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 鑒于作者是個學渣,寫得不嚴謹,文里后面出現的制藝八股和科舉方面的內容會參考歷史上真正的考試原題,作話里會標明參考了明朝哪一年的鄉試、會試題目。 有些年的考試題目挺奇葩的,心疼當年的考生。 第17章 上課 過完年后,天氣一日日暖和起來。 春意漸濃,楊柳風吹化積雪,吹軟虬曲的枯藤樹梢,皴皮老樹不知不覺間冒出尖尖嫩芽。 按著傅四老爺的吩咐,仆人在書房內添了一架杜梨木雕刻山水人物大屏風,屏風兩旁掛幔帳,后設桌椅,旁邊開一道小門,這是傅云英平時上課的地方。 孫先生在屏風外面檢查傅云啟和傅云泰功課的時候,她端坐在帳幔里頭專心描紅。 她沒有因為先生讓她從頭學起而抱怨什么,雖然她早已認得幾千字,但讀過的書不多,靠上輩子的淺顯學識或許能蒙騙先生一時,但到底不過是占了以前學過一年的便宜。一切從頭開始,她得沉下心來認真投入進去,讀書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學有所成,最終脫穎而出,首先必須打牢基礎。她不能因為自己比兩個貪玩的堂哥強一點就沾沾自喜。 屏風外面,孫先生訓斥兩個學生一頓,罰兩人抄書。 傅云啟和傅云泰的手好得差不多了,沒借口推托,兄弟倆撇撇嘴,悄悄朝孫先生的背影翻白眼。 孫先生忽然轉頭。 霎時一片窸窸窣窣的響動聲。 傅云泰反應快,扭過臉去假裝在翻閱桌案旁的一本,不敢和先生對視。 傅云啟來不及收回臉上的憎惡表情,眨眨眼睛,試圖蒙混過去,被眉頭緊皺的孫先生扯出書房,提溜著耳朵揪到院子里罰站。 外面并不怎么冷,但是人來人往的,回廊里丫頭、婆子時不時從他面前經過,雖然她們盡量不露出異樣神色,但還是能從她們眼底看到促狹和譏笑,傅云啟羞得耳垂紅透,恨不能鉆到地縫里去躲起來。 尤其聽到孫先生表揚五meimei的聲音從糊了一層丁香色窗紗的槅窗里飄出來,他更是無地自容,滿臉慚色。 帳幔高卷,丫頭把傅云英寫好的功課送出去。孫先生接過,仔細看了一遍,面露贊許之色。同時惋惜,若是五小姐是位少爺,他何必發愁不能替四老爺完成望子成龍的心愿? 他走回書桌前,翻出兩本手抄的書冊,一本是,一本是。 “從綱領開始,先讀大段,然后大段分小段,小段分細段,每天通讀三百遍。從明天開始,一日記誦一小段,隔一日背誦給我聽?!?/br> 把兩本書交給丫頭,孫先生踱步至屏風前,捋一捋胡須,朗聲道。 傅云英翻開書冊,一目十行,她以前背過,略讀個幾遍應該能重新記誦,倒是她沒學過。 她合上書本:“學生謹記?!?/br> 孫先生教傅云啟和傅云泰也是這個法子,先從背書開始,不用明白字句的意義,從頭到尾背下來,背得滾瓜爛熟,不論先生從中間哪一段起頭,他們必須能立刻接上下一句。如此背個幾個月,先生才開始細講段落的涵義。 本朝規定,八股文專取四子書及、、、、五經命題試士,八股文的題目全部取自其中。想要飛黃騰達,就得考科舉??婆e考試最重要的就是寫好八股文,而想寫好八股文,必須熟讀四書五經。本朝規定闡釋題旨只能依據程朱理學派學者的傳注,寫八股文,只看程頤、朱熹的解經之法,每一個字,每一句言論,牢牢遵守程朱理學的規范。 黃州縣文風不盛,一般人家的子弟參加科舉考試,能考中秀才就心滿意足,考中舉人那是祖上燒高香的功德,全家都能跟著雞犬升天??贾信e人之后,大部分人選擇湊錢疏通關系覓個肥差,很少有人繼續苦讀,把精力投入到會試中去。 一來,江南的考生個個學富五車,屆屆包攬進士一大半名額,剩下的由北直隸和各地省府的學子瓜分,邊緣偏僻州縣的學子不管是學識還是眼界都比不過他們。每屆會試,全國各地的學子齊聚京師,群英薈萃,個個出口成章,才高八斗,乃人中龍鳳。跟人家比,小地方出去的舉人連張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和他們競爭。二來,考進士花銷太大,之后應酬來往更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尋常人家實在負擔不起,也只有富庶的江南學子能夠隨心所欲地揮金如土。 去京師參加會試的偏僻州縣學子,要么是自負才學,覺得自己八成榜上有名,不甘心就此放棄。要么就是家境富裕,不愁錢鈔,想借機出去見見世面。 也就是說,考中秀才,讀書的目的達到了??忌吓e人,完全是意外之喜。像傅云章那樣年紀輕輕中舉的,黃州縣只有他一個,縣里沒有先生敢教他,也教不了他。 這種情況下,先生教授的課程基本圍繞著童子試和鄉試,除四書五經之外的書不教。學生們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讀其他書上面,每個人的案頭只有四書五經。反正只要把這些書記得熟爛,縣試、府試、院試肯定能順利通過。 、這之類的只是最基本的啟蒙讀物,課堂上主要先學、、,然后是、,至于其他雜書,課堂上先生不管,學生平時可以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請教師長。熟讀四書后,再開始接觸、、、、。 老莊之學是邪門歪道,先生不僅不教,也不許學生讀,等他們把基礎打堅實了,才準許他們涉獵。 族學里的老先生和孫先生的教法都是如此。不同的是族學的老先生喜歡摳字眼,字字句句都按著注解講,不許學生有一點自己的見解。孫先生畢竟是參加過鄉試的人,比老先生略開明些,不過因為他是傅四老爺請來的老師,學生如果學不好,是他的失職,因此他比族學的老先生更為嚴厲。 傅云英不用考科舉,孫先生對她的要求和傅云啟、傅云泰的不一樣。 但到底哪里不一樣,傅云英也說不上來。說先生不嚴厲吧,她哪天如果稍微馬虎了一點,他立刻能從她的字跡中看出來,當天一定會多留一份功課懲罰她。說先生嚴厲吧,他又對她偶爾曲解古人注釋的事視而不見,仿佛對她聽之任之的樣子。 還有一件讓傅云英哭笑不得的事:在征求傅四老爺的同意后,孫先生一邊讓她熟讀啟蒙讀物,同時跳過、,改而教她。 原來傅四老爺想要傅云英學會記賬,將來好幫他料理鋪子上的事。聽說是教算法的,他強烈要求孫先生把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