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5
翻的事情也沒掀起來多大的波瀾, 頂多是女眷里傳傳八卦。 眼下京城里第一等的事情是很快就要進行的選秀,畢竟各家都要娶媳婦嫁閨女。 加上京外的滿蒙漢八旗秀女也在年前年后,絡繹不絕的來到京城,京城里一下子熱鬧起來。 連康親王府里, 淑慧也接待了個親戚,是府里大格格嫁的婆家堂妹,漠北蒙古的一位貴女,名叫格其,今年十四。 聽陪同來的其父話里話外的意思,大約是想謀取一下十三或者十四阿哥福晉的位子,若是不濟的話,王府嫡子也不錯。 大約是之前康熙指了阿巴亥博爾濟吉特氏郡王的嫡女為十福晉,讓別家部落也心動起來了。 淑慧雖然不知道具體十三十四娶了誰當老婆,倒是大約記得剩下的皇子福晉里可能沒有蒙古人了。 不過這樣的事情還是挺難說的,淑慧也就沒說什么喪氣話,只叫人幫忙安頓照顧了,維持親戚間的禮貌而已。 倒是格其小姑娘很喜歡淑慧,跟著淑慧身后跑,淑慧把她介紹給幾個格格認識,幾個姑娘之間玩的倒是不錯。 只是這事眼下上心的多是女眷,男人,尤其官員權貴還是盯著的河務之事。 因河務銀子腐敗之事敗露,這事卷進來了不是一個兩個,康熙心里暗自心驚。然而這事涉及的范圍極廣,卻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查清的。 康熙心里煩躁,然而四阿哥卻在此時向康熙進言了。 四阿哥顯然是已經想好的,首先是建議康熙先抓緊時間修堤壩,其他的事情可以慢慢查,畢竟民生要緊。 然后,四阿哥向康熙舉薦了張鵬翮。 “張大人向來以清廉著稱,皇阿瑪倒是可以一用?!?/br> 康熙果然是想起來張鵬翮這個人了,之前命其查陜西籽粒銀案,便不取分毫,果然是個十分合適的人選。 康熙難得的展顏,夸了一回四阿哥不說還賞了不少東西到四阿哥府上,又對大臣夸贊四阿哥務實。倒讓太子心里不痛快,大阿哥和八阿哥更是羨慕嫉妒恨了。 還沒出正月,康熙果然任命張鵬翮為河道總督,張鵬翮卻覺得這是康熙對自己的信重,倒是十分感激的走馬上任了??滴跤致爮牧藲J天監的建議,以河伯效靈,封為金龍四大王,也是祈福的意思。 出了正月里,倒還是有另一件事,因之前順天府鄉試涉嫌舞弊,康熙明人在宮里把這些舉人另考了一回。 這次是出題的康熙,監考的是皇子王公,絕對杜絕了舞弊的嫌疑。椿泰也被喊去客串了一回監考老師。 不過結果倒是出乎眾人意料,大部分被誹謗的出身不錯的舉人,再考一次,文章寫得依舊不錯。 淑慧知道期間雖然也有舞弊,但是事實上攙和進去的人還是少的。加上臨場發揮不錯,淑慧的表哥名次也上升了不少。 不過這事雖然證明了很多人的清白,但是當日里那篇文采風流的誹謗科考文,依舊造成了挺嚴重的后果。 被□□人陷害背鍋的兩個主考官,主考官年老下獄后憂憤而死,副主考,狀元出身的王大人,辭官而去,再不涉足官場。 這事雖然明面上不少人不知道內情,覺得是人誹謗所為,然而對于文壇清流直臣里面,事情的真相很快就私下傳播開來,太子的形象和支持度進一步下跌了。 原本這些清流文臣大多堅持正統禮法,和滿清權貴又沒有聯姻,都是天然的太子的支持人。太子之前任由門下收錢舞弊,又把事情推到兩個主考官上,讓這些清流文臣自然心寒。 人家支持正統也不假,可是這些漢臣都是千萬人中科考拼殺出來的,沒有幾個傻的。 有點私心的,怕和太子走近了不慎背鍋,要知道那兩個主考官,蔣主考官之前可是擺明車馬太子的。 而一心為國為公的,則是擔心這么個太子,真當了皇帝,會不會是個昏君? 太子的支持下降,不少人就對其他的皇子稍微拋了點媚眼,這倒是讓最近心情抑郁的八阿哥心情愉快了不少。他素日里為人溫和,待那些低品級文臣也非常親切,自然收獲了不少秋天的菠菜。 而在另一些人心中,舉薦張鵬翮的四阿哥也不錯,雖然看著冷了點,高傲了點,但是這個皇子還是很正直的么。 太子實則做了一件蠢事,然而這些隱形的政治上的變化其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看到的。 更何況太子眼下更焦頭爛額的是河務銀子的事。 張鵬翮不愧為清官里面的清官。饒是太子,大阿哥,八阿哥幾方軟磨硬泡,威逼利誘,也沒能打動他。 要不是張鵬翮是已經在康熙面前掛了號的,而且張鵬翮雖然清廉,人卻不傻,并不單身行動,太子八阿哥等人真恨不得想個法子干掉張鵬翮。 等到二月末,張鵬翮沿著黃河走了一遍,了解好了情況,一通稟報了康熙。 他發的是密折,因此一點消息也沒露出來,也不知道他說了什么,會不會告狀,不少人的心立時懸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有點卡文,兩千字寫了五六個小時還是不滿意,果然朝政還是難寫的 ☆、上心 河工之事積弊甚深, 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了,那些大jian大惡之人自不必說,提心吊膽。有些人其實也算是盡職盡責, 不過分潤些工程上慣例的油水,也有些擔憂。 張鵬翮向來是以清廉著稱, 號稱第一廉吏,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 便不是第一, 那也是前幾數得著的,誰知道他會不會嫉貪如丑,把自己告上一告? 便是八阿哥,□□和某些權貴,也擔心張鵬翮不管不顧的來個魚死網破,某些心狠手辣暗恨張鵬翮謹慎沒給人下手的機會好一了百了。 這京里和河道有所關聯的都在心里惶惶, 但其實張鵬翮自己也是愁得不行。 他老妻王氏看他在那里喝悶酒, 難免心疼, 嘆道,“不行就你跟皇上說, 這差事你干不了吧。畢竟你本來也不是治河出身的?!?/br> 張鵬翮卻搖頭嘆道, “且不說為臣為人如何能為畏難不前, 這河工之事,我也不是吹噓,當朝里我要再撂挑子,這差事真沒幾個人能擔的來了?!?/br> 王氏見他執意, 也無法,嘆口氣,“你這個官兒當的也就是名聲了,要錢沒錢,富貴榮華沒享受到,安閑自在也沒享受著?!?/br> 張鵬翮卻道,“我也不是為了名聲,若要清名,法子多得是,很不必如此辛苦,我是為了我的心?!?/br> “好好,就你高風亮節,我庸俗!”王氏不高興了。 張鵬翮正準備哄哄妻子,仆役過來道,“李光地李大人來了?!?/br> 李光地和張鵬翮同為漢臣,一同在朝,自然難免有些歌守望相助,李光地本就是出名的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