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把事情挑起來,自然不能讓這點小事絆了手腳。祭酒大人雙手一揮,就把人都帶到了小校場,這里視野開闊,風景秀麗,正是雅集論道的好地方。 他們一群人浩浩蕩蕩,引起的動靜自然不會小,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國子監上上下下便都知道了,今科小三元趙秉安來國子監踢場子了!消息靈通的還知道太學館先前已敗過一場了。這下,所有人都沸騰了,凡是無課的學子都朝小校場這邊涌了過來,就想一睹這“狂妄之輩”的風采。 蔣承成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自家表弟是什么人旁人不了解自己還不清楚嗎,最是謙遜守禮,溫文爾雅,哪能干出這樣聳人聽聞的事來??蓚鬟^來的消息說來人是今科小三元,據他所知,京都很多年也就出了他表弟這一位啊,心里惦記著這件事,他也聽不進去課,干脆和博士請了半天假,打算到小校場一探究竟。 他的學館離校場這邊頗有些距離,等他到的時候,這邊的比試已經快開始了。蔣承成擠進人堆里努力往前看,兩邊人數對比實在太過明顯,他都不用費心找,一眼望過去就可以看到圣塑左邊那道單薄卻堅定的身影,不是自家表弟是誰? 小校場內圍被圈成了一個圓形的比試臺,外圍站滿了來圍觀的人。蔣承成倒是有意上前問問,但這種情境下,他又怕弄巧成拙,反而打擾到表弟就不美了。再說了,右邊那群人都是太學館里出類拔萃的師兄長,平時都拿鼻孔看人,他這會兒要敢迎上去,等來日恐怕也不要想在國子監立足了。 趙秉安一開始也沒預料到會有這么大的陣仗,心里略有些飄忽??呻S著來圍觀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反而漸漸平定了下來,真金不怕火煉,他肚子里揣著萬卷書,還怕區區一個國子監不成,不說別的,就為了他老師的名號,他也不能丟這個人。 想通之后,趙秉安氣場全開,再無剛才低調謙遜的模樣,整個人仿佛一把剛開鋒的利劍,剛毅的視線朝著對面一一掃過,似是尋找今天能讓他見血的目標。 太學館的學生也不是泛泛之輩,一開始是他們大意,才讓趙秉安搶先一城,現在他們清醒過來,都打定主意要給這小子一個好看。 鑒于此次比試的特殊性,鐘拱親身上陣,擔任裁判。五經六藝這個范圍太大了,真要逐個比過,沒個十天半月是不成事的,但是這件事出得突然,自然也不宜持續太久,那對國子監在外的名譽影響太大了,所以這場比試最好速戰速決! 鐘拱看著兩邊劍拔弩張的氣氛,心里有些不滿,再怎么說,對方也只有一個人,自己這邊整整兩個班,按他預想的結果說怎得也得成碾壓之勢,再不濟也得強弱分明,但絕不是現在這幅勢均力敵的樣子。這讓他忍不住反思,這新一屆太學的氣場是不是太弱了些,這次可別給他丟人啊…… 瞧著沙漏快到整點,鐘拱便不再游神,理了理清道袍,示意旁邊的幾位司業、監丞可以開始了。魯豫原本是律算科博士,國子監里就數他們這一科課程安排少,所以他們平常也會額外負責一些瑣事,這次恰巧他們司業不在,就把他調了過來給這次比試開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吾輩何以修之,學矣!辯矣!論矣!今朝監中佳客,聞學而來,乃不遠迎。雙方以文論教,實為幸事?!?/br> 魯豫瞧著場下那些混小子也沒幾個人在聽,干脆也不羅嗦,直奔主旨去了,“這一場,雙方以詩詞較高下,定以月后的端午為題,時限一柱香?!?/br> 這要寫端午應景的詩詞不難,關鍵是在這一炷香內完成就有些急躁了,太學館這邊有不少人,可敢馬上下筆的卻沒幾個。他們不是寫不出來,只是覺得平時不錯的詩句,在這時候未必拿的出手。 趙秉安可沒這個顧慮,出題之后,他便放下了手中把玩的玉佩,幾步之內走向案桌前,揮毫而下。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br> 初初寫完便被旁邊一位“路過”的主簿輕聲吟了出來,嗯,立意布局皆不錯,有情有景,能評的上一聲上等,不過這樣的水平在太學館里還是很有幾個的,這位不會技止如此吧? 當然不是,趙秉安微微一笑,往左邊移了半位,重新鋪了一張宣紙,沾墨落筆,“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br> 隨著主簿的輕輕念誦,很多人都忍不住抬頭,想聽一聽下文。趙秉安亦未曾拿喬,只是沉思了幾秒,便提筆續闕,“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yinyin,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br> 喧鬧的小校場不知何時已鴉雀無聲,不少人已沉浸在這首詞的意境里。詠古嘆今,他們聽的不少,但今天這首卻打破了他們常規的思路。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前后呼應,而又憂思綿長。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動的民俗風景畫,撲面而來:童之臂、門之艾、菖蒲之劍、風箏漫舞、對酒當歌、龍舟競發、誦君之賦,哪個不是美輪美奐的圖畫?再看下片,懷王之昏、秦之吞楚、異客垂涕、新亭對泣、汨羅江渚,哪一個不是再現歷史的滄桑?這些詞中之境,如詩如畫,一唱三嘆,色香味俱全,豈非神來之筆? 當下唯一疑惑的是,這位趙小公子才多大年紀,怎可能寫出如此情思深厚的絕作?要換成他那位探花叔父來,或許眾人便無此疑問了??墒沁@樣的佳作,一經問世必會引起轟動,不至于他們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難不成真是這位小公子所出?想想他小三元的名頭,眾人又覺得很有可能。 太學館里的眾位學子都埋頭苦笑,這還比什么呢,他們是自恃才華不假,可他們又不傻,有這種佳作珠玉在前,他們紙上的都會被襯成螢燭之光,交上去也不過是丟人的更徹底而已。 這還不算完,第二首完成,不過幾息,趙秉安便攤開了第三張宣紙。這下,連裁判臺上的幾位大人都有些驚著了, “滔滔是處,受爾芬芳;幽幽信使,載彼國梁; 郁郁端午,生我文章。胎萌吳楚圖祭,道啟汨羅懷沙,源遠繽紛時代,始終祖宗華夏??輼s邈邈,盡在大江東去;春秋碩碩,主導詩人南家。斯時矣,……飄遙兮煙霞云夢盛宴,仿佛兮蘭芷馥郁時光。杜鵑留影山崗,人間早翔鳳凰。欲問誰人作主,嫁我五月神暢?!?/br> 香盡筆落! 這是端午賦!詩、詞、賦,這位小公子一炷香的時間連挑三種閣制,驚得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