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書迷正在閱讀:年少的歡喜、又是青春年少、818我那死后披馬甲回來的審神者[綜]、權相是棵含羞草、嫁給寵妻教科書、(血族)供血不足、武將寵妻手簿、[綜英美]我的后臺有這么大!、嫡幼子的從容人生、她從隱世大陸來[重生]
,如今在衛川縣,看到了謝家人。有清廉正直的李縣令和磊落灑脫的謝縣尉做榜樣,又有謝廚子、謝潤等人細心照顧著。幺哥和然妹,總算是有了個比較正常的家。有這些人陪著他,言傳身教,總能讓幺哥避免走上那條血腥又孤獨的狹路…… 喬家姑母放下了憂心,精神和身體都好了許多。 就在謝家熱熱鬧鬧,親人團聚之時,京城里,為了慶賀太上皇八十大壽,從上到下也鬧了個人仰馬翻。 唐琦大將和麾下十一位年輕將領就在這滿城歡慶的氣氛中,風塵仆仆地奉旨還京了。 這些為了鎮守邊疆而流血拼搏的勇士,入城時,不但沒有聽到歡呼和贊美,反而因為一身凜冽殺氣,驚到了某位出城上香的貴婦,竟險些遭到那貴婦的家丁和城門兵卒的驅趕、喝罵。 兩鬢斑白的唐琦大將,雙眉緊皺,制止了義憤填膺的下屬,默默走進了這座繁華又喧鬧的京都。 果然如謝沛所料,壽宴上,好面子的皇上把唐琦大將夸了又夸,做出一副君臣不疑的架勢來??渫曛?,給了唐琦一堆虛頭巴腦的獎勵。但對于如何安排鎮北軍,如何安排唐將軍,卻只字不提。 而壽星佬太上皇,則與他兒子,合演了一出好戲。竟然打著關心唐琦身體的名號,非要讓太醫給唐將軍診脈。 這一診,唐琦就成了身負重病之人。壽宴還沒結束,就被直接送回將軍府去靜養了。 次日,朝堂上,大皇子和二皇子對唐將軍的身體表示了擔憂,并提出了鎮北軍應盡快安排新的接任者。 于是,一場激烈的的爭奪再次拉開了序幕。 而唐琦和他麾下的年輕將領,則徹底被閑置了下來。 升和帝原本是打算,借此機會,把唐琦在北疆、在朝堂的影響力徹底洗去。然而,太上皇壽宴剛過,連新年都還沒到,江南各地就頻頻暴出了民亂。 一時間,寧國竟有了幾分江山動搖的兇兆。 第135章 下馬與寶馬 因為剛辦完壽宴,壽禮什么的又都被太上皇收走了, 得了個天下第一大孝子名頭的升和帝, 手頭也不太寬松。 所以, 他在派人平亂時,就提出調用當地廂軍,糧草也就從這些廂軍的口糧中撥用。這, 真是個省錢省事的好辦法啊…… 只是, 他這話剛說完, 朝堂上,原本躍躍欲試的眾人, 頓時就安靜如雞了。 如今, 但凡站在朝堂上的, 誰還不清楚, 下面那些地方駐軍到底是個什么狀況? 所謂廂軍,其實就是當地武官吃空餉的那口大鍋。十個廂軍里能有一個真活人就不錯了。而且,上戰場的話, 這一個真活人, 還不一定能頂用。 聽說,某地的廂軍里, 竟是養了群老老小小的手藝人。這些手藝人吃著朝廷的軍餉, 每日卻給上官做各種私活。有做家具的,有做酒糟的,有皮匠,有雕工, 甚至還有樂人和小廝……這些人若是做出了什么東西,自然是都被上官收走了。那些上官把看得上的,留下自用;多出來的,就拿出去賣錢??傊?,生財十分有道…… 若是指望這樣的廂軍,能去平亂,那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次平亂,朝廷竟然一毛不拔?!不發餉也不發糧! 那所謂的口糧從廂軍口糧中撥用,根本就是捏著鼻子哄眼睛罷了。廂軍里連士兵都沒幾個真的,那些口糧更是早就成了某些人的囊中之物。 真要是這樣去平亂的話,運氣好,能逼著當地武官,擠出點口糧來應付了事;若倒霉遇上了硬茬,那真是,除了自掏腰包,就找不出別的法子了…… 因此,偌大的朝堂上,一時間竟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伸頭接這個大石頭。 升和帝氣得要死,他也知道問題所在,可卻只能與這些雞賊的混蛋官員一同裝糊涂。不為別的,皇帝他手里也沒多少余糧了啊…… 升和帝很光棍,死咬著不松口。叛亂必須鎮壓,要錢,也真的沒有! 可再如何,平亂這種事也不好耽誤。吵了幾日后,有個壞家伙就想出了個餿主意。 大伙不愿意去,確實是因為手里都忙,脫不開身??伞遣皇沁€有幾個不忙的嗎? 你問是誰?跟著唐琦一同回京的那十幾個年輕將領??! 他們可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對付些手無寸鐵的亂民肯定不在話下。所以,哪怕是領著那樣的廂軍,弄不來多少軍糧,定然也沒什么問題! 升和帝一聽,大悅!直接就下了圣旨。 這主意實在太妙!把這十一個將領調開后,跟著唐琦的護衛自然也會分走一些。 這沒了爪牙的老虎,誰還怕他! 年輕將領們心里熱情地問候著出餿主意的王八蛋,順帶著也問候了下升和帝他老人家。 只是平亂這事,既然交到了他們頭上,身為軍人,責無旁貸。 唐琦回京時,帶了兩百精英護衛。得知此事后,他就給小輩們,一人硬塞了十五個護衛。他自己只留下三十來人,勉強能護住日常居住的院子罷了。 謝沛這邊還惦記著唐將軍的安危,不曾想,她很快就見到了上輩子的一位熟人。 十二月初,往年這個時候,各地都開始準備起過年的事兒了。衙門里也因為快要放假了,帶著幾分歡快的浮躁。 但,自從朝廷下了平亂的旨意后,江南各地的氣氛就都緊張了起來。 老話也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之前鬧亂子的,還只是那幾個倒霉地方罷了。如今朝廷一平亂,連帶著,附近其他地方也跑不了干系。 一想到那如爛泥螞蟥一般的廂軍要打自家地盤上過,搞不好還要駐扎下來,不少官員別說是過年了,就算是玉皇大帝過壽,都高興不起來了。 原本,這事與湖白府沒什么干系??梢氖?,占了八個縣的呂興業,他的老窩岳陽縣就緊挨著湖白府。 因此,不但有一位將領要帶兵入荊湖府平亂,還有一位,也要從湖白府過境,去兩面夾擊呂興業。 又因為衛川縣是湖白府境內,離岳陽縣最近的縣城。所以戴如斌就派人傳了李彥錦與謝沛到府城來,讓他們先見一見這位平亂的武官——項古青,項校尉。 之所以讓李彥錦他們過來,戴如斌也藏了點自己的私心。 想他堂堂四品知府自然不能對一個六品校尉卑躬屈膝,可這人身上帶著的是朝廷平亂的旨意,又擁有直接向陛下遞本的權利。所以嘛,也不好太過得罪。 因此,直接把這燙手山芋丟出去,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至于接盤的李縣令……人家背后有大靠山,定然不會在乎這點小事的。 于是,當李彥錦和謝沛剛趕到武陽城,就被戴知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