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又懷上這個閨女,兩人歲數差得有點大。 這名字還是季耀坤起的,她還在掙扎著要來到這個世界時,六歲的季耀坤在屋外等著,抬頭正好看見又圓又大的月亮。 他就跟父母說:“meimei叫月亮?!?/br> 他爸媽欣賞不了這么文藝的名字,說誰家姑娘叫這樣的名字?最后索性叫個月月。 季耀坤早早當家,對這個meimei來說也有幾分像父親,見了一點世面以后,跟他爸說過,只要月月能讀書,能讀到什么時候我們就供到什么時候。 月月從小讀書成績好,眼看著就要高考了,考上大學不成問題,他爸退縮了,說:“我們家這情況,你哥連老婆都娶不上,還想供一個大學生,這哪里是過日子的路子!” 季耀坤咬著牙堅持說:“必須供,錢,我來想辦法!” 那時候他自己連吃飯都成問題,咬著牙扛了下來。 他在絕望和苦悶中也懷疑,充滿了自責,和他差不多年紀的同學朋友紛紛結了婚,農村結婚早。 有時候過年回家碰到,他更加懷疑自己。大部分人都學了一門手藝,到這個年紀早已經出師,塌塌實實在外干一年,過年回家來帶著老婆,穿著新衣,口袋里裝著一年攢下的不多不少的一筆錢,笑容也透露著踏實安逸。幾年下來,也能攢下一筆不小的數目。 反觀他吃盡了苦,生活顛沛流離,幾年下來,不僅沒賺到錢,顧不了家人,還要舉債。 旁人看他大都帶了一些同情,這種壓力和孤獨感足以把人壓垮,堅持走一條沒有結果未知的路,需要極大的勇氣。 每當他決定要放棄的時候,他天生的本能和異于常人的勇氣又叫囂著不甘心,讓他咬牙再堅持一下,他屢次在新年的爆竹聲中下定決心再堅持一年,這是最后一年。 轉機,在他24歲那年來臨,完全源自偶然! 他原來開了一個家具廠,廠子隔壁被一個福建人租去開了一個加工女人內衣的廠子,兩家挨著又都是做生意的外地人,兩家老板很快成了朋友,彼此也幫點小忙。 那時候做內衣這一行不多見,雖然挨著一兩年,季耀坤也從來沒往這上頭動過心思,眼看著內衣廠生意越來越好,而他的廠子生意寡淡。 有一回串門的時候,聽到福建人說忙不過來,他突然開了竅,他提議說他可以買機器出人幫忙加工,福建人聽了很樂意。 當時內衣市場在急速膨脹,錢賺不過來,多幾家入市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大影響,相反,能幫他加工分擔成本,等于是在提高他的市場占有率。 季耀坤的發家源于這樣一個契機。 他的小加工廠,一開始單純地幫福建人做活兒,賺點加工費,慢慢地他也開始自己跑市場,找原材料。 他廠子小,要的貨少,供貨商不給送貨上門,他經常自己騎著三輪車滿城跑去進貨。有時候去郊區去臨縣一趟兩個小時都是常事。 有一回,他去進貨才聽說要漲價,咬咬牙進了滿車的貨,把三輪車堆得足有一人高,因為太重,騎起來像喝醉了一樣,不太受控制。 回廠子路上要經過一座很陡的橋,當地人叫天橋。他心知是騎不上去的早早下車推行,誰知道推到一半推也推不上去了,稍一泄力,車子就要往后遛,后頭也看不見是不是有人,生怕傷著別人,就這樣上不去又不敢下來,僵持了半天,最后憑著心里一點念頭生出的勁兒,硬生生地給推上了坡。 手上和眼睛里的毛細血管,生生地破裂了,很是嚇人。 他憑著一口氣把車子騎到廠里,一停下,他幾乎是溜到地上再也爬不起來! 他常去進貨的布料廠,有個管收錢發貨的姑娘對他格外熱情。 別人扯布,她在一旁盯著松一點都不行,輪到他,她總是自己來,手上松了又松,完了沖他甜甜地一笑。 這妹子個子小巧,長得白嫩又豐滿,笑起來很爽利,做生意潑辣又利索,跟進貨的人常開玩笑又叫人討不到一點便宜。 他去的次數多了,聽別人談論才知道這姑娘是老板的meimei,當時才十八九歲,這就是他的前妻,名字叫劉亞紅。 他大概是愛過她的,要不然以他的性格不會跟她談這么些年,后來又結了婚,別管這份愛有多少又有多少別的成分在里頭。世俗的愛情,誰心里沒有一個天平呢? 尤其對于他和他前妻這種從社會底層一點點掙扎過來的,心里的柔軟沒剩多少了,計較更多一點。 他前妻何嘗不是?這個男人首先有出息,開個小廠能賺錢,能吃苦,這是重中之重。其次才是風花雪月的少女心事,比如其他男人見了她別管結沒結婚都喜歡嘴上跟她開個玩笑,眼睛也不老實,只有這個男人看人的目光堅定又干凈。 季耀坤不張狂也不畏縮,讓她莫名就想征服! 季耀坤的女人緣一向很好,女人大概天生無法抗拒這種不呱躁,又有想法能折騰的男人! 從上學時身邊的女同學、村里的姑娘,到生意上碰到的各種各樣的姑娘,向他示好的絡繹不絕,他爸一直以為他兒子娶不上老婆,實在是不了解他! 就算窮得一貧如洗,只要他愿意,總有天真的愛情大過天的姑娘愿意什么都不計較跟他。 他跟其中的幾個姑娘談過幾次戀愛,但那時他的心思大多花在自己的事業上,愛情和女人更像是一種調劑,他從沒想過結婚的事,姑娘們察覺了他的心思等不了,因此每段感情也就不了了之。 劉亞紅出現的時機正好,那時候季耀坤事業開了一個頭,正有蓬勃的勢頭,他心里正躊躇滿志,頗有風花雪月的心思! 再者,劉亞紅本身也是招人喜歡的姑娘,長得也好看,不然那些男人不會沒事圍著她轉。她又處處示好關心季耀坤,讓季耀坤孤獨的心很受用,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像同行的其他男人說的一樣,誰娶了這樣的姑娘,有福氣,生意上的一把好手! 在這樣的契機下,兩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在一起不久,劉亞紅離開她哥的廠子,搬過來和季耀坤住在一起幫他管理廠子,也幫他喝了很多酒。 季耀坤的廠子在兩人努力下蒸蒸日上,在另外一邊季耀坤在人脈的投入上也開始收獲。 季耀坤剛開始做生意的3、4年,雖然賺不到什么錢,但他一直努力維護著當地工商稅務派出所的人脈,他憑直覺意識到有一天可能會派上用場。 一開始全是投入,結交的也是底層的辦事員,高的也接觸不到。這些人也幫不上什么忙,甚至對這個外地人有點瞧不上,慢慢地幾年下來關系就建立起來了,有幾個經常來他廠子里坐坐像朋友一樣,其中稅務局有個霍科長,和他關系尤其好。 這霍科長年紀比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