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4
書迷正在閱讀:年少的歡喜、又是青春年少、818我那死后披馬甲回來的審神者[綜]、權相是棵含羞草、嫁給寵妻教科書、(血族)供血不足、武將寵妻手簿、[綜英美]我的后臺有這么大!、嫡幼子的從容人生、她從隱世大陸來[重生]
去。 而這萬斤大魚則引得整個縣城的人,都興奮了起來。 謝沛兩口子都不是小氣的人,他們看這兩百雇農都辛苦了一年,于是就每人發了兩斤鮮魚。 五百鄉勇和衙門公人也按一人兩斤的量發了些鮮魚下去。 剩下還有八千多斤魚,衛川縣城里賣了一千多斤,附近縣鎮里又消掉一千來斤。還剩下六千斤魚,則被李彥錦請那兩百位雇農又忙了三天,全都制成了咸魚、臘魚。 最后,被收起來的咸魚約有兩千四百來斤。這些干硬的咸魚只要不受潮,足可保存半年多時間,在謝沛兩口子看來,也算是一種比較不錯的存糧了。 待所有公田都收獲完畢后,李彥錦估算了一遍,發現養了魚的稻田比普通稻田增加了一成左右的糧食。 這一年,夏收加上秋收,公田里收上來的稻米一共約四十萬斤。刨去要給那幾十個無償種田的犯人支些口糧外,其他的都被李財主和他的財主婆給存了起來。 秋收過后,縣內其他田地的出產也都陸續運到了城里出售,這讓衛川縣的米價也稍微下降了一些。 領了足額俸祿和工錢的衙門公人與雇農們,趁便宜,多買了不少新米。 而李彥錦和謝沛不但沒有把他們的米糧賣掉,還跟著也收了些價格合適的新米。 直到他們新修建的十個糧倉都全部裝滿后,兩人才停了下來。 年底,在外面跑了半年的李長奎回來了。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兩位喬家女眷。 “嗯,這是幺哥的三姑和堂姐,你給安排一下?!崩铋L奎趕緊把人交給謝沛,一溜煙就又跑不見了。 謝沛看了下,發現這兩位女娘精神還算好,只是有些沉默寡言。 她想了下,直接就把人送到了謝家。 此時,家里只有謝潤一人,智通和謝棟都在外面忙著。 這兩位喬家娘子被安頓在了小然的房間里。 謝潤聽說他們是喬家兄妹失散多年的親人后,對二人格外熱情。 謝沛尋了個機會,單獨對謝潤提了提喬家的事情,請她多多看顧些二人,但也不要太過緊張。若是她們愿意的話,干脆就帶著一起給謝老爹打打下手,做些事情。 謝潤自己就是在苦水里熬大的,多少也能理解喬家兩位娘子的心情。她接下這事后,每日只隨意與二人說些閑話,特別是講講幺哥和小然的事情。緩了幾天后,喬家兩位娘子也不再拘束,跟著謝潤一起,每日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李長奎去古德寺看了慧安方丈后,就回到縣衙,與謝沛夫妻倆說了說這半年的經歷。 “誒?你們還記得當年我們從蜀中回來時,遇到的那個流民頭子呂興業不?”李長奎忽然說道。 “記得啊,那家伙還差點和咱們打起來吶?!敝x沛答道。 李彥錦插了一嘴,道:“莫不是被抓住了吧?” 李長奎搖搖頭,道:“那倒不是,他之前不是呆在荊湖府岳陽縣嗎?結果上個月,荊湖府的知府突然被調回京城了?!?/br> “嗯?是那知府隱瞞民亂被發現了?”謝沛問道。 李長奎哼笑一聲,道:“你們都想不到啊……那個狗官逼出民亂后,又打不過呂興業。他害怕后面暴露出來,丟了烏紗帽,竟然不知從哪兒搞到塊龍形的奇石,獻給了皇帝老兒,得了昏君的歡心。結果這昏君一高興,直接就給荊湖府的狗官升了官,還調回了京城。那狗官走之前,為了不露陷,竟然偷偷給呂興業送了一批糧食……簡直是,可笑至極!” 李彥錦和謝沛聽了,也是有些無語。過了一會,謝沛皺眉道:“這條升官的路子一開,怕是過不多久,就會冒出無數塊奇石了……” 李彥錦想到上輩子看過的里智取生辰綱的情節,心說,這封建王朝腐朽起來,還真是有些相似啊…… 他們三人談完這事沒多久,邸報中就出現了一條消息。 明年,也就是升和十九年?;实垡獮樘匣实牧髩?,來個舉國歡慶。 這消息一出,全國各地的官員就聞風而動,四處搜羅珍奇異寶,就盼著自己能趁此良機,一飛沖天。 又三日,戴如斌也給李彥錦下了公文。要求他在衛川境內,搜羅祥瑞奇石,以賀太上皇六十大壽。 “祥瑞?祥他奶奶個腿!”李彥錦捏著公文,呸了一聲。 謝沛看了公文,也是一臉不快。 “明兒咱去搜一搜戴如斌的老窩吧?”謝二娘覺得這個行為就很祥瑞。 李彥錦聽了直笑,然后摸了摸娘子的腦袋,道:“別生氣,就糊弄戴蛤/蟆這點事,那都不算個啥,看你相公我的!” 謝沛一搖腦袋,把李某人的狗爪晃掉后,問道:“你有什么餿主意,說來讓我高興高興?!?/br> 李彥錦湊到謝沛耳邊嘀嘀咕咕,謝沛有些吃驚地看了他一眼,問道:“真能成?” 李彥錦點頭道:“穩得很,放心!” 謝沛見他如此肯定,也就不再為這事cao心。 他們還不知道,戴如斌給李彥錦發了公文后,又派人到衛川暗中找了幾個人密談。隨后,就有人開始有意無意地盯著李彥錦的行蹤。 只是這幾個盯梢的直等了一個月,也沒見到李彥錦做出什么欺壓百姓,搶奪寶物的行為。倒讓戴如斌想抓個小辮子的主意,再一次成了泡影。 轉眼到了春節,衛川縣今年風調雨順,就連往日里時常作亂的山匪路霸也被鄉勇們嚇唬地匿了蹤跡。 平頭百姓求的,也不過是一點太平日子,不餓著,不凍著,有個安穩的睡覺之地,就讓他們都覺得是很好的日子了。 衛川縣的春節過得安寧又熱鬧,可江南的某些地方,卻沒有這份幸運。 自從得知太上皇的壽辰要大辦特辦后,各地官員都如蒼蠅般四處亂轉。 這些有品有級的官員,再如何貪婪,還要維持點臉面,也因擔心惹出民亂,而略有些底線。 可他們手下的胥吏卻沒這些顧忌,對這些人來說,欺壓百姓都無需借口,如今有了太上皇這塊金字招牌,那根本就是朝死里整治。 搶奪財物,侵占家宅,強征稅錢凡此種種,數不勝數。 又因江南盛產奇石,無數良田都被人打著挖掘奇石的名頭給圈了去。 而被奪了家財的老百姓,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因為官府隨便就能扣一頂大帽子下來。敢給太上皇壽辰添亂抹黑?你的性命不想要了?! 荊湖府的新知府到任后,還沒摸清現狀,就一頭扎進了尋寶賀壽的活動中。結果,他運氣不太好,剛尋了半個多月,就踢了到呂興業這塊鐵板。 呂家軍借著民怨沸騰的機會,全力一撲,又吞下了一個縣的地盤。 而新知府則被打得心慌意亂、神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