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1
青色繡月季蝴蝶大袖,下系青金色馬面裙,再綴宮絳禁步,與丫丫兩個四只眼睛明亮亮的瞅著如玉,像是如玉在看自己親手所繪的作品一樣。 在黎明天色中出了門,如玉帶著秋迎與王婆兩個,再有扈嬤嬤相陪,便往皇宮而去。 端妃居于內廷景明殿,如玉去時,端妃往福寧殿侍疾,并不在成平殿。在殿外候得片刻,接見她的卻是和悅公主。 自從那一回張君被趙鈺生生踢過一腳之后,如玉再未見過和悅。這小丫頭仍還是稚嫩的臉,身量似乎也停止了生長,因閑居而不戴冠,又生生小了半截。 她提議要帶如玉往后苑之中的晏春閣逛一逛。如玉上一回往清頤園,以為皇家園林不過爾爾,便也以為歸元帝果真是個勤儉克已,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及待入了這宴春閣,才知道什么叫皇家富貴。 入館之路,皆已白玉鋪就,閃著溫潤而清亮的光輝,薄霧中重重樓閣,檀木翹檐上鳳凰于飛,青瓦浮窗玉石為綴。一彎麗水似青羅玉帶,于白玉浮橋下蜿蜒而泄,山坡上紅櫻株株,開的正是爛漫時。 和悅睜眼便在這窮極奢靡之處,司空見慣,信步帶著如玉越過白玉橋,到了緩坡上,于漫坡的三月紅櫻中拂指輕撩著花瓣,回頭見如玉跟在身后,跳躍著輕快的步子問道:“你可認得我大哥王府中那安嬤嬤?” 如玉斟酌著她問話的用意,覺得當與契丹公主有關,又不便撒謊,遂答道:“有過一面之緣?!?/br> 和悅忽而止步,居于臺階之上,總算從視覺上與如玉相齊平。她道:“可惜她去了花剌,我如今想學一歌,如今整個咱們大歷,估計就你會唱?!?/br> 如玉亦止了步,搖頭道:“不過聽過兩句而已,調子都拐不上,談唱更是不可能,公主怕是找錯人了?!?/br> “二嫂!”和悅忽而拉住如玉,前后左右再無人,她倆人站于一片春桃正盛的高崗之上。她低聲說道:“我已經十七了!” 如玉望著她,并不言語。 “我父皇這些日子身體時好時壞,眼看便是他的生辰,萬壽之日,因為我三哥的死,他也歡喜不起來。當初契丹公主一舞,叫他歡喜了許多日子。如今契丹公主去了西遼,他于昏澹之中曾念叨想再聽一回,看一回那契丹公主跳舞。 我再無求處,所以求到你面上,咱們將來是要做妯娌的,這件事,你得幫我!” “我很好奇,公主是怎么知道我會這首曲子的?”如玉當初替唱之事,死了的趙鈺是知道的。而她引趙鈺往那死局之中,唱的恰是這首歌。 謀殺一個皇子,放之四海,她和張君干過的是身生為人而不能干的逆天之事。如玉心生警覺,怕要扯出那件事來,自己和張君二人都得死。做了虧心事,青天白日也怕鬼敲門,可若趙鈺不死,她和張君今日都得死。 要么不干,干了就死不改悔。如玉一臉淡然,盯著和悅。 和悅不過一個天真小丫頭,嬌嬌小公主。她道:“當然是我去了的三哥說的。他當初負責與西遼結盟一事,言你曾陪伴契丹公主跳舞學歌,唱的比契丹公主還要好聽。 我為父一點誠心,也是想他的病能好起來,叫我能早點出嫁?!?/br> 如玉仍舊搖頭:“怎敢與契丹公主相比。不過是陪她學舞是略看過幾段而已,所以并不是我不想教公主,而是自己本身就跳的差,怕要耽誤了公主?!?/br> 這一章被鎖的嘆為觀上。 作者有話要說: 我的基友說,你的張君洗不白了,他整天就知道睡睡睡。哈哈,目前他確實是這樣,三五個月抽一個小時跑回來,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哄媳婦。知道問題出在那兒,可是連解釋的時間都沒有,從文章一開始他就在玩命的奔跑。 簡介里不是說了么,他想治從欲而起的魔障,后來就成了魔王。 從今天開始,干提一個皇帝,后面還會干掉一個。是時局在推動他最終成為最強的那個人,后面他會慢慢變的從容,那怕成為皇帝,他依舊不改初心,和如玉彼此攜手,消掉所有的原罪。 第100章 同羅妤 如玉是從西華門入的宮, 步行經過垂拱殿,和與之相隔的皇帝寢宮福寧殿。端妃既侍疾不歸, 皇帝應當還在病中。此后苑距離景明殿都還有許久遠的距離, 斷然傳不到福寧殿去。 和悅知她會唱,而如玉本著一個都不惹的誠心, 是一直都想將永國府四兄弟團結到一起的。她也看中和悅的天真單純, 怕自己再推拒下去,要叫和悅覺得自己故作扭捏失了和氣, 遂再不推辭,邁步到一株紅櫻樹下, 揚手示意樂師起音, 便跟著男樂師的聲音找起調子來。 * 從過完年之后歸元帝便一直纏綿病榻, 今日見外面仍是霧藹沉沉, 心緒仍還敗壞。但總算痔瘡之疾暫時下去了。端妃見他仍還悶悶著,自楠木氈案上端起一只定窯白瓷茶杯, 將參湯奉給歸元帝,見他輕口呷著,低聲問道:“皇上要不要出去走走?晏春閣的紅櫻恰這幾日開的正是爛漫, 不如臣妾扶您出去走走, 或者心緒能好一點?” 本來,那茶碗并排四只,外瞧著一模一樣。而白瓷茶碗底下作的記,也唯有端妃才能分辯。剩下三人,也是各自記著各自的茶碗, 向來不會端錯的。 三位翰林學士隨侍帝側處理公務,每日的參茶、點心與皇帝同例。 之所以唯有端妃才能分辯四只茶碗,也是歸元帝怕殿中來往人雜,有內侍或者宮婢們得了重金,要于茶碗之中投毒害自己,不肯叫他們分辯出來。 自打皇帝身體漸漸康復之后,翰林學士廖奇龍身體出了問題,也說不出那里有病,只是白日恍神,間或有些呆滯。帝側隨侍的學士們,一天要看成車的奏折,隨時待命,無論歸元帝問到那一州那一府,那件公務,須得能立即便將州縣官員們所呈奏折倒背如流,供帝欽斷。 廖奇龍精神萎靡思維遲滯,自然不能再勝任學士一職,所以也告了病,如今他的茶碗便一直空著。 一殿之中就那么多人,到底是誰在害自己,而又是誰阻止了這場加害,歸元帝目前所有的懷疑心,自然還在兩個虎視眈眈的兒子身上。他狠手將整個福寧殿所有的內侍以及宮婢全部換過,唯端妃兒子已喪,與自己舔犢相哀,如今越發依賴于她。 在兩個翰林學士的目送下出門,歸元帝略交待了幾句公務,便擺駕龍輦,往晏春閣而去。 去年一年多雨,南北俱澇。今年春早歸,一路黃鶯清鳴,畫眉淺唱,百靈脆口,喜鵲亦來爭春,跟著御輦側,不停的嘰嘰喳喳著。 過得片刻云去霧散,到晏春閣外時,一輪紅日破云而出,許久不見暖陽的歸元帝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