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
傷勢讓他們無法再上戰場,但這聲聲嘶吼所迸發出的殺氣,卻讓周圍兵卒都噤聲不語。況且,李參將在軍中原本就頗具威望,縱然被一擼到底,士兵們對他的畏服暫時還沒有淡化,此時又值群龍無首,城中知府及副總兵尚不知人在何方,他這時候站了出來,沒有任何人會反對。 見眾人無異議,李參將滿意地點點頭,冷靜道:“很好,傳令下去,關閉北門,封城?!?/br> 逃跑無用,哪怕出了城也跑不了多遠,此舉反倒惑亂軍心。 只有奮勇殺敵,才會得到一線生機! 隨著李參將的號令,城中所有人都動員起來,府營中配置的幾臺大炮被搬上城樓,數量不多的火器也發放給遼陽府兵。 兩萬府兵與三千軍戶紛紛集結,靜待敵軍;讀書人則負責清點糧草和人員;普通百姓們幫助運輸、挖井;郎中們獻上積蓄的藥材,并清空醫館,以便隨時救治傷員;就連老弱婦孺都忙著燒水燒油…… 一時間,全民皆動。 城樓上早已廝殺成一片,城中措手不及、臨陣磨槍,一開始難免處于下風。加之遼陽府兵這些年基本沒有正經打仗的機會,此時難免膽怯,若非遼陽府外有護城河攔截,內有堅實城墻抵擋,恐怕早已敗陣。 李參將見他們窩囊,氣得狠狠踹了身旁的百戶一腳,“老子就沒見過你們這么熊的兵!連一群婦孺小童也不如,若遼陽府被攻破!你們、你們的家人!誰也別想活!” “可、可是丹國來勢洶洶,我們卻毫無防備,一旦他們下令圍城,遼陽府又能撐得住幾日?”被踹得恰好就是趙百戶,他鼓起勇氣辯解,心道面對九死一生之局,誰能不懼? 此時,韓鴻雪卻道:“永定侯世子日前已去河關府借兵,估摸這幾日就當返還,內子已趕往河關府報信,途中多半能遇見世子,算算路程,少則三日,多則五日,援軍必來!” 李參將聽得此言,眼睛一亮,“朝廷從不冷卻將士們的熱血,也斷然不會放棄為他們守衛邊疆的英雄!援軍,一定能到!” 他浩氣凜然,聲如洪鐘,附近許多人都聽見了。眾人心里一松,又迅速被一種莫名的激蕩填滿,仿佛擁有無盡勇氣,就連那些綻開的血花也不再可怕,而是瑰麗與妖嬈…… 趙百戶心一橫,舉著刀咬牙道:“給我殺?。?!” “殺?。。。?!”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信件有幾句來自毛文龍“通敵”書信……所以他到底有無通敵? 晚上回來還要改_(:з」∠)_,今天太忙了啊啊啊,看見更新是我在改錯。 第69章 說好的種田呢?5.14 丹國軍隊攻城不利,果然選擇圍城。 率軍的是丹國單于的大兒子金彌, 他很意外這一次突襲, 遼陽府竟能抵擋, 羅天佑何時有了這本事?眼看日已落幕,他們卻遲遲搶不下城樓,只得鳴金收兵。 他計算過,若從遼陽府到最近的河關府求助,少說來回也需八/九日,而遼陽府倉促之間難以堅持這么久, 索性就圍它個五六日, 等到城中兵困糧缺,他們再伺機而動。 當然,說是圍城,但間歇sao擾也是少不了的, 噪音、火攻、土壘,哪怕不能得逞, 也要擴大對方戰損,他決不會留給遼陽府片刻喘息之機。 一日。 兩日。 第三日, 城中有人來報李參將,說遼陽府內糧草告急,若減少分量, 勉強還能支撐六七日,可城中的藥物卻不夠了,每天都有那么多傷員, 難道只能讓他們等死嗎? 這些消息就像懸在遼陽府上的尖刀,隨時都能斬斷這座城的生機。更不妙的是,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以至于城中軍心大亂,在抵擋丹國軍隊夜襲時心智不堅,精神不佳,差點導致城樓失手。 李參將不顧眾人求情,果斷迅速地處置了一批作戰不善的兵,心情不免十分沉重。 他望著渾濁月色,也不知擋住明月的陰云何時能消散。 翌日清晨,旭日東升。 金彌走出營帳,看著遼闊草原上矗立的城池,在晨光下熠熠生輝,他按下心中貪婪,冷靜道:“遼陽府就快撐不住了,今日再緊逼一次,明日即可全面攻城!” 然而,就在丹國軍隊搭上云梯企圖爬上城樓時,遼陽府兵視線盡頭忽然塵土飛揚,馬蹄聲驚得金彌迅速回頭,只見與天相接的地平線上,數不清的人馬奔騰而來,而那些明黃色的旗幟顯然不是丹國所有。 城樓上有遼陽府兵大喊:“那是我們大明的旗!” 馬嘶人吼,越來越近,夏侯楓遙遙喊道:“我是永定侯世子!率河關大軍來援!” 再沒有比這更動聽的聲音。 “援軍來了!是世子!是永定侯世子!” “我們得救了!” 城中不少百姓聽得消息,都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口中三呼萬歲。 金彌見勢不妙想要撤退,李參將看出他的意圖,清點城內五千兵,統一集結,他拔出腰間長刀,一字一句道:“開城門?!?/br> 又是熟悉的機械聲,城門緩緩打開。 “給我殺——” “殺?。。。?!” 如此前后圍堵,丹國軍隊的結局可想而知。 ——王子金彌被俘,幾千騎兵零零散散地逃回去一千不到,大明斬首一千八百余,俘虜四千余人,可謂是近十多年來的一場大捷! 百姓們夾到歡迎河關府兵入城,韓鴻雪也終于見到了他的妻子。 兩人在人來人往中對視一笑,道盡一切相思。 等夏侯楓入城,便以欽差身份處理城中一應事物,李參將向他請罪時,他不但沒有半句問責,還表示一定會將他與遼陽府所有將士、百姓的功勞上報朝廷。有這樣的國民為朝廷流血流汗,朝廷也要愛惜他們的英雄。 “你們所有人都是英雄?!?/br> 他對著軍漢將士們如是說道。 當然,遼陽府某些臨陣脫逃或是延誤戰機的官員也都被拘押,只等朝廷處置。 韓鴻雪與秋晚離開那天,夏侯楓特來送行。他希望韓鴻雪能留下來為朝廷效力,但韓鴻雪卻拒絕了,他說:“報國恩各有其道,而我,已找到了我的道?!?/br> 他與秋晚繼續前行,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