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第62章 喬遷 二月尾, 胤禟遷居。 寶珠提前半個月就忙活起來, 要她拿主意的地方頗多。她倒不嫌煩, 逐一安排妥當,嫁妝并胤禟那些貴重物件仔細清點過一遍,丫鬟奴仆膳房娘子得用的全都帶上, 叫人不放心的就趁機剔除出去。 宮里丁點大, 伺候的人原就不是太多, 哪怕全帶走也還是不夠使喚,總得額外補進一些。索性胤禟后院人少, 除去寶珠也就還有兩位格格,都是常年禁足的,比較麻煩的是小阿哥, 因是寶珠親自奶的, 先前備下的奶娘都沒用上,全送走了, 平日里由兩個嬤嬤幫忙照看。 寶珠的陪嫁嬤嬤是其一,還有她懷孕之后宜妃送來看顧她那人,她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再添一個, 這樣三個兒子都能對應一人, 照看起來更精細, 也便于賞罰。寶珠同胤禟提了一嘴,之后就去翊坤宮求額娘,宜妃聽她說完就要攆人:“額娘跟前統共就這幾個合心意的,哪能全賞了你?倒是找太后哭去, 再不就叫胤禟求皇上看看,哪能事事讓額娘cao心?” 聽得這話寶珠還不死心,瞅了旁邊那圓臉嬤嬤好幾眼,宜妃都叫她逗樂了,說要拿棒子攆人,叫寶珠趕緊往慈寧宮去。 為了兒子,去就去。 她過著去鬧了太后一場,又是扮可憐,又是撒嬌,直說出宮之后怕是要忙一陣,唯恐疏忽了三個小的,叫太后憐惜。 太后頑笑道:“哀家還當是多大的事兒,缺人手無妨,叫鐘嬤嬤跟你去,等忙活完了再給哀家送回來?!?/br> 這位鐘嬤嬤不是太后陪嫁,是進宮之后叫內務府補上的,是個安分守己的周到人。哪怕不是太后跟前最得臉的一個,也是最踏實肯干的,言語一貫不多,做事很是穩妥。 能將鐘嬤嬤帶回去自然好,還要還回來,那怎么成? “皇瑪嬤您最疼我,就把鐘嬤嬤給我吧,還送回來做什么?” 太后好笑的看她:“多大的人?還撒起嬌來?!?/br> “您不答應孫媳就帶阿圓阿滿阿壽來鬧您,等您答應了才叫他們回去?!?/br> 太后伸手在她額頭上點了點:“你??!都是做額娘的人,還是這么個嬌嬌性子?!?/br> 聽得這話,寶珠很是得意:“出嫁前有阿瑪額娘疼,后來有我們爺疼,再然后還有額娘和皇瑪嬤疼!便是讓您慣出來的!” 太后一見著她就想笑,聽她說話更是笑容不止,每逢寶珠來慈寧宮她就開懷,能多用些膳食不說,好心情能保持很長時間。 譬如眼下,看她刻意擺出驕縱模樣,太后越想疼她,由她抱著自個兒胳膊,滿是慈愛說:“就你機靈,日子過得紅火,不像她們看不清,整日勾心斗角,來給哀家請安倒是積極,我卻半點不想見她們。這人吶,一旦叫權勢迷了眼,哪怕爭贏了斗勝了也過不上安生日子,算計一輩子只會叫你活得虧心,夜里都睡不安穩,又有何用?” 仁憲太后深居后宮數十載,哪怕早年還有執念,時間長了就放下了,沒什么看不透參不破的。 后宮妃嬪沒幾個能討她歡心,至于孫媳婦里頭,就只偏疼寶珠,常同皇帝說老九福晉是難得的純粹人,就像一汪清潭,看著舒心。