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5
兵馬指揮司的副指揮使求見,進了內殿,抱拳道:“皇上,微臣是來請罪的,前幾日傅大人回京路上遭響馬賊截殺,至今還沒查出真兇?!?/br> 朱和昶失手打翻桌邊茶杯,“什么響馬賊?” 茶杯落地的聲音讓殿中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朱和昶站了起來。 這時,殿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不一會兒,金吾衛進殿,“皇上,錦衣衛千戶有要事稟報?!?/br> 朱和昶按下怒火,擺擺手。 錦衣衛千戶匆匆進殿,啞聲道:“皇上,荊襄流民暴亂,短短兩天內,亂民人數已達一百萬!” 朱和昶愣了片刻,愀然變色。 流民問題,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 流民的成分很復雜,除了乞丐、盜賊、兇犯、前朝遺民之外,大部分是走投無路的平民百姓,有的為了躲避苛捐雜稅舉村、舉鄉全體逃亡,有的是在豪強吞并土地或者災荒中失去耕田,不得不逃離家鄉。 可以說,每當發生旱災,便有無數老百姓為了活命涌入山中。 荊襄地區,位于陜西、四川、湖廣交界地帶,北邊挨著秦嶺,南邊便是巴山,都是一望無際的高山密林,河溝山谷。流民流竄其中,就猶如魚入大海。 流民長期盤踞在荊襄一帶,官府根本不知道他們的確切人數,更別提將他們全部抓捕。 官府曾多次派兵前去遣散流民,流民們躲在深山中,就是不走。 他們手無寸鐵,人數眾多,官府又不能痛下殺手,只能派兵守著。 錦衣衛說得含蓄,朱和昶之前曾關心過流民之事,聽得懂他的話外之音。 所謂暴亂,定是有人揭竿而起,帶頭起義,而響應的人已經多達一百萬。 之前閣老們提起過,南方暫時安定下來了,但北邊的民亂一直在持續,也不得輕忽。 朱和昶冷靜下來,召見幾位閣老和兵部官員。 閣老們有的還在路上,有的剛剛到家,又被一道急詔喚回乾清宮。 殿內氣氛不算沉重,老百姓家中沒有余糧,每逢災荒,他們當年收不到糧食,沒法填飽肚子,還要應付地方官府的盤剝,不舉家逃亡的話,只能等死。因此每當地方發生大面積旱災,很可能爆發民亂。 大臣們并不慌張,細問錦衣衛千戶荊襄一帶的情況。 千戶道,“他們在一個叫苗八斤的人帶領下,已經聚攏起百萬之眾?!?/br> 大臣們面露憂色,一般的流民起義,就如同一盤散沙,不是朝廷軍隊的對手,難以形成氣候,但一百萬之眾,不容小覷??! …… 傅云英回到家,前腳才剛踏進門檻,突然聽到一陣馬蹄踏響。 她抬起頭。 巷口煙塵滾滾,錦衣衛策馬飛奔而至,到了門前,滾地下馬,抱拳道:“傅大人,皇上傳召?!?/br> 她匆匆進宮,在乾清宮外等候召見的時候,聽到里面傳出朱和昶的震怒聲。 吉祥從里面走了出來,戰戰兢兢和他見禮。 她問:“皇上為何動怒?” 宮宴上還好好的。 吉祥小聲告訴她事情原委。 荊襄流民起義,幾位閣老商量應對之法,正談得好好的,又有八百里加急送到,地方官聯名彈劾總領陜西、湖廣軍務的曹總督,說正是因為曹總督殘忍屠殺流民,才導致這一場起義。 原來曹總督誘騙流民,說只要他們愿意出山歸順朝廷,朝廷就對他們的逃亡行為既往不咎,還歸還他們的耕地,讓他們可以轉回良民身份。 流民們生活困苦,被曹總督的承諾打動,先后有數萬人攜家帶口主動歸順。 等著他們的,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安定生活,而是曹總督的屠刀。 曹總督命軍隊屠殺那些毫無抵抗能力的流民,無論老幼婦孺,全部格殺勿論。 一時之間,血流成河,尸橫遍野。 蒼茫青山間,俱是累累白骨。 恍如人間煉獄。 苗八斤是當初主動歸順的流民之一,他的父母兄弟都死在曹總督部下手中,只有他撿回一條命,干脆孤注一擲,帶領其他流民起義。 響應者如云。 傅云英長嘆一口氣。 難怪朱和昶會勃然大怒。 內殿,朱和昶余怒未消,要將曹總督召回京師,另派人去接管陜西軍務。 王閣老立刻反對,現在流民起義已經無法阻擋,這時候調回主帥,恐怕城池會失守。 為今之計,只能讓曹總督去鎮壓流民,待流民起義之事解決了,再論其他。 朱和昶暫且隱忍下來。 閣老們離去后,傅云英進殿。 朱和昶往后仰靠在龍椅上,神色疲憊。身上還穿著宮宴上穿的玄色常服,袖口收得緊緊的。 她走上前。 聽到腳步聲,朱和昶立刻直起腰。 看到進來的人是她,馬上又放松下來,靠回椅背上,手腳攤開,一副懶散模樣。 這個自然而然的動作,讓傅云英不由得想起以前在書院時,朱和昶公然在課堂上偷懶的樣子,心中微微一嘆。 “朕要派人去陜西監軍,督察將帥?!?/br> 朱和昶低聲道,聲音暗啞。 傅云英怔了怔,心中雪亮,拱手道:“臣愿領命前去?!?/br> 朱和昶抬起頭,看著她。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他剛才發怒,內官們膽戰心驚,殿中還未點起燈燭。 她站在朦朧光影中,身姿高挑,眼睫低垂時,罩下淡淡的青影。 不用他開口,云哥便明白了。 朱和昶嘆口氣,說:“戰場上刀劍無眼,我怕你出事?!?/br> 云哥是他最信任的朋友,他不想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 傅云英一笑,“皇上,流民起義,應當以招撫為主,臣此去并不是上戰場,不會有什么危險?!?/br> 看她笑,朱和昶神色緩和下來,不自覺跟著翹了翹嘴角,點點頭,“朕也認為應該以招撫為主,否則就算這一次鎮壓住了,也是貽害無窮。朕會另派人去代替曹總督,屆時新總督在前方作戰,你以監軍之名,留在后方安撫流民,帶上尚方寶劍,當地官員都聽你指派?!?/br> 君臣雖然達成一致,朱和昶仍然有些猶豫。 云哥是最合適的人選,可真的要擬旨了,他終究還是遲疑。 傅云英看他皺眉沉思,想了想,笑著道:“多謝皇上?!?/br> 朱和昶愣了一下,揚眉,疑惑地看著她,“謝朕什么?” 傅云英微笑著說,“流民之事難辦,但若辦好了,必是大功一件?;噬闲湃纬?,將立功的機會留給臣,臣自然要謝皇上?!?/br> 她故意用輕快的語氣談論朝政大事,若是王閣老他們聽見了,一定會大怒,罵她輕浮,不堪大任。 但這兩句輕描淡寫的話,卻將朱和昶的焦躁不安給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