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很快,他平常說話做事總是沉穩的,極少這樣飛揚。 “……我隨口胡說的?!?/br> “胡說得太絕了?!敝苓B營緊著便道。 算起來也算是拿祖宗壓人,但這個壓法完全跳脫出冠冕堂皇的廟堂之外,整個就換了思路,劍走偏鋒之余,又另有一種堂皇正大,因為它就是道明明白白的陽謀——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是胡說,但是沒法駁,不好駁,也駁不倒。 霜娘嚇著了,小心地打量他的神色:“你、你當真了?我真是隨口一說,你別聽我的,朝廷大事,我懂得很少的?!?/br> 不是她要看低自己,政治這種事,在她心里就是十分復雜且深奧的,她從沒覺得自己的這點智慧能摻和得上。 “不,要聽你的,你的主意這么好,別人恐怕都想不出?!敝苓B營還扯著她的胳膊,這時順勢往下拽過她的手到面前來,親了一口道:“你擺你的飯先吃罷,叫人拿紙筆來,我寫封信,過會再吃?!?/br> 雖然他的態度這么肯定,霜娘還是覺得有點發暈,她沒使喚別人,自己走去書房里取了紙筆,搬了張高幾到炕前放好,扶著他湊到幾前。 她也沒去先吃飯,而是在幾案一角替他磨墨,眼看著周連營落了筆,心下還是忐忑,道:“這么說真的可以?” “反正沒有比你更好的主意了?!敝苓B營低頭答她,“試試罷,這要不成,別的就更不成了?!?/br> 他筆走龍蛇,很快寫好了信,霜娘這時也沒什么再多想的了,幫著裝入信封,封好口。 “送出去給望山,讓他快點去都督府衙門,找到大哥交給他,由大哥再轉交,最好今天日落前能到殿下手里?!?/br> 找周連政看著是多了道手,但這是必須的,望山一個小廝連宮門都進不去,到時候一道道傳報進去,那才耽誤時間。 霜娘點頭應承了,出去找了金盞,原話復述給她,金盞當即去了。 第104章 對于太子的上書,齊王派們堪稱是做了十足的應對準備。.。 但事到臨頭,握好的拳頭卻連伸都伸不出去—— 太后托夢?! 你逗我呢吧?! “托夢”這兩個字出現在正經的朝堂上不但打啞了齊王派,連太子派一時都說不出話來,大殿內外陷入了好一刻的寂靜之后,才像被按動了什么開關一樣,重新紛擾起來。 但這紛擾和前幾次相比,敵我兩方都透著一股勉力為之的勁。 對于太子派來說,太子明確表態是很好啦,大家跟在后面搖旗腰桿才挺得更直,可他表完態后,就算不說些為國為民的大道理,至少也該是“為君父分憂”這種吧?“太后托夢”是什么話(鬼)?! 齊王派們心中就更是萬馬奔騰了,所有的事前應對都白做了,誰知道太子放著那么多能用的體面理由不用,整出這么個畫風的奇葩來?這般嚴肅莊重的廟堂,至尊高坐,一國之精英薈萃,討論的是天下頭等要事,然后你給我說個老太太托夢? 這叫什么事哪。 這要是個普通的老太太,齊王派們早捋袖子上去噴個滿天花了——荒誕!不知所云!順便再往后延伸一下,這種太子能正位?昏君,國家藥丸。 但天命注定,太子的祖母不可能是個普通老太太,她是一國之太后,當今之親娘,甭管是多鐵桿的孔圣門生,也不敢把“子不語怪力亂神”或是“敬鬼神而遠之”這種儒家經言往太后身上貼。 太子說托夢了,就是托夢了,再知道是瞎話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認了之后齊王派的勢頭就頹下去了—— 太子本來就該出來習政,皇帝經不住鬧也松了一半口,只不過心有不甘,又硬是設置了道障礙。齊王派最后的希望就在這道障礙上面,只要能從太子的上書里摳出錯來,那就能翻盤,把太子重新壓回去,叫太子派們一個月的鬧騰白費。 就齊王派的預估而言,這并不難,不就是雞蛋里挑骨頭嘛?文官們的拿手好戲,何況還有皇帝拉偏手,別管太子拿出來的理由有多么強而有力,總有法子把他堵回去。 可,萬萬想不到,太子的上書既不強更不有力——只是無可挑剔也無法反駁而已。 這是個十分有針對性的理由,它不具備什么說服性,因為目前的形勢也不需要說服誰,主動權已經在太子這方,只要不被反駁回去,就算贏了。 荒謬怕什么?皇帝還耍無賴呢。 以荒謬對無賴,絕對。 爭執了整整一個月的太子習政事件,于初雪飄揚中終于正式落下帷幄。 朝會結束的兩日后,皇帝下詔明發,詔書內容簡單清晰:即日起,太子入工部觀政。 玉年宮。 宮外是嚴寒隆冬,宮里同樣也是。 早已燒起的地龍只能溫暖身體,拯救不了冰冷的內心。 皇帝下了小朝過來,一進殿,正見幾個宮女撤了膳食出來。 宮女們見到皇帝駕臨,紛紛無聲跪倒,皇帝掃了一眼那些原封未動的膳食:“貴妃今日又沒胃口?”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他問完便皺一皺眉,也不等回答,大步往里面去。 衛貴妃坐在臨窗大炕上,裹一身白狐裘,人半歪著,身姿弱不禁風,呆呆地看著窗外。 聽到腳步聲,她也不回頭。 皇帝走過去,手撫上她的肩頭,嘆了口氣:“幾天了,你就算心里怨朕,也不該不好生用膳,糟踐自己身子才是?!?/br> “……皇爺來了?!?/br> 衛貴妃這才轉回身來,要起來行禮,剛一站起來,人晃了晃就往旁邊倒,皇帝忙伸手扶住,道:“罷了,何必跟朕鬧這虛禮?!?/br> 衛貴妃被他扶著坐下,聲音低低地道:“我沒怨皇爺,我知道皇爺盡力向著我了,只是抗不過他們。所以我傷心我自己沒用,一點也不能為皇爺分憂,也幫不上誠兒,因為我這身份,反倒拖累了他?!?/br> 皇帝聽她說話,打量著她,見她原來牡丹一般的顏色,如今卻顯得蒼白虛弱,不由心中痛楚。 說不出是哪里來的緣分,皇帝共娶過兩任皇后,不管是死了的還是活著的,皇帝都不喜歡,偏偏就同衛貴妃對了脾氣,榮寵二十余年不衰。 “唉,你是因太子提起母后,所以勾起當年的心事來了吧?” 衛貴妃是有機會母儀天下的,當年先皇后去世,皇帝就想繼立衛貴妃,但當時太后尚在,堅決不同意,因為當時二皇子已經出生,而皇帝對衛貴妃的偏愛是明擺著的,真叫衛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