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
,從來對老李氏的決定沒有任何異議,說什么是什么,從心底里服從,何氏再是恨鐵不成鋼,也只能認命了,誰讓她嫁給這么一個愣頭青呢,這輩子算是沒有出頭之日了。 老李氏點點頭,十分耐心地緩緩道:“我對你們大房和二房,從來都是盡量一碗水端平,不忍心看到我任何一個兒子過得不好——” 何氏頓時有些忐忑,果然聽老李氏繼續道:“當初開這個酒樓,是大房提的意見,主動把長庚名下的宅子拿出來,希望家里日子能過得好點兒。但說到底是為了讓誰過得好,二房的心里應該拎得清楚。不然就公中這點錢,能干啥?后來掙了錢,才又買了隔壁鋪子,把酒樓做大。當然,咱們做的是地道生意,也就是個大點兒的飯館,掙得不多,大家都有功勞。不過這功勞也分大小,酒樓不能一刀切成兩半,哪房功勞大,酒樓就歸哪房?!?/br> 何氏早就料到這個結果,但要說老李氏偏心,也算不上,隨便村里找個人請人家評價,也會覺得這筆賬沒算錯。 一時間沒人說話,就等老李氏繼續。 “二房也不要覺得委屈,這開酒樓啊沒那么簡單,上下都要打理,平日都是我和大房管,這才沒出錯。要是交給你們,多半要虧,反而沒什么好處?!?/br> 這話算是戳到何氏痛處了,老李氏還真沒說錯,她和二山腦瓜子遠比不上大房的活,真要把酒樓交給他們,她還真覺得棘手。 心里最后一點不甘也消散了,何氏耷拉著眼皮,默默點下頭。 “既然酒樓這個大頭歸大房,那二房也不能受委屈。除了祖宅一房一半,這田地、牛還有家里的銀兩都給二房,公中買的那一半店面也算二房的,不過我做個主,大房出點銀子向二房把那一半店面買下來,那就清楚明白了?!?/br> 小李氏喜上眉梢:“我也是這么想的,價錢好商量,總之不會虧待二弟和弟妹的?!?/br> 何氏原來有些不大高興,不過轉念想到自己手里現在有足足四百多兩,還有八十畝田,也激動起來。仔細想想這樣分也挺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這么多銀子到手,一輩子都不用愁吃穿,比開什么酒樓可不是好百倍! 她臉上不禁露出像占了什么便宜似的笑,看得小李氏暗笑不已。 一旁從頭聽到尾的劉嘉蘭心里對這位二嬸搖了搖頭,但越發對自己婆婆滿意。這兩人誰聰明誰愚鈍一目了然,她當然喜歡聰明人了。 分家分得兩廂歡喜,誰都沒有怨言,反倒讓兩房之間暗中爭斗比較的心徹底淡了,相處起來更加輕松。 劉嘉蘭便私底下找小李氏,請她和方大山去縣城里住,也方便照顧酒樓的生意。 誰知小李氏在這點上固執己見,就是不愿搬到他們的宅子去,最后劉嘉蘭只好讓步,說與方啟明會經常去酒樓或是村里看望她們,才讓小李氏高興起來。 這事一結束,方長庚就打算去山莊了,唯恐再不拿起書本,以前學的東西可就要還給老師們了。 而因徐聞止和沈霖馬上就要出發去京城,五人最后又聚了一次,為他們踐行。 如今周其琛天天在家陪他夫人,看得出來,如今周其琛身上已經完全沒有以前那種陰冷的氣場了,就像個普通的即將迎來全新小生命的年輕準父親,充滿了人情味兒。 而徐聞止和沈霖身上則帶著鋒芒畢露的銳意,顯然對明年的會試充滿了信心。 “你們兩個這是打算留在京城不回來了?”方長庚笑問道。 徐聞止笑著搖頭:“若是沒考上,那是萬萬不可能回來的,咱們兩個就在京城等你們,到時候一起再考。若是有幸得中,還不知道發配到哪個犄角疙瘩做個縣令,那可就說不準了?!?/br> 方長庚狀似不屑地說:“就憑你們倆的相貌,就是朝考考了倒數第一,都有人愿意讓你們進翰林,哪里輪得到你們去做小小的縣令,實在是世風日下!” 沈霖哈哈大笑,摸摸自己的臉,頗為自得地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長得好也是一門本事,那是真正的老天賞飯吃,怎么能說是世風日下呢?” 眾人都忍不住朝他翻了個白眼。 最后,不去參加會試的三人紛紛叮囑他們路上小心,畢竟路途遙遠,時間也挺趕的,不小心就容易染病,大意不得。 結束了聚會,方長庚就要回家住最后一晚,沒想到居然在半途遇到了三年未見的王復! 第68章 買地 兩人迎頭遇上, 王復起初還不敢認, 只因方長庚三年前還是個形容稚嫩的小少年, 如今卻大變樣,漸漸形成青年的體魄與風范了。 相比之下,王復變得不多,只是又長高了不少,身材更為結實有力,五官堅毅沉穩,不像一個普通的十八歲少年,看來在京城成長了許多。 “長, 長庚?”王復帶著懷疑有些猶豫地開口, 眼神還在上下打量方長庚。 方長庚刻意冷下臉, 涼道:“說好的兩年內就回來看咱們, 食言不說,這會兒連人都不認識了?” 王復先是一愣, 隨即立刻大笑起來, 神情自然, 顯然這三年并未在他們之間形成任何隔閡,默契的感覺依舊。 他頗為感慨地上前,走到方長庚身邊與他并行, 十分認真地解釋道:“怎么會不認識?實在是你變化太大,我一下子不敢認了。至于回家這件事可不是刻意瞞你們, 我昨天才到的, 今天早上就讓家里的下人去找你, 結果回來說你沒在。我就想自己四處走走,沒想到反而碰上你了?!?/br> 說完還怕方長庚不相信,急忙補充道:“不信你回家去問你家人,他們總能證明我說的是真的!” 方長庚笑了:“沒懷疑你,只是不湊巧,我和沅君還有其琛他們剛聚完,明天我就要去府城了,你來得實在不是時候?!?/br> 王復頓時露出遺憾的神情:“你是不知道,我在路上足足花了兩個月,要不是確實有些事,不然就真的不回來了,太折騰?!?/br> 方長庚也不好直接問是什么事,只詢問他這三年的狀況,才知道去年王復已經是武舉人,只是還沒來得及在信里頭說。 近年來昭武帝大力倡導武舉選拔將才,民間習武漸成風氣,如今朝廷有關武舉的規定也越發嚴密,與文舉類似。武考生要先成為武舉人,然后經過會試和殿試,中武進士后才能選官,今年還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