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9
孽子事到臨頭會來這么一手,劫持邵雍,他倒是好眼色。 內侍監早就易主,此刻掌印的是昔日大太監馮保之子呂芳,他倒是有幾分本事,一回京就將內侍監上下給穩住了,除了陳合叛逃之事外,乾封帝對這個奴才還是挺滿意的。 不過眼下,還是要給邵家一個交代啊。 “三日之內,尋不到邵老先生,你就不用回宮復命了?!?/br> “奴才領旨!”太廟祭祀馬上就要開始了,內侍監人手短缺,哪還有精力去尋人,可眼下不應下這樁差事,恐怕呂芳根本就走不出宮門。三天,至少能查到些蛛絲馬跡來搪塞邵家,堵住悠悠眾口,至于陳合,他要是有本事開始就不會讓人逃了去。 貓著腰一步步退出宮殿,呂芳剛闔上殿門,自己就冒出了一身冷汗。從袖筒里掏出帕巾想往額上擦,結果兩眼一瞇,瞥見了手帕邊角繡著的三滴銀色水珠,臉色微變,片刻之后轉頭回望了這偌大的宮城一眼,便領著一幫武宦急匆匆得往京郊草廬趕去了。 “父皇,邵儒安危事關重大,單單交給內侍監追查,是否不夠穩妥?” 太子根本不明白乾封帝用意為何,內侍監是這件事責任的源頭,禍端就出在那些奴才身上,為何還要將后續交給他們處理,不怕私相授受,互相袒護嗎。 而且,邵閣老今夜為何對蘇閣老那么大敵意,根本就不加掩飾,難不成邵雍被劫一案與蘇家有關? 在場的或許就東宮一人對朝堂變動的幕后真兇一無所覺,乾封帝對太子這遲鈍的神經一再失望,明明永安侯府一直在替他竭力拉攏兵權,太子卻根本就沒有細思這背后的用意,堂堂儲君的心思都用到哪去了。 邵雍不能再留,他的聲望已經無可復加,由陳合動手,反倒保全了皇室聲名。 沈炳文最后一絲希冀也落空了,乾封帝如此安排便是直接給邵雍定了結局,他終究是害了自己此生唯一一個摯友。 “蘇澤衡近日頻繁出入柱國公府,想來是北疆有了異動?!?/br> “沈閣老,您這是?”太子御前侍駕,被這三個老狐貍搞得滿頭霧水。 邵文熙不屑的哼唧了兩聲,算是坐實了自己的猜測,果不其然,蘇澤衡與先前幾場大變有關,看來上林苑這個餌還真是讓人驚喜。 “柱國公對漠北虎符是日思夜想,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只要臣子騙出虎符,便可將軍中叛逆一網打盡?!?/br> “蘇閣老?”說什么呢這是,太子急切的求問,奈何無人搭理,只得難堪的退了回去。 乾封帝恨鐵不成鋼的斜了太子一眼,似是很瞧不上眼。 “圣上洞察先機,早知軍中余孽未消,特地設了一局意欲清掃不軌之臣,殿下此時該當知曉了?!?/br> “兒臣愚昧?!?/br> 太子沒想到諸王黨爭平息才幾天,乾清宮就惦記著蕩平軍中勢力,這步子邁的也太快了。況且從剛才幾句話推斷,蘇老匹夫嫡出次子似是潛伏敵營,他們一家子什么時候這么忠君愛國了。 乾封帝不在乎蘇澤衡到底是忠是jian,在他眼里,這個人不過是個自以為是的跳梁小丑罷了。蘇袛銘先前的說法錯漏百出,不管蘇澤衡到底在上林苑接洽北疆一事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事后此人都不能再活著。 這一點,內閣里三位老大人都心知肚明。 蘇袛銘面上殷勤,心里卻在狠狠的剜rou,天殺的沈一鳴,區區一個邵雍,值得他魚死網破嗎,明明已經做好了約定,只要將戶部根基傳予趙懷玨,他便守口如瓶,為何,為何事到如今又要出爾反爾,為什么不能給他兒子留下一條活路! 在沈炳文眼里,邵雍的生死已經超出了政局博弈的內容,既然救不了老友,那怎么也得把這筆血債討回來。沒了蘇澤衡,蘇家就剩蘇袛銘一把老骨頭頂著,他還能撐幾年。 幾人都在腹中盤算,不想蘇宅的消息此時已經傳進司禮監,劉諳聽底下人一稟報,當即大驚失色。 “說吧,又出了什么事?” “大理寺圍了蘇閣老府上,說是七公子蘇煜私通外邦,已經拿回詔獄嚴審了?!?/br> “胡鬧!誰給他們的膽子敢夜闖閣老府邸,還有沒有規矩了?!?/br> 劉諳縮著身子,沒敢隱瞞,“好像是戶部主事小趙大人帶人入的府,蘇煜此刻應已上刑了……” “混賬,簡直無法無天!太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兒臣不知,不過趙秉安此人辦事誠懇,處事公正,會不會是蘇煜確實違逆國法,與異邦蠻夷有所勾結?” “那與他一小小的戶部主事有何干系,難不成朝廷立馬就要與回紇開戰了嗎!” 永安侯府一向知情識趣,此次為什么沖出來當這個攪屎棍,邵家本宗都沒出聲,他們cao哪門子心。 “趙秉安乃是邵雍的關門弟子,愛逾性命,他此番應是恰巧發覺了蘇澤衡與內侍監之間的合作,便不管不顧的殺上門去了?!?/br> 沈炳文面無表情的解釋著這里面的關系糾葛,心里卻為趙家那小子捏了把汗,太沖動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現在就算他豁出顧忌與蘇澤衡死磕,將邵雍換了回來,日后宮中還會有無數種辦法對付老友。 況且,他還將蘇澤衡的身份暴露了出來,若是打草驚蛇,壞了圣上的布局,趙氏闔族都得跟著吃掛落。 “宣永安侯入宮,看看他教養的好孫兒!”乾封帝腦子一回弦,也想起來了邵趙兩家的關系,他有心重懲趙家那個小惹禍精,臨出口又猛然覺得不忍。 “把那個混賬也拿進宮來,狠狠杖責,太子你去監刑,讓他長長記性?!?/br> 第215章 門檻 說是重懲,但將人交由太子押管, 乾封帝明擺著就是輕拿輕放。趙家這叔侄倆瞻前顧后, 婦人之仁, 雖不是成大器的料子, 但琢磨好了卻是最可用的臣子,若能得此二人忠心,皇太孫日后便不虞被顧椿那個老滑頭把持。 至于東宮,呵,圣上已經不指望這自以為是、眼高手低的兒子能開竅了,就把人擱在儲君之位上熬著吧,等內憂外患都平定了, 乾封帝再想想是否該傳位予他。 永安侯府一早就收到了消息, 世子驚惶不已, 倒是老侯爺與大少爺似是早有預料,不慌不忙的做著準備。 宮內口諭一到,老爺子簡簡單單一身蝠袍便跟著去了,壓根沒當回事。府上大小爺們心里早有計較, 這會兒雖是眉目凝重, 但無一人露出頹懼神色。 二爺與五少爺尚在大理寺應付,三爺躊躇著是否該在朝上活動起來,最起碼人多勢眾,總不能讓幼子獨自承擔這風險??上胂雰鹤优R出門時的交代,又按捺住了腳步。 蘇二其人狡詐jian邪,手段毫無下限, 府上若無人坐鎮,只怕會被人趁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