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些心疼。 油餅鋪子前人多,幼清讓出自己的位子,讓她先買。 福寶一怔,沒想到幼清會這樣好心。 除了齊白卿,她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別人的好意了。 發愣的時候,賣油餅的攤主問:“這位姑娘,你還要不要買了?”問的是福寶