又說早先還怕點錯了鴛鴦譜,如今看來,的確有進了大染缸還能干干凈凈走出來的,真是便宜胤禟了。 又聊了一會兒,太后就叫寶珠領了鐘嬤嬤回去,走之前,還吩咐鐘嬤嬤好生照看小阿哥。 鐘嬤嬤跪下給太后磕了個頭,叫她放心,這才跟寶珠走出慈寧宮。 四十多年了,還以為這輩子就這樣過,沒想到還能換個地方。 伺候太后很好,跟著九福晉也是天大的福氣,她在慈寧宮見多了事兒,知道寶珠是個和善主子。 這宮里頭鮮少有康熙不知道的事,聽說老九福晉問太后討了鐘嬤嬤,康熙心說太后真是疼她。想了想,這么多皇子福晉里頭,富察氏格外不同,的確可人疼。 大婚之后,胤禟也跟著變了不少,對工部差遣自然上心,除此之外就不再摻和旁的事,只圍著福晉兒子打轉,同兄弟幾個往來也純粹不少。 是兒女情長了些,倒無妨。 康熙對太子寄予厚望,旁的兒子能干實事便可,志向太高反而不好,胤禟這樣倒是不錯,安排他做什么都能放心。 聽太后贊老九福晉,康熙也附和兩聲,太后又說滿心不舍她出宮,搬出去之后再要過來慈寧宮就沒那么容易了,康熙勸說只要富察氏有心,出去安頓好了總會過來,不像那些沒心的,哪怕離得再近也不見她邁個門檻。 這么說也是,太后這才高興起來。 康熙算了算日子,說淑惠太妃也快回宮了,她還沒見過老九福晉。 淑惠太妃同樣出自科爾沁,是仁憲太后親妹,感情自然深厚。也就是頭年元月,太妃身體不豫,后宮妃嬪趕著去給她請安,把人鬧煩了,說要搬去皇家別院靜養。太后不舍,太妃怕過病氣,很是堅持,二月便出了宮。 太妃早先就養好了,說是正在吃齋念佛,念足了日子再行回宮,這就拖了一整年,近來終于有動靜了。 康熙提起這茬,太后便笑道:“定要叫她好好看看老九福晉,老十福晉也是個討人喜歡的?!?/br> …… 從慈寧宮出來,寶珠越發忙了,準備了蠻長時間,到出宮那日反倒沒她什么事,只是去給康熙給宜妃請了安,看著時辰到了就隨胤禟出了宮門。 雖說眾阿哥早盼著鬧他一鬧,胤禟卻不打算當日宴客,他盤算著先帶寶珠四處轉轉,看她喜不喜歡,之后再擇一日,整治兩桌請兄弟們過府。 皇子出宮建府是大事,倒是沒成親那么熱鬧,一路也是鑼鼓喧天。蓋因帶著三個兒子,寶珠并沒有坐轎,她同嬤嬤同坐一輛馬車,胤禟并不在其中,他扶寶珠上車之后,就騎上高頭大馬。 這一路動靜夠大,滿大街上看熱鬧的真是不少,幾個兒子到底沒能在這種環境下泰然自若的睡覺,都轉著腦袋朝動靜傳來的地方看,坐在車廂里能看到什么?三個小祖宗就同時朝寶珠瞧來,嘴里還“啊啊”了兩聲。 阿壽又鬧著要往寶珠跟前撲,寶珠心知小子嬌氣,叫嬤嬤抱來,抱過來之后就親了親他的胖臉兒,阿壽就咧著嘴笑起來。 阿滿仿佛是嫌棄的看了他三弟一眼,阿圓則讓鼓樂吸引了注意,在嬤嬤懷里直撲騰。 出宮門到鐵獅子胡同,這一路沒走太久,看馬車停下,車廂門打開,三位嬤嬤就逐個下去,最后才是胤禟扶寶珠下去。她站穩之后就看到前方匾額,黑底金字很是氣派,圍著湊熱鬧的人還不少。 胤禟叫趙百福準備放幾響爆竹,寶珠也跟著吩咐馮全,叫他給來看熱鬧的發點糖去。 又走了幾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