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書迷正在閱讀:年少的歡喜、又是青春年少、818我那死后披馬甲回來的審神者[綜]、權相是棵含羞草、嫁給寵妻教科書、(血族)供血不足、武將寵妻手簿、[綜英美]我的后臺有這么大!、嫡幼子的從容人生、她從隱世大陸來[重生]
都會被掛在石頭上的繩梯, 揮舞著沾滿了穢物的掃帚做武器,想要沖過去。 結果還沒跑兩步, 就被飛來的兩根木棍給砸暈了。 待他們醒來后, 姜永和殷老三不但挨了頓揍, 還被要求, 從今后,每天掃茅廁時必須大聲背誦縣尉制定的軍紀八則。任何人都能監督,一旦發現背錯了, 或者坑坑巴巴, 則當天的飯食就會被減半,甚至是全無…… 半個月過去, 茅廁二人組終于適應了自己悲催的軍旅生涯。脾氣暴躁, 霸道蠻橫的姜永,如今見誰都一張熱情洋溢的笑臉,刁鉆古怪的殷老三也仿佛變成了開朗合群的人兒。 有人擔心這倆家伙內里依舊憋著壞水,謝沛嘴角微翹, 毫不在意地說道:“我不管他們心里到底憋著多少壞,只要能聽話能老實做事,就足夠了。折騰了這么久,若是連心里想一想都不讓的話,他倆豈非是要憋瘋了嗎?” 就這樣,在姜永和殷老三的典型反面教材作用下,葫蘆谷里的軍紀一日好過一日。大家訓練時,也更聽縣尉大人的話了。 當李彥錦的春耕大事完成時,葫蘆谷里的新兵也終于結束了他們兩個月的特殊訓練。 這兩個月來,雖然他們還談不上練出了多高深的武功,可比起普通人來說,他們已經有了兵士的模樣。能聽號令,整齊進退;能在隊長的帶領下,揮刀出擊;能忍受長距離行軍和急速行軍,聽到撤退時,也知道不能一窩蜂的瞎跑…… 三月底,謝縣尉帶著一千二百名新兵走出了葫蘆谷。 當新兵隊伍再次出現在城郊時,原本見過他們的鄉勇都吃了一驚。 之前那些站沒站相,憊懶松散的家伙,此時已經成了站姿筆挺,目不斜視的好兵! 好吧,就是這臉上嘚瑟的笑容還是暴露出了他們原本的尿性——欠揍! 李彥錦一邊看,一邊點著頭,他小聲對謝沛說道:“要是項校尉此時看到了他們,也不知會不會后悔,誒嘿嘿嘿~~~” 項古青當然后悔了!他倒不是后悔把這些人都給放了,而是悔當初就應該厚著臉皮請謝沛來幫忙訓兵! 不過,此時還不算晚。從荊湖和豫州兩地傳來了消息,那邊才剛剛收攏了一部分兵力,因還要籌備糧草和訓練,所以至少還有一個月時間,才會動手。 就在項古青前來縣城,想要請謝沛幫忙訓兵時,李家彩興布莊的葉管事突然送來了一封急信。 這信并沒有按往常那樣,先送到李長奎或是智通的手里,而是直接就傳給了李彥錦和謝沛。 兩人遣開衙役,趕緊打開信封。 李彥錦迅速瀏覽了一遍,忍不住罵了一聲:“卑鄙無恥!” 謝沛臉色凝重,腦子里飛快地轉起了主意。 李家在京城的分點之一,是一家精致的小酒館。三月初時,有位文人模樣的客人,在喝醉后,大哭著嚷出了一句“北疆危已!” 與他一同吃飯的朋友,聞之色變。竟是連酒都不敢再喝,中途就溜走了。 李家管事聽了伙計偷偷傳話后,就趁夜跟蹤那名文人。發現他竟是樞密使家中的一名清客。 李家人費了些功夫,終于打聽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原來在正月時,北疆新上任的樊通大將竟然與蠻軍大戰一場,潰敗而逃。 他這一敗,不但讓鎮北軍損失慘重,更可怕的是,還讓蠻軍直接占領了一府之地。 如此大的事情,這位樊通大將竟然動用了各種方法,把消息給捂住了??梢娖湓谶@方面的才能遠遠超過了帶兵打仗之能。 蠻軍所占的乃長城以北的陶合府,那里因地勢較為平坦,常年受蠻軍侵擾。 但在唐琦駐守期間,那里幾十年都不曾失守,且逐年發展起來,已經成了北疆重要的產糧區。 這次被蠻軍占領后,整個陶合府在蠻軍鐵蹄下,生靈涂炭,滿目蒼夷。 蠻軍在陶合府肆虐了一個月后,趕著數萬寧國平民和劫掠來的巨額財富,志得意滿地離開了陶合。 待他們走后,樊通這才給皇帝送上了加急文書。 可在這份公文中,根本就不提之前因他冒然出擊造成的鎮北軍重大損傷。只說是蠻軍全力突擊,鎮北軍作戰不利,才乍失了陶合府。 好在,他樊通大將臨危不懼,重新整頓鎮北軍,這才迅速奪回了陶合府,云云。 這樣不要臉地給自己貼金也就罷了,樊通擔心以后被人捅出他冒進失策的事情來,竟然憑空給遠在京城的唐琦將軍潑了一盆污水。 說是起初戰事失利時,有多名軍官行事可疑,且蠻軍對鎮北軍的防務調度異常熟悉,這才讓陶合府被輕易占了去。 公文中,樊通暗暗影射,說他懷疑,這是有人想要借蠻軍之力,為自己謀權奪利。 不得不說,樊通是個非常會琢磨上意的小人。他來之前就看透了皇家人對唐琦的防備與忌憚。 因此,他的這份公文直接就捅了皇帝陛下的肺管子。 朕就知道!朕早就懷疑唐琦這個混蛋了! 公文是三月初傳回京中的,當天皇帝就召了唐琦進宮自辯。 唐大將自回京中后,就沒有踏出過自家宅院一步。他很希望能進宮與陛下徹談一番,然而,他等了小半年,終于等到進宮的旨意時,聽到的卻是一番毫無根據、可笑至極的責難。 唐琦自辯時說了什么,并沒傳出禁中??勺阅且惶炱?,唐大將就再沒有回過府。 他的護衛四處打聽,才得知,唐琦大將已經被暫時關押了起來。至于關押的地點,則不是他們能隨便打聽出來的。 護衛們顧忌唐大將的性命,不敢輕易挑動民心,激怒皇家。于是唐琦被關押的消息竟然并沒多少人知曉。 但是這名清客一向被樞密使看重,所以他才對整件事情非常了解。清客面上不敢多言,可到底心內郁悶,一時酒醉不慎,才被李家人聽到了風聲。 李家高手埋伏在幾位高官府邸,很快就又聽到了一個不妙的消息。 原來皇帝遲遲沒有做出決定,不知該如何處置唐琦,并不是念在唐大將多年來的守邊之功,而是畏懼于被趕出了京城的那十一名小將。 因鎮北軍損傷嚴重,且陶合府的防衛被毀了個干凈,樊通大將在公文中請求陛下趕緊調其他地區的禁軍前來支援。否則蠻軍很可能下次順著陶合府的缺口就直奔中原了。 皇帝倒是很聽這樊通的話,在他心里,這位才是值得信賴的心腹。所以,他立刻就下旨,調動了三地禁軍,前往北疆支援。 只是這禁軍一走,國內的防衛就有些空虛。 之前是為了好拿下唐琦才把他身邊的小將都借著平亂為由,趕出了京城。 可此時,這些小將手里已經或多或少積攢出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