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6
黨眾無疑是一個莫大的羞辱,畢竟,顧氏父子矛盾的根源滿朝上下誰心里不清楚。 也因此,顧首輔不得不極力促成定康公就藩一事,甚至冒著觸怒圣上與西宮的風險,提議將藩地改為燕塢。 燕塢,位于蘇南與蘇北的界線上,水域廣布,物資豐饒,故此商貿繁榮,雖不過郡縣大小,但地理位置十分緊要,因為待在那里不僅可進可退,而且串聯兩江行省的官員十分便宜,可以說,若定康公得了燕塢,那無異于往浙江這塊財政重地上楔了一根釘子,假以時日,他必會成為西宮名副其實的心腹大患。 其實,在顧首輔上書之后,六部官員無不戰戰兢兢,大氣不敢喘一聲,他們趴在地上,誰也沒有膽子窺伺天家三人的臉色。 “準!” 這是政和帝第一次與西宮據理力爭,甚至不惜將皇太弟登位不正一事拿出來翻炒,借以逼迫孟太后退讓,而這一次,少帝甚至沒有咨詢過任何人的意見便做下了決斷。 表面上,這是年幼的政和帝在鬧脾氣,但趙太師那愈發冷峻的神色卻讓高痣覺得重輝殿的一切安排在這位眼里都無所遁形。 趙太師不發一言,文昌郡公抬頭往御座上深深看了一眼,白眼狼終究是白眼狼,就算他是從長姐肚子里爬出來得,但骨子里到底流的還是盛家的血。 湖湘、外戚的勢力一直按兵不動,趙太師在等,他希望能得到一個解釋,他自認為自己值得一個解釋,而政和帝的眼神卻放空在這偌大的殿堂上,少帝清楚,只要他堅持,亞父最后還是會讓他如愿以償。不僅因為亞父在江南的布局需要一味引子,更是自信亞父對他的情誼! 政和帝要自保,就得壓制皇太弟的聲勢,而定康無疑是最好的棋子,他不是信不過亞父,只是鳳舉與孟家的關系實在是太親密了,這次是他籌劃許久得來的機會,如果亞父因為鳳舉的緣故聽信了母后的那番謬論,那他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在宗室中重新扶植一股勢力,況且到那時宗室怕是已經名存實亡。 詭異的朝局,走向完全超出江南士族的預料,誰能想到趙太師竟對定康公就藩一事無動于衷,就連孟希來那個狐假虎威的小人都難得閉緊了嘴巴,不管原因為何,顧首輔只知道擺在眼前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他得使出全部力氣來把這樁圣意夯實。 一番爭吵,西宮苦勸不得,心都涼透了,索性由著長子給仇敵封王賜地。她摟著行走不便的皇太弟闔起殿門去過自己的日子,眼不見心不煩。 實際上,定康公滯留宮中數年,雖飽受苛待,但卻從無性命之憂,這一切都是孟氏在背后cao控,她把定康公留在宮里,就是假以監禁之名行看護之實,若非如此,夢園的死士豈能容他久活。 而現如今,事實證明她費盡的這些心機不過是笑話一場,元澈,這孩子學得太快了以致于他都忘了,沒有權柄的皇帝最該做的不是著急亮出爪牙,而是該小心翼翼的蟄伏著,她將這孩子托庇于太師,厚著臉皮討來姚氏女保他安泰,卻沒想到,他竟妄為至廝,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太師受他一聲亞父,但在心里卻未必將他與親子擱在一樣的位置上,這一次,他賭贏了,但下一次,太師真的還會繼續包容他嗎…… 孟氏淚流滿面,兩個兒子,手心手背都是rou,她偏袒哪一個都無疑于置另一個于死地,皇帝與幾位國舅的關系惡劣,縱是她不錯眼的盯著次子也還是會被孟家尋到可乘之機,罷了,就讓毓慶殿順其自然吧,他們兄弟倆相互牽制,這日子能過一天是一天。 按照慣例,太師下朝之后還會在重輝殿中待上一個時辰,但今日,太師卻徑直出了宮,直奔都察院,好生發作了一通。 馬季、顧彥郴跟在后面,神色泰然自若。 “早晚得有這么一遭,太師又是何苦呢?!?/br> “一手撫育大的到底與眾不同?!?/br> “如果今日先斬后奏的是長公子,太師亦會如此震怒嗎?” 馬季代入思索了片刻,隨即搖搖頭,“該當會,若是鳳舉,太師必然家法嚴懲?!?/br> 也就是說,打過了這事也就翻篇了,親兒子,還能怎么地。 一旁,顧彥郴高深莫測的笑了笑,“瞧,這才是不同?!?/br> 打完了跟著給擦屁股的只有親生骨血,現如今,定康公就藩,太師確實沒有橫加阻撓,但同樣的,湖湘乃至于浙江總督府都不會對其有半分助力,小皇帝的算盤至多打響了一節,剩下的還握在太師手里呢。 馬季恍過神來,心頭一塊大石卸下,他還真是當局者迷,明誠故而重情,但這親疏遠近,也不只是說說而已。 第303章 天道好輪回 定康郡王就藩燕塢對于兩江士族來說,喜悲摻半, 一方面, 他們可以頂出一面新旗招搖于世, 緩解湖湘暗中帶來的威脅, 但另一方面,定康王兩袖空空一身孑然,扶持這樣一位茍延殘喘被攆出京城的喪家之犬,除非江南六道把剩余那點家底都押上,否則連萬分之一成事的可能都沒有。 況且,即使被解了太傅之位,顧椿也沒有生出另立門庭的心思, 他與瞿罔等人妥協, 不過是想以定康郡王敏感的宗室身份給江南套層護身符, 還有一點就是老首輔揣摩到了少帝的敏感憂思,所以順水推舟,促成了此事。 但始料不及的是,趙太師會對少帝的擅自妄動全程不發一詞, 事后顧椿回味大殿上那師徒倆之間的暗潮洶涌, 脊背后驚出了一茬茬的冷汗。 少帝眼下把定康王外放到兩江,是為了掣肘外戚與皇太弟對君權的威脅,一旦將來圣上親政,那定康王這顆棋子還有何用處,換句話說,助紂為虐的江南六道是不是要殺之而后快? 皇太弟就更不用提了, 那位骨子里就浸著對內閣的仇恨,邵文熙堂堂禮部掌舵,差點被人活埋在御花園,這里面是誰的手筆,他們這些老家伙哪一個不清楚。 顧椿面目滄桑,深夜中裹于錦被下老淚縱橫,悔恨自己當初不該聽信瞿賊之騙接下了這千斤巨擔,如今,江南千秋基業眼看就要一朝斷送,他卻無計可施。趙明誠的刀早在沈炳文離朝之時就已經磨好了,這些年就在等一個由頭動手,而這個把柄卻是他顧相褚親手遞出去的。 定康王的離去顯得那么倉惶而又僥幸,東寧王府的內眷都被扣留京中為質,七十高齡的太王妃手腳利落的勒死了定康王的嫡庶母,一人守著四個失怙的玄孫女等候西宮發落。 孟氏恨不得把這老不死的扒皮抽筋,可偏偏還得留下其一條老命來堵住悠悠眾口。太王妃殺人的借口是惡女不祥,克死了老東寧王父子三代,故而清理門戶,雖說此舉觸犯了刑法,可太王妃是婆母長輩,她因情理緣故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