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9
“榮寶,去坤寧宮傳孤的話,皇祖母鳳體違安,著太子妃前去壽康宮伴駕,若無圣諭特招,就讓她留在太后那里侍疾,大典上稍露一面即可?!?/br> “殿下,那皇后娘娘那里?” “嚴密封鎖消息!父皇是九五至尊,天壇之下只一個站位,母后與孤尚有很遠一段距離,不會出事的!”太子當日從乾清宮出來之后便一直苦思應對之策,原本他以為乾清宮既然有所防備,那反賊肯定不能得逞,自己緊跟圣駕,怎么也不會有性命之虞。 不成想,局面根本不是十拿九穩,乾清宮將兵力貫注在太廟與后宮,獨獨未給東宮設防,太子原以為宮墻四周隱匿的禁軍是來護駕的,誰能想到那是他的父皇防著自己的五千宿衛,若非此次明誠冒死報信,太子只怕是要死不瞑目。 看似斬釘截鐵的話,要是沒有顫音,榮寶或許還會信上幾分。圣上太狠了,虎毒尚不食子,他老人家怎么就舍得如此對待殿下。 “傳旨詹事府,詔衛源、焦遠、顧城志等人入宮,不,將詹事府六品以上官員全數詔進東宮,另外,集結宮內所有兵馬,封鎖東宮內外?!卑阉袆萘ΡM可能的綁過來,過去他們不是口口聲聲喊著忠義嗎,此次太子就打算用用他們的忠心。他就不信,這么一大批重臣之后齊聚東宮,禁軍還能不管不顧的動手。 太子膝下三子,除了御前的皇太孫,剩下的璐王、景王明日都會陪同宗室一同參加太廟大典,璐王已經七歲了,身家安插了不少葉氏子弟,真遇到亂局應該可以暫時擋一檔,可景王就不行了,雖然定國公府兵馬眾多,可陸氏與陸翼江父女情緣淡薄,次子身旁無依無靠,那孩子剛滿三歲,身邊除了伺候的宮女太監,連個能護著他的人都沒有,可怎么辦吶。 榮寶在旁邊靈光一閃,想起了趙秉安早前隨口提及的一個人,趕緊跟主子提了出來。 “陸冉,他什么時候調回京城的,孤怎么不知道?” “奴才也是道聽途說,這位陸四爺在北疆戰功彪炳,扎了定國公世子的眼,也就是月前,突然被調回關內防守,好像是被安排到閶錫那邊任一小小參將,不過小趙大人好像與此人有過交際,對其遭遇很是不平,便走了兵部那邊的路子將人悄悄調回了南郊大營?!?/br> “當年蘇州貪腐巨案,明誠確實是承了陸冉的情?!碧勇砸凰妓?,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當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把陸冉拖下水,那定國公就無法置身事外,有了西郊的兵權,他好歹有幾分底氣啊?!翱?,榮寶你即刻派遣得力心腹持孤密信前往南郊大營,務必讓陸冉領兵護駕!” “遵旨!” 太子倉促寫下書信,為防陸冉畏縮,甚至許下了威武將軍之位,信紙入封之前,太子又親自請陸氏手書一封一同帶去了軍營。 京中風云涌動,宗人府的一個破落小院內卻可以聽見婦孺壓低的綴泣聲。 庶人杜氏沒有去管那幾個要死要活的側妃,雖然她的眼睛也是紅紅的。宗人府里刀影重重,院外盡是宗衛的尸體,曾經的皇長子盛閬頊正將嫡子圈在懷里,不讓他沾染這些骯臟齷齪的血腥。 “王爺,時辰到了?!睆U誠王一黨當年沒有被斬盡殺絕,盛閬頊硬頂著乾封帝百般折磨就是沒把軍方名單交出來,最后不過料理了明面上那幾個武勛,藏在北郊里的這股兵馬是誠王與杜老爺子養了八年的死忠,人數不多,但都忠心耿耿。 “盛閬禎不可信,他已經瘋癲入魔,王妃與世子就交托給你們,等柱國公他們一動手,你們就乘亂離開,天涯海角,永遠不要再回京師?!?/br> “父王……” “逸兒,記著聽你母妃的話,將來長大了好好孝敬她,嗯?!彼@一去必然是天人永隔,也不知道王妃與愛子是否能逃出生天,可盛閬頊已經不愿意再熬下去了,母妃被夏氏那個賤人磋磨至死,這個仇他一定要報! 父皇不是一直將他們這些皇子視為棋子嗎,今日他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跟他老人家斗一斗,哪怕玉石俱焚,他盛閬頊也要掙脫出個人樣來。 廢誠王妃一身布釵,凄楚的站在門前看著丈夫遠去,她清楚的知道結局是什么,可她攔不住也不愿去攔,他是王,是天皇貴胄,茍且的活著對他而言不過是一種折磨,自己唯一能為他做的,就是盡竭所能的保住世子,保住他在這世間僅剩的血脈。 第222章 四王弒君(上) 宮中鐘樓一響,禁軍便拉開九門, 放城外那些百姓入京, 乾封帝已經在民間鼓吹出了圣君的名聲, 太廟大祭對他來說無異于泰山封禪, 怎么能缺的了萬民朝拜的盛景。 乾清宮的打算是將觀禮的百姓攔截在太廟三里開外的龍鳳坡,那里地勢平闊,緊挨北宮,遠遠的只能望到天壇上旌旗飄揚,司禮監早在人群中安插了內應,太廟叛亂一了,百姓們便呼聲相合, 唱頌吾皇千秋功業。 百官臨廟, 太子卻未按照禮法登上天壇, 反而攏手矗立于玉階下方,神色淡淡。 果然,乾清宮在太后那里設下了防備,竟將身懷龍裔的太子妃擋在了壽康宮外, 史書上常說無情最是帝王家, 這句話還真是至理! 乾封帝從不愿與人共享權柄,所以盛閬瓚這個在位二十年的儲君已經成了礙眼的絆腳石,東宮兵馬不濟,倘若遇到叛賊刺駕,誰能保證太子全身而退,就憑那被禁軍扣在東宮、動彈不得的幾千宿衛嗎! 太子心哀面未毀, 在袖筒中,他死死的攥著趙秉安傳來的血書,他盛閬瓚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明誠已經偷得信物,前往游說黃沙軍團,只要這兩萬鐵血精銳趕到,太子就有翻盤的底氣。 南郊那些武勛應該已經收到消息了,東宮宿衛可是塞滿了他們的后嗣,太子就不信他們還真能眼睜睜看著禁軍動手,只要兩方兵馬起了沖突,那些武勛不想站隊也難。 永安侯及一系黑云軍團的老人臉色極差,誰能料到太子如此卑劣,竟將所有人拖下水,明明說是入宮暫做儀仗,結果強令戎裝加身,固守東宮,驍遠將軍蒙喆現在就在東三所,他麾下的八千禁軍可都是從北疆戰場上拼殺下來的虎狼之師,對付自家那些小崽子,還不跟屠貓殺狗一般容易。 江夏侯最是心急,他膝下子孫眾多,但都不成才,唯獨嫡次孫,于軍事一途上頗有天賦,礙著府上傳承,他舍下臉面拜托趙家小子將人送進東宮,謀得就是儲君看重,將來能混個淺邸之臣的身份,可不成想,現如今恐怕人先要折進去了。 “老哥哥,您拿拿主意,咱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黑云出身的武勛自覺圍繞在老永安侯身旁,趙家沒有兵權,反倒怎么做都不會出錯。 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