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書迷正在閱讀:年少的歡喜、又是青春年少、818我那死后披馬甲回來的審神者[綜]、權相是棵含羞草、嫁給寵妻教科書、(血族)供血不足、武將寵妻手簿、[綜英美]我的后臺有這么大!、嫡幼子的從容人生、她從隱世大陸來[重生]
路了。 不過,正當夫妻倆準備跑路時,李長奎帶著智通回來了。 這位七爺回來后,第一句話就是:“你倆這官,我看還能當當?!?/br> 夫妻倆不由愣住,齊齊望向李長奎。 七爺爺哈哈一笑,道:“再想不到還能遇到這事啊……真是……得道者天助!” 原來李長奎聽說朝廷派了人來剿匪,這位老爺子不放心朝廷那些昏官,就夜探了一次魏將軍的營房。 結果沒想到,竟讓他聽到了魏謹德吩咐手下,趕赴湖白各地,索要官員檔籍的事情。 李長奎覺得這事不對勁,就連著跟了幾天,終于把吏部尚書與魏謹德之間的那筆交易給弄明白了。 這正是他連忙趕回衛川的原因。照他對兩個徒孫的了解,這二人搞不好正準備來個金蟬脫殼,換回身份呢。 當聽完吏部失火,燒毀官員檔籍的事情后,李彥錦撓了撓臉道:“七爺爺,真不是你這段時間跑去放的火吧?” “去!”李長奎拍了下他的腦袋,道:“我犯得著為了你這么個七品芝麻官去皇城根燒房子嗎?” 謝沛也笑道:“這下也好,之前阿錦哥還一個勁心疼城外那片即將收獲的公田呢!他就怕換了新官后,把這些都給貪了。那可真是白費了他一番心血!” 雖然感覺很大幾率上,夫妻倆還能繼續把這官當下去,可為了保險起見,二人還是做了些預防。 縣令以守城有功為由,提前給手下這幫人連發了三個月的薪俸。 又出錢把城里的道路、碼頭和下水渠給修整了一遍。此外,還修建了一個慈姑所,這才將前一陣頗有盈余的公帳給徹底花光了。 要不是公田中的水稻還差一個月才能成熟,李彥錦說不定都能把這些糧食給處理完了…… 主簿看著清潔溜溜的公帳賬面,心里雖有些無語,但想著自己荷包里還拿了三個月的薪俸,也就老實閉嘴了。 不幾日,果然有一個禁軍帶著公文,來到了衛川縣。 葉盛進城時就吃了一驚,相比一路上那些墻倒房塌的破爛城鎮,這小小的衛川竟是一片整潔安寧…… 再想到城外那一片微黃的稻田,葉盛心中對這個還未謀面的衛川縣令,生出了幾分敬意。 于是,待李彥錦見到傳令的葉盛時,就覺得這個禁軍還挺恭敬的。 “大人,魏將軍如今剛到武陽城,得知了林知府已經遇害,為了讓湖白府盡早恢復正常,就需要各地官員的積極配合……”葉盛待李彥錦看完公文后,比較委婉地解釋了幾句。 李彥錦早就對魏謹德背后的打算心知肚明,于是特別熱情地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葉盛被請下去暫時休息半日,次日一早就拿著李彥錦的一份文書和某些衛川“土產”返回了府城。 李彥錦的這份文書中,倒也沒有編得太過。他寫了張洪文早早就棄官逃跑了,被林知府大怒之下,只能暫派了親信李某人前來暫代縣令。待朝廷任命了新的官員來后,李親信就準備再回林知府身邊,繼續效力的。 不想林知府竟在匪兵攻城之日,英勇犧牲了,實在是讓人痛心??! 為了把謊言編圓滿,李長奎早就從家族渠道中,打聽了下湖白府官員的派系。 如今湖白府這邊,出了這么大亂子,必然是要有人出來背鍋的。 而這個人卻絕不會是已經歸西了的林知府。這林致軒乃大皇子一系的,他的叔叔還任著龍圖閣學士,岳父更是御史大夫,可謂背景深厚。 原本林致軒是打算在湖白府當上一任知府后,就回中樞任職的。誰能料到竟會突然死在了匪兵的亂刀之下…… 背景深厚的林致軒如今不但不會背鍋,在他家族勢力cao縱下,還可能用他的死亡換來更多的好處。而朝堂上的高官們也早就商議好了,湖白府的背鍋人選,乃是一個失職又沒有靠山的死人——守備潘馳。 第95章 忙中偷閑 忠武將軍魏謹德率兵進駐武陽城后,倒是松了口氣。 原本還以為要打幾場硬仗, 不想, 待他進入湖白府后, 竟沒有遇到一場像樣的廝殺。 這段時間,魏將軍干的最多的就是接管爛攤子。他一路走來,大點的城里幾乎都沒剩下什么成建制的官員體系, 死了一半, 逃了一半。 于是, 他不得不沿路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這些亂成糊湯的地方。 讓他倍感郁悶的是,這些接管了的城鎮, 幾乎全被洗劫一空, 一點油水都沒剩下…… 不過魏謹德雖沒撈到油水, 卻不會放過到手的功勞。他當即就派人給朝廷報信, 只說自己大敗匪兵,受了輕傷依然英勇奮戰。如今一路打來,終于攻下了湖白府城——武陽城。 且不說龍椅上的那位如何給魏大將軍表功封賞, 吏部尚書暗地里也收到了魏謹德給他送來的湖白府官員名單和大致情況。 于是, 第二日朝堂上,皇上拿著魏謹德給他上的折子問起湖白府官員時, 吏部尚書就顯得格外胸有成竹。 朝堂上一番你爭我斗, 終于給湖白府匪兵作亂下了定論。而李彥錦等一波末流小官在這場利益爭奪中,沾了點林知府的光,也從暫代都變成了正式官職。 要是普通地方的縣令,自然不會如此便宜地就送了出去??扇缃窈赘畡傇饬朔吮? 據說大部分地方都被洗劫一空。沒人,沒錢,山匪還不一定躲哪兒,誰家活膩了會去搶這個七品小官??? 之前在給魏謹德補報官員籍冊時,李彥錦給自己和謝沛都是報的真名,只在來歷上做了些手腳,在報謝沛時,更是故意忽略了性別。 他報上去后也不怕人下來核查,因為他早就利用縣令的身份,給自己和謝沛在衛川縣里編了一套戶籍出來。 于是,在上面的人看來,李彥錦就是個出生在衛川縣本地的讀書人。雖然屢試不第,但因辦事忠心得了林知府的青眼,并在危難關頭臨時暫代了縣令一職。事實證明,此人還有些才干,竟是保住了衛川縣沒有遭到匪兵侵擾。 故此,到了十月底時,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下來了。李彥錦、謝沛等人就成了過了明路的正式官員。 就連謝棟謝廚子也得了個衙門編制,如今他暫時也不開小飯館了,只一心管著白玉樓的大食堂。 有八千禁軍在湖白府坐鎮,到底讓亂局漸漸平穩了下來。 此時衛川縣的公田也已經收獲完畢,手里有糧的李縣令就更加安心了。 下衙后,李彥錦和謝沛先到謝家,與謝老爹親親熱熱地吃了晚飯。又和李長奎與智通商議了會今后的事情,這才回到衙門后面的官宅。 兩口子為了行事方便,已經把看門的老門子調走了。如今關上門后,就不必再裝模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