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
,我撞上圍欄傷了根本,要養回來哪那么容易?嬤嬤你說怎么是我遇上這種事?分明是郭絡羅氏造孽,她有八貝勒護著只不過掉了個孩子,哪怕懷的是阿哥,能比龍子金貴?我這么慘,這事就輕易揭過了,我不甘心!” “你說我還年輕,以后還能懷,可年輕有什么用?如今這宮中,最得寵的不還是德妃宜妃,這兩位進宮早,恩寵不斷,我算什么?我不過偶爾分得一日,難得爭氣懷上這胎,就這么沒了,為什么偏偏是我?為什么偏偏是我呢!” 高氏倒是從絕望的深淵爬了出來,情緒卻異常激動,在房里崩潰大哭,她平日里同勤貴人密貴人走得近,兩位相約來看她,遠遠就聽見凄厲的哭聲,心下也不好受。 她們伺候皇上的時日都不長,勤貴人密貴人膝下有子也排行十五之后,才丁點大,沒什么可爭斗的。本來高氏這胎順利生下,哪怕不成器,養大了也是個依靠,現在這個依靠沒了,甚至以后都很難再有,這對后宮妃嬪來說太殘忍。 八福晉沒了孩子,她好賴是嫡福晉,胤禩如今是貝勒,往后還能是郡王親王,沒個孩子對郭絡羅氏來說不算什么,對高氏無異于晴天霹靂。 兩人在外頭站了一會兒,才使太監進去傳話,想說給高氏一點兒時間整理儀容,她應該很不愿意旁人看到自個兒如今的樣子。 ### 人人都說高氏慘,郭絡羅氏覺得她才慘,誰說不是撞上高氏那掃把星才落水的?一年到頭出不了什么事,偏偏懷上阿哥之后出事了,真是倒了八輩子霉。 她肚子里是八貝勒的嫡長子,高氏怎么能比? 所以說腦殘無藥醫,自個兒造的孽也能怨上別人,怨富察家搞事,怨高氏帶了霉運給她……人家還沒找她拼命呢。 胤禩接她回府,等沒別人了,郭絡羅氏就撲他身上哭。 “我們的兒子,我們的兒子沒了?!?/br> 要是平常,郭絡羅氏哭成這樣,胤禩保準哄她了,今兒個卻生硬的掰開她的手,徑直就要往書房去,走到門口頭也不回說:“你好生將養,以后還會有的?!?/br> 這一晚,胤禩歇在妾室房里,郭絡羅氏摔了一夜瓷器聽響,貼身丫頭跑了好幾趟也沒把人截來。 郭絡羅氏心里很慌,惠妃下令禁了她的足,她現在有話傳不出去,要和安郡王府聯絡都難,胤禩不再同她說前朝事,每日見著也只是關心身體,幾句話說完就走,與從前大不相同。 她鬧,胤禩由她鬧,態度半分不改,心里想的倒也不是徹底冷了福晉,就是得讓她知道本分,往后說話做事過過腦子。 這場鬧劇并沒能阻止四貝勒討債,第二日早朝,康熙就把這事批復下去,讓滿朝文武知道,該還錢了。如果說,昨日還是人心惶惶,今日便如喪考妣,還錢,這錢從哪兒來?去偷去搶去貪污嗎?早年借的銀兩當時就用了個干凈,哪怕公中有些銀錢,也不足以應對戶部發難,如今怎么辦? 安郡王府是真拿不出來錢,就慫恿旁的人家請出老太爺或者老封君進宮去哭一哭,哭窮哭慘,要還錢砸鍋賣鐵都不夠,這日子還怎么過呢? 計劃還在醞釀之中,就遭逢致命打擊,四貝勒胤禛見勢不對,就找到馬斯喀,請他協助,功勞均攤。這事是富察家提出來的,想來他應該會答應,沒錯,馬斯喀的確答應了,蓋因他當初在康熙跟前裝了逼,說要讓同僚捧著銀兩求皇上收下。 作為領侍衛內大臣,馬斯喀是管著人的,他回頭就核對了名單,只要你家欠了銀,你就回去歇著,還上了再來。 因著放回去不少人,他還準備提拔一些。 底下的說要去找皇上告他,這是濫用職權以權謀私!馬斯喀就翹著個腿兒端著杯茶,噴他一臉說你有膽子就鬧去,看皇上聽誰的。 一大波人就賦閑在家了,馬斯喀還準備提拔一些頂上來,湊合用著,康熙就把他叫到跟前,語重心長的說:“愛卿一片忠心,為國為民,朕十分感動,只是這手段有些過了,你回去斟酌斟酌,想個更妥當的法子?!?/br> 還真有人找康熙告狀,既然上頭開了口,馬斯喀也應了。 更好的法子他還真有,只是捅出來有些人要失臉面。 當晚,就有侍衛逐個通知,大家趕明就可以上工去了,皇上找馬斯喀大人談了心,把這事給擺平了。自以為勝利的家伙還沒來得及得意,第二天,馬斯喀再次發難。 “臣昨晚一宿沒睡,整理出一份東西,呈請皇上過目?!?/br> 看他果真眼圈烏黑,康熙很是唏噓,以前咋沒發現他這么踏實肯干,這回還真是大開眼界了。 馬斯喀整理了啥呢,他整理了個冊子,比如安郡王抬了幾房小妾,上過幾回妓院,隔三岔五去什么酒樓,每回開銷多少,還包了梨園正當紅的小倌兒,叫什么名字,身價幾何……每月散出去上萬兩銀子,如果把這些都存起來,每年還戶部二十萬不難,只用五年欠銀一筆勾銷,建議皇上采納。 他原本是想請家法讓幾個弟弟將私密賬冊交出來,看看各部貪污受賄的有哪些……剛提出來就把李榮保嚇個半死,真這么干,朝廷要鬧翻天,最后恐怕收不了場。商議的結果是退一步,回憶一下欠賬幾十萬那些每月開銷幾何,讓皇上看看他們是真窮還是為了賴賬哭窮。 康熙一開始還是滿懷著好奇在看,越看臉越黑,他一眼掃去,心里就有了評斷,隨手將冊子丟給梁九功:“拿給太子看看?!?/br> 胤礽滿心狐疑接過,看完大開眼界。 他本人作為儲君很愛惜羽毛,什么去妓院包戲子,從沒有過。也就是宴客開銷大些,兄弟之間送禮花不了什么錢,都是開庫房尋些看起來很上檔次其實只能留著積灰根本換不了銀錢的物件。 哪怕東宮的賬冊是太子妃管著,胤礽心里是有數的,太子妃月月也會報給他,他作為儲君,都沒安郡王奢侈,尤其上面還有幾筆,老八和老八福晉生辰那頭送來的禮看了簡直咋舌……胤礽粗粗看過火氣不比康熙小,要說這上頭記錄的其實不是什么秘辛,只是平時沒人仔細算過,馬斯喀這么一算,開銷大得嚇人。 胤礽心想,我還沒你花得多,我府上都有幾十萬存銀,你說你窮?你覺得我信嗎? 胤礽看完,想還給梁九功呈回康熙,康熙又發話了:“欠銀之事是老四在負責,太子看過也拿給他看看?!?/br> 都不用多翻,只一眼,胤禛就來了火氣。 他可以說是皇阿哥里頭最節儉的,膳食主素,烹飪簡單,日常開銷很小,猛一看到這個,安郡王一個月能揮霍掉他一年的銀兩,你還敢欠賬? 胤禛又翻了幾頁,把這些混賬的名字逐個記住,才將冊子交還回去。 …… 上至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