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6
這胎有八個月大了,瞧著沒比頭一胎差多少,肚子挺得老高低頭看不見腳面。真虧她耐得住熱,否則哪怕今年暑氣不算重,懷著身孕也吃不消。 寶珠懷頭胎的時候,七個多月就早產了,當時有驚無險,她還算順利把兒子生了下來??v使如此,胤禟還是嚇得夠嗆,尤其是兒子剛生下來時的模樣,不避諱說,任誰看了都覺得難養活。 對比東宮那邊足月生的弘曄,胤禟心里當真不是滋味,于是,得知寶珠又懷上了,胤禟打起十二分注意,比頭一回更加妥善小心。 現在看起來,他的努力沒白費,至少到今天,寶珠精神狀態還是挺好,能吃能睡。 胤禟就盼著她能把十個月懷滿,不過胡老說他看著玄。 寶珠這胎注定要早產,哪怕處處小心沒任何意外也得提前發動,就她這肚子怎么看都不像單胎。他切脈感覺像兩個,到底是不是生下來才知道,這個誰也說不準的。 那既然十個月難懷滿,九個月總是要的,雖然胡老解釋了七活八不活不代表八個月生出來一定不成活,也告訴他八個多月的胎兒養大的不少,胤禟還是堅持,他不愿意觸那霉頭! 掰起手指頭算算,再撐過二十來天就夠了,胤禟還遺憾呢,遺憾不能熬到足月,要是懷滿十個月,就該生在八月上旬。 八月間好!額娘是八月間生的,他也是! 哪怕從三月間一路晴過來,這年夏天也不算太熱,到六月尾,天上還降下一場暴雨,這場雨又解掉幾分暑氣,也就眨眼之間,天氣涼爽了。 也就是這次降溫,讓太后本來還湊合的身體徹底垮了下來,哪怕嬤嬤伺候得再盡心,她還是染上風寒,當晚就燒起來,立刻請太醫折騰了一夜也不見好,第二天情況越發嚴重。 這天皇帝難得停了早朝,他看情況不好就要使梁九功親自去鐵獅子胡同將老九福晉請來。 照康熙所想,她來了一準能好,前次不就是這樣,她進宮來看過皇額娘就好多了? 皇帝正在吩咐,就被燒得迷迷糊糊的太后打斷了。 “皇帝啊……” “哀家有幾句話同你說,讓他們退下?!?/br> 這時候太后連說話都很吃力了,她還掙扎著要坐起來,康熙嚇了一跳,顧不得讓梁九功跑腿,果真把人打發去外殿。 太后讓皇帝扶著靠坐起來,她緩了好大一口氣才說:“太皇太后走的時候,我悲痛萬分,恨不得跟著一道去,如今這個愿望終于要成真了。哀家知道自己的身體,早幾天晚幾天也就是這樣,拖著反而受罪,不若走了干凈,皇帝你莫要傷懷?!?/br> 康熙又要找人去瑞郡王府,他讓太后撐住,說富察氏來了就沒問題,她來了一定沒問題。 太后能不知道寶珠福氣大? 她知道。 她不愿意借這個福氣,怕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用得太多,真要老天爺幫忙的時候就不好使了。 老天爺疼你是一回事,你總不能事事都依賴它。 這么想著,太后更是死死抓住康熙的手。 “胤禟福晉要生了,別驚擾她?!?/br> “就當哀家求你,我們母子四十多年,不是親生勝似親生?!?/br> “玄燁,你答應我,讓我痛痛快快去見先皇,去見太皇太后?!?/br> 第159章 囑托 康熙四十一年夏, 仁憲皇太后薨逝, 享年六十二。 京師所有寺廟宮觀紛紛鳴鐘, 皇帝發下圣旨,國喪三月,禁宴樂婚嫁, 舉國同哀, 黎明共悲。按規矩皇帝該為嫡母守孝三年, 不過君主守喪從來是以日代月,算來就是二十七天。 康熙哪止悲痛二十七天?他三個月時間也沒緩過來, 翻過這年才稍稍好些。 這是后話,就說眼下,從太后殯天起算, 之后這一個月康熙沒回過寢宮, 前朝事全交托給太子,他專心哀思嫡母。有幾次小太監求到翊坤宮去, 說皇上不顧惜龍體,不吃不喝徹夜誦讀經文,皇貴妃過去看了, 一過去就聽康熙說起從前的事。 “額娘走得太早, 統共只做了一年太后, 幾乎沒享過什么福,故而早年間,朕心有不平,與嫡母之間親情十分寡淡。直至十數年前, 太皇太后薨逝,母親悲痛欲絕,不吃不喝徹夜在梓宮前跪守,任誰去勸也不起身,她那時身子骨十分羸弱,看朕食不下咽還反過來關心朕這個并非己出的兒子,朕滿心慚愧,這才同母親修復關系?!?/br> “過去這四十年,母親從不逾矩從不讓朕難做,反倒是朕……只享受母親的關心,當真不孝?!?/br> 皇貴妃聽著也是滿心酸楚,比起給整個后宮留下深刻印象的太皇太后,仁憲皇太后的氣性不能更好。她尤其清心寡欲,除非實在看不過眼,平素從不插手宮務,也不干預朝政。 她看你順眼還會提點兩句,看你不順眼也就是免了請安,讓你沒事別過來。 以皇太后之尊,這樣的做派可說相當溫和。 想起往事,皇貴妃也滿心惆悵,要她說,就太后那樣的性子,怎么看都是長壽之相,也就是讓科爾沁人坑了,遇上圖門寶音這個劫難。 說起來,當初的事同胤禟還脫不開干系。 老九也是個慣會造孽的糟心玩意兒。 想到這個兒子,她連心底里那點哀思都消散了,要說起來,太后人再好,同后宮妃嬪也沒直接相干,她們同太后之間的感情還不如鐵獅子胡同里瑞郡王福晉來得深刻。乍聞太后薨逝,寶珠就懵在原地,連今夕何夕也不知道了,聽說虧得有兩個嬤嬤扶著才沒跌坐到遞上去……那一幕將房里伺候的嚇得不輕,試想,當時要是沒扶住,她不得磕著肚子? 不過縱使伺候的人眼神再好手腳再快,當日寶珠還是發動了。 太醫說是情緒大起大落所致,簡言之,就是傷心過度。 當時的情況,寶珠讓丫鬟扶著說要遞牌子進宮,她不相信太后就這么沒了,要親眼看過。 怎么能相信呢? 前兩天阿圓他們還去寧壽宮玩了半日,回來說太后精神頭好著呢。還說已經在給meimei想名字了,等她生下來,就發懿旨賜名。 這就沒了? 不可能的。 恍惚過后,寶珠就打起精神來,說一定是傳話的人報錯了,還吩咐馮全去把那胡說八道的奴才扣下,直接送巡捕衙門去。開玩笑也得有個限度,竟然說太后沒了。 太后娘娘那么好的人,不說長命百歲也得活到九十九去。 她吩咐馮全的時候是笑著的,笑得比哭還難看,說完就要往外走,走了沒兩步就疼起來,腹中絞痛不已,馮全趕緊去尋胡太醫,這邊半夏已經搭上手腕,草草切了個脈。 “讓接生嬤嬤去產房候著,福晉要生了?!?/br> 寶珠一開始還惦記著要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