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書迷正在閱讀:年少的歡喜、又是青春年少、818我那死后披馬甲回來的審神者[綜]、權相是棵含羞草、嫁給寵妻教科書、(血族)供血不足、武將寵妻手簿、[綜英美]我的后臺有這么大!、嫡幼子的從容人生、她從隱世大陸來[重生]
滅時,老尚書也瞪大眼,死不瞑目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朝堂上的貪官與皇帝,還以為此事就到此結束了??伤麄儧]想到的是,隨著鴻泰錢莊的倒下,民間無數商戶百姓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原本若是給鴻泰一些時間,他們把各地分號的銀錢調動一番,這五十萬兩也不是抗不動的。 然而,這世上從來就不缺落井下石的。那些地方官員本就搜刮得兇,一聽說鴻泰錢莊犯了事,竟是個個都搶著前來抓捕犯人。 他們抓捕犯人的同時,自然也要搜尋證據,而那些白花花、黃燦燦的證物最后卻都進了個人的口袋。 這些人發了橫財,可那些把錢存進鴻泰錢莊的人卻倒了大霉。 多少商戶一時之間都陷入了銀錢不濟的尷尬境地,有不少處境艱難的,竟是被人逼催到家破人亡。 一處如此,處處皆然。 不到半年,竟是因為鴻泰錢莊的倒塌,引發了數百起命案。 而此時,三樁幫中有個家伙卻喝醉酒,與人吹噓時,說漏了嘴。 正是群情激奮之時,雖然官府要維持朝堂上的判決,堅決不承認銀錢是被賊盜弄走的,死死咬定是被鴻泰錢莊貪了去??啥鄶等诵睦?,卻是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于是,八年前的寧國江湖上就出了一道“清剿令”。江湖人士懸賞三樁幫的人頭,普通幫眾十兩一個,楊金博等首腦則上了千兩。 在這種舉目皆敵的情況下,三樁幫幾乎被殺了個干凈。楊金博自己也是命大,被捅了左胸,卻還沒死掉。 險死還生的楊金博灰溜溜躲回了衛川,就連弄來的巨額銀錢也不敢拿出來花用享受,只窩在染坊中,養了許久的傷。 直到兩年后,風聲過去了。他看著手下除了些沒用的廢物,其他得用的幾乎都死光了,就動了補充人才的念頭。 于是,這才有了喬家兄妹和藍十六的一番遭遇。 李長奎之所以認出了楊金博,正因為當年他也曾追捕過三樁幫。親自給一位與楊金博交過手的江湖友人療過傷。 這位江湖友人因大意之下,中了楊金博的碎心掌,傷勢頗難治愈。兩人交談之時,自然是對楊金博的碎心掌反復描述過多次。 后來追捕了一陣,三樁幫大多數賊人都已伏誅后,“清剿令”上排在第一位的楊金博卻遲遲沒有消息。 隨著時間流逝,這事也漸漸被人忘記了。 直到八年之后,李長奎再次見到了碎心掌時,才抓住了這個老狐貍。 李長奎秉著除惡務盡的態度,一路追蹤慌忙逃竄的楊金博。還真讓他順藤摸瓜地發現了十幾個楊金博的親信手下。 花了半個月時間,又尋了李家好手分頭追蹤后,終于把這十幾個人給全部抓住了。 李家一向低調,大家最后商量了下,就決定把露臉收尾的工作交給了某個當上了縣令的弟子來做。 這才有了兩大板車的“死豬”,運回了衛川的縣衙。 李彥錦和謝沛審問楊金博時,這位竟然還想著拿錢來買命。 只可惜,他遇到了兩位假官員真青天,以往的手段竟是全不管用。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好點了,已經不跑肚了。謝謝寶貝們的關心! 第109章 謝家添人口 整理好了這些三樁幫歹人的口供后,李彥錦與謝沛商量了起來。 “二娘, 我們這案子是明著辦還是暗著辦???” “若是明著辦的, 這卷宗萬一被某些人看到, 怕是要引出些麻煩。若是暗著辦的話,鴻泰錢莊的冤屈今后怕是再沒機會翻盤了……”謝沛也有些犯難。 李彥錦翻了翻那摞供詞,道:“要不這樣, 咱挑幾個關鍵的留下來, 反正大牢里也不缺他們一口飯吃, 就暫且養著。今后若有機會了,或是把這些人證和口供公之于眾, 或是交給苦主來處置?!?/br> 謝沛點點頭, 道:“若真有苦主還活著, 那就好了。這世道, 好人實在太難長命了?!?/br> 雖然說要留下關鍵人證,但李彥錦和謝沛到底沒留下最大的禍頭子——楊金博。 這群歹人中,楊金博是他們的頭兒, 且還練有幾十年功力的碎心掌。把這么個危險分子留在縣城大牢里, 簡直是把一顆炸/彈放在床底下。 除了楊金博之外,夫妻二人又從這些歹人中, 選出了四個壞得冒油、作孽太過的家伙。 這些人直接就在大牢里咽了氣, 因為當初進來時,他們就身上帶傷,所以死時,并沒什么人覺得詫異。 剩下的, 包括楊金守在內的六人,則屬于或知情或參與了部分行動,雖然有罪,但手上沒有沾染人命的。他們原本膽子就不如那四個人大,如今又看到了楊金博等人的下場后,個個都變得極其老實。 剩下的這六個人,李彥錦就把他們都辦成了拐賣人口的嫌犯。按律,他們要服刑十年。若是十年之內沒有找到機會為鴻泰錢莊正名的話,謝沛和李彥錦自然會想辦法給他們的服刑生涯無償續費。 除了這些人外,倒是還有三個人讓謝沛夫妻倆有些頭疼,那就是楊金守的妻子羅氏和她的兩個孩子。 這三人雖然知道他們的大伯恐怕不是好人,但到底不曾參與過三樁幫的事務。而且平日,這三人也沒因三樁幫的緣故,過上特別奢侈的生活。 兩個孩子與羅氏,每日都要在染坊中做事,他們自己賺來的錢,也勉強夠三人吃喝的了。 考慮到這一點,李彥錦最終還是沒有牽連羅氏三人。只是在放他們出獄前,李彥錦和謝沛又去楊家染坊里好好搜了一遍。 根據這伙人的口供,其實八年前,他們一共偷換出了五萬兩白銀。并不是那些官員口中的所有軍餉。這中間四十多萬的差額自然是被某些人借機弄到了手里。 楊金博在得手之后,就把這三千多斤(十六兩制)白銀分出去了大部分。 這么做,明面上是兌現當初對兄弟們的諾言,實際上,是楊金博為了自保,把這些人撒出去轉移了旁人的注意力。 分完之后,楊金博手上還有一千多斤白銀。他利用同伙被他人追殺的時間,把這些錢尋了個妥善的地方藏了起來。 藏好之后,沒多久,楊金博也被同伙供了出來,遭遇到了接連不斷的追殺。 但他命大,逃過了死劫后,干脆就把自己弄成了乞丐,一路乞討回了衛川。 而據楊金守說,他哥回來后,再沒把這些銀錢取出來過。事發六年后,他也曾問過楊金博那些錢的下落。 結果,他的這位大哥竟是冷笑著說:“那筆錢,你就不用惦記了。若是老子這輩子都沒機會花用,就把它們都帶到地下,給老子陪葬好了!” 由于除了楊金博外,再無他人知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