊躇,一方面恨自己沒本事連帶兒子都要矮人一頭,另一方面惱瑞親王府那些個小阿哥橫行霸道張狂無度。不請自來也罷,竟還想縱野獸傷人,連累弘昀受這般苦。 她倒沒躊躇多久,最后還是決定要鬧上一鬧。 為什么呢? 因為站在她的立場,就應該鬧。 誰讓她是張揚的性子,每回受了委屈總會同爺哭訴,這回吃苦頭的還是弘昀,輕易放過連問也不問一聲,爺能不多想? 四爺原就多疑,莫不會覺得她這當娘的不疼兒子。 再者說,弘昀遭這般罪她都忍了,往后再磕著碰著她還有什么底氣鬧騰? 這么一想,鬧是肯定要鬧的,只是看該怎么說。 她既不能白吃這個虧,也不能上來就把瑞親王府得罪狠了。 李側福晉過去正院之前,烏喇那拉氏已經得到消息了,伺候她有些年頭的大丫鬟還在說呢,說等著看李側福晉的反應,這就是個不吃虧的主,只是不知道她有沒有那個膽量問瑞親王福晉討說法。 丫鬟眼界低想不明白,烏喇那拉氏卻知道,李氏一定回來。 四爺子嗣不算豐茂,后院女人卻不少,只是斗得厲害弄沒了許多阿哥……就這樣,李氏也能強壓旁人一頭,生下兒子坐上側福晉之位,這么多年她都挺得寵,不說同自個兒分庭抗禮,在一眾妾室里頭也是一枝獨秀。 若是只看她咋呼表象就覺得她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她瞧著像草包美人只不過是因為爺們喜歡凡事寫在臉上心思單純的女子,又因為她看起來蠢,仿佛很好收拾,反而輕易動不到她頭上。 人都喜歡先解決對自己威脅大的,以避免對方一天天勢大難以撼動。 李氏在后院里就是個特別的存在,她得罪的人不少,還總是被眼紅,真正動她卻不多。 以前福晉也想不明白,后來她突然明白了,或許就是因為李氏沒個好人緣,人人都覺得會有其他人收拾她,不愿意冒著風險自己出頭,哪怕今天明天都沒人站出來,后天呢?總會有人忍不了。 當大家都這么想,她就莫名的安全起來。 所以說,照李氏的性子,她一定會過來,烏喇那拉氏跟前的得臉嬤嬤也這么想,她趕緊替福晉拾掇一番,趁這會兒人還沒過來。 烏喇那拉氏方才收拾妥帖,李氏就到了,她是紅著眼眶過來的,見著福晉的面遍訴起苦來,說可憐弘昀,不過是去園子里玩了一趟,竟然哭暈了被送回來。 她也沒去攀扯瑞王府,句句話都是在說傷在兒身痛在娘心,福晉心下了然,面上還是不知情的模樣,問她怎么回事。李氏只道詳情不知,說她過來之前問了一嘴,聽說二阿哥是受了驚,那奴才支支吾吾的,也沒把事情說清楚。 烏喇那拉氏頷首,當她的面使嬤嬤去打聽,嬤嬤出去了半盞茶時間,回來也是一臉為難,待她講明前因后果,李氏白眼一翻就要暈倒,烏喇那拉氏在心里給她豎了個大拇指,這出戲演得是真好,她受不住刺激暈過去就能順勢從第一線退下來,反而是自己這個福晉必須站出去解決這事。 這種事,怎么處理都不討好。 弘昀有不對,他作為庶出二阿哥,卻招惹上胤禟的嫡子,讓人家下來給他騎狼。 你又想想,他還是玩泥巴的歲數,都沒開蒙,懂不懂嫡庶的概念也難說,他怕是不知道自己招惹上的是個煞星……這么一想,不知者無罪。 畢竟不是誰家阿哥都像九弟妹這幾個,打小就這么聰明。 卻說哪怕弘昀有錯在先,縱狼嚇人也過分些,這事要公平處理就該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兩邊都得挨罰,烏喇那拉氏自問沒那本事講公平,她壓根不想管這事,李氏這個樣子,她不管仿佛也不成。 李氏當真不錯,打定主意是想推她這福晉出去。 這事說大不大卻相當棘手。 一個處理不好,或者就讓雍王府示人以弱,或者就要得罪上老九。 甭管烏喇那拉氏怎么想,反正李氏她暈了,她跟前伺候的丫鬟立刻嚷嚷說請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