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有人上來拉住小石頭的爺爺,勸解幾句,意思大概是先回家再說、別把孩子打壞了、找到了就沒事了…… 于喬眉毛胡子一把抓,連魚帶草棍兒、沙子囫圇把魚往油壺里裝,小石頭被踢得跪在地上,沒哭出來,也呆呆地看于喬救場。 有的魚蹦來蹦去,身上沾滿了沙子,逐漸失去水分和光澤,就要沒救了,這場面讓于喬異常心焦,慌亂間不知道該先救哪一條。 目不暇接時,眼前多出一雙腳來,43大腳,系帶休閑鞋。 于喬站起來,和陳一天對視,陳一天沒有表情,但是于喬知道,此刻他很生氣了。 兩個大人拉著小石頭爺爺,沒讓他再對小石頭動手。 一群大人押著倆小孩回家。 一路上,找來幫忙的大人各自散了。走進院子的,只剩下四個人:于喬和陳一天,小石頭和爺爺。 陳奶奶和小石頭奶奶都在,屋子里已經開燈了,當真是天色已晚。倆孩子依舊抱著那些魚,默默放在墻角。 等于喬放下魚,回過頭來,迎面被陳奶奶抱在懷里。 陳奶奶身上有特殊的氣味,混合著體味的一絲奶香,室內又溫暖,于喬莫名其妙地悶在奶奶懷里哭了。 小石頭無計可施,后腦勺又重重地挨了一下,挺疼的,也不敢哭,無聲地咧了咧嘴。 小石頭奶奶看了爺爺一眼,接著一聲暴喝:“該!” 陳奶奶懷里摟著于喬,忙出言阻止。說都是孩子,玩起來忘了時間,都平安回來了,就沒事了。也不怪小石頭,別再把孩子打壞了…… 小石頭奶奶接著說:“打你都是輕的!我以前怎么跟你說的?不讓你去井邊,不讓你去大河,說沒說過????說沒說過?” 面對追問,小石頭像小魚吐泡泡一樣,咕噥一句:“說過?!?/br> “說過多少次啦????你今天還去!不光自己去!還帶著于喬去!” 說著轉身去找家什,撈到一把雞毛撣子,小石頭站在地中間,感覺后頸一陣陰風,嚇得縮緊肩膀,眼睛閉得緊緊的。 所幸雞毛撣子沒落下來,雞毛撣子被陳奶奶攔了下來。女主人抹了一把眼淚,又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轉身進了廚房。 小石頭奶奶端出兩碗面,招呼于喬和陳一天來吃,轉身又去盛了一碗,給老伴去進屋。 陳奶奶又盛了一碗,叫小石頭來一起吃。 下午,大人們集體出動,找了他們好幾個小時。 留在家里的陳奶奶和小石頭奶奶的晚飯也是隨便吃的。 于喬至今不明所以,只覺得面條好香。 寬面條,里面加了蘑菇和蔥花,還臥了一個雞蛋,為了驅寒,還撒了姜絲。 于喬吹了一天的河口風,衣服褲子半濕,又挨了一頓訓,嘴里的面條就成了救命糧。 她低頭猛吸面條,時不時看一眼小石頭。小石頭先是挨了一腳,又挨了一巴掌,自知理虧,已經做好抵御暴風驟雨的準備,沒想到,兩大招之后,是一碗面。這碗面對他而言,和于喬一樣,是歸屬、是福祉、是原諒、是個不錯的句號。 終于有一次,于喬看他時,他也正看于喬。倆小孩交流了一下眼神,于喬偷瞄了一眼墻邊的魚壺,倆人隔著兩碗面蒸騰的熱氣,詭秘一笑。 倆人相視一笑的同時,陳一天“啪嘰”放下筷子,轉身回了房間。 當天晚上,于喬被河水吸去能量,又吃了一肚子姜絲雞蛋面,早早就睡過去了。 ※※※※※※※ 陳一天和陳奶奶卻沒那么早睡,陳一天的態度很明確:不能長期收留于喬,這孩子太野了,不服管,指不定惹出什么事來,沒法跟于香交待。 陳奶奶也被當天的事嚇夠嗆。嘴上跟親戚說不急,孩子這么大了,不會有事,肯定在哪玩忘了時間??墒切睦锬哪苣敲春V定呢,鎮子有口廢棄的古井,沒遮沒攔,以前聽說有人掉下去過,鎮上的家長都不讓孩子去井邊玩;幾年前還有一家人丟了個五歲的孩子,在巷子里玩著玩著就丟了,據說是有過路的人拿糖騙走的;還有當天倆孩子去的大河,聽鎮上的傳說,七八十年代,有個老太太家里窮,兒女又不養她,自己在嘴上綁了個手帕,跳河自殺了。臨死為了讓別人找到她的尸體,還把外套脫下來,掛在河邊的樹叉上。后來有小孩在河里游泳,說河里有人扯他的腿…… 倆孩子不見了,叫上親戚們出去找時,陳奶奶心里什么壞事都想到了。一方面是自責,想自己剛回到老家,也沒來得告訴于喬幾個危險的地方不要去;另一方面也多心,無論孩子有沒有事,畢竟轟動了親戚家和四鄰,還是給人添了麻煩;最關鍵的是,于喬如了事她要怎么跟于香交待? 所以陳一天一表態,她也無從反駁。按說于喬也確實不對,去哪也沒打聲招呼,這是相安無事,人回來了,要是有什么意外,別說陳家跟于香這層關系,就沖于香故去的父母,出點事也夠后半輩子懊惱的。 但是陳奶奶相得周到一些。一來,她覺得于喬雖然貪玩、性子野,但也不是無法管教。平日里跟她說什么,她都能照做,小孩也聰明,可以溝通。二來,于香孤苦無依,現在小家庭又出了變故,走投無路才把孩子送過來,這還不到兩個月,就給人退回去,不管什么理由,都有點袖手旁觀、落井下石的意思。三來,陳奶奶打心眼里喜歡于喬,她覺得貼心,小孩子吃穿花不了什么錢,一起生活還是個伴兒。 第三點她沒跟陳一天說,說了好像于喬比陳一天更受寵似的。 最后,祖孫二人達成臨時協議:第一,于喬最終還是要送走,這個學期過完就送走,陳一天跟于香去說。第二,陳一天要跟于喬正式談談,把條件和要求細致地說清楚,于喬要想在這住,就得聽他的安排,否則就卷鋪蓋回南方。陳一天還特地囑咐奶奶,談話的事,深淺輕重他一人掌握,陳奶奶不要參與。 他們此次返鄉沒有明確目的。群山環抱的東北的小鎮,九十月份,山有山貨、水有水景。 采摘、抓魚、秋收、揀蘑菇……本來有很多活動可以安排,可是于喬當頭來了個不小的驚嚇,此后的幾天,陳奶奶都沒敢讓于喬離開視線,三個人也沒往遠走。 陳一天期待的上山采野梨、雨夜抓□□、趕大集,一樣也沒成行,為了安全起見,陳奶奶只帶著于喬走親訪走,還打了兩下午撲克。如此玩了幾天,打道回省城。 8號開學,6號晚上到家。 陳奶奶對此行很滿意,老鄰舊友見了不少,比在城里熱鬧。陳一天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把別扭歸咎于于喬這個拖油瓶。 于喬出師不利,受心情影響,隔天的醬燜河魚也不能讓她重振雄風。她懷著對小石頭的莫名歉意坐上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