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溫和一笑,不舍地合上書,望著窗外月色低喃:“原來,這就是你的道?!?/br> 桃源縣,張府。 一名小廝急吼吼地沖入院子:“老爺,小的搶到了!” “真的?!”張舉人從書房里快步出來:“好你小子,回頭老爺賞你?!?/br> 周菀之被丫鬟攙扶著過來,恰好撞見這幕,她笑道:“什么事讓夫君這般高興?”她轉眼見到小廝抱著一摞書,心下明白了,“恭喜夫君,可算是買著了?!?/br> 賣得太快,又必須由皇家書坊印制,縣里供不應求,這幾本還是公公跟書行打過招呼,對方答應售書時會提前通知一聲,才讓他們搶到的。 張舉人從小廝手中小心翼翼地取來一本,撫摸著封皮五個字,心里發顫地想,這可是皇上的御筆??! 他敬畏地翻開書,只粗粗掃了幾頁就覺此書文采斐然,言簡意深,不禁嘆道:“好!難怪連大儒們都贊不絕口!聽聞明年春闈的主考官或許會輪到吏部尚書劉大人,正是請他作序,僅僅這一點,就足夠天下讀書人為之瘋狂了??上Т藭F今不過印了五冊,聽說一共有四十余冊,不知剩下的京城何時會刊???” 周菀之笑了笑,她夫君八年前考中舉人,又連續兩次落第,一直在家苦讀。她知道,盡管夫君已年近不惑,但依舊對明年春闈抱有很大期望。 名頭實在太響,周菀之不免有些好奇,她取來一本,細細翻看,忽然,她在扉頁上見到了個熟悉的名字。 韓鴻雪? 方秋晚的丈夫不就叫這個名字嗎? 她腦子里驟然浮現了個女子的身影,這些年,盡管她很少想起方秋晚,但卻一直沒有忘記過對方。一是兩家人本來的糾葛,二是方秋晚臨走前,她丈夫曾編了個故事,被說書人念得滿城皆知,讓周家受了不少指責。 她當時還有些怨氣,幸而娘家寬解、夫家體貼,讓她漸漸想開了,十幾年過去,那些情緒早已淡了。 此時,周菀之看著這個名字,心道韓鴻雪會是她想的那一位嗎?于是問道:“夫君,這位韓先生是哪里人?” “對!你不說我差點兒沒想起來,韓博士正是桃源村人,不日就將返鄉探親?!睆埮e人搖搖頭道:“也不知他是何等風姿卓然,能讓皇上這般賞識,不行,我得趕快準備準備,說不得還有機會請韓博士指點一番?!?/br> 周菀之一怔,莫名又想到說書人口中那則半真半假的故事,想到方秋晚的嫉恨,還有對方那些在當年看來毫無可能的妄想,不禁微微苦笑。 或許要不了多久,周家與方家的故事也會傳遍天下了…… 四月初三,韓鴻雪與秋晚來到桃源村村口,如今的韓鴻雪可謂炙手可熱,風光無限,他為了少被人打擾,一路上輕裝簡行,低調趕路,而今終于回到了家鄉。 村口早有方家人等在那里,他們一切都好,方老大夫婦已年逾花甲,但依舊精神矍鑠。 方秋晚的二哥虎目含淚道:“小妹,妹夫,你們終于回來了?!?/br> “是啊,我們回來了?!鼻锿砦⑽⒁恍?。 春風起,葉影煙碧。 又是一年九春盛景,滿山花放,流光萬里。 作者有話要說: 從桃源村來,回桃源村去。 從群眾中來,回群眾中去。 從娘胎里來,回墳墓里去。 _(:з」∠)_,看人民名義中毒了,推薦。 以及最近有點事情,之后都每天20:00更新,什么時候改回來,作者有話說告知~ 還不知道下個寫什么,我要好好想想,爭取下個故事可以存點稿子。 感謝:云再再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7-04-04 21:09:34 讀者“大花貓”,灌溉營養液 第71章 說好的校園呢?6.1 幾番滄海桑田,數度歲序更迭, 一千年匆匆而過。 大明國早已日落, 這片錦繡山河上又誕生了數個新王朝, 一直到百年前,人類進入了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 東南沿海的某個小村莊正在大興土木,有開發商看中了這里山清水秀,便在政府的支持下拍下了一大塊地,準備建成豪華型養老基地。 然而就在這一天,施工隊在后山挖出一座古墓, 開發商本想不管不顧繼續施工, 可當地百姓不愿意,他們害怕受到先祖責罰,雙方鬧起來,險些釀成大禍。 最終, 政府要求開發商暫停一切施工行為,必須等拿到文物勘探報告后, 再重新申報施工流程。 開發商只有自認倒霉,然而省內的考古人員趕到現場勘察后, 確認這是一座大明朝時期的衣冠冢,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并且, 他們在墓中發現了六個毫無損毀的木箱。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木箱抬走,這件事的熱度漸漸淡去,最終消失在眾人視線。 一個月后, 門海省忽然宣布,省內一處大明朝衣冠冢內,發現了六個木箱,墓主人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讓木箱千年不損,里面封裝的東西也保存完好。經過考古人員確認,其中四個木箱中裝了許多竹簡,上面刻制了共四十七冊的,還有兩個木箱則存放著許多羊皮卷,拼在一起,竟是一張完整的。 消息一出,引發海內外震驚。 人們紛紛質疑消息的真實性,因為根據歷代文獻考證,大明朝覆滅后,新朝帝王將列為禁/書,實施全面銷毀。如今國家博物院中存放的只有四本,都是好不容易傳下來的民間手抄本。何況,一共有四十七冊只存于傳說,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至少大明國皇室書坊只刊印了二十冊??脊沤缫恢闭J為,全套早已隨明武帝陪葬皇陵,但明武帝陵數次被盜墓賊破壞,幾十年前國家對其進行保護性挖掘時,根本沒找到這套書。 至于,原圖已被戰火損毀,如今只剩下一大半,同樣被陳列在國家博物館中,是國家禁止出展的一級文物。原圖可是當時的大文豪韓鴻雪親自繪制,一直在大明國御書房中掛了一百八十年,此后又被新朝皇室收藏,從未流入民間,那衣冠冢中的又是何人所繪? 很快,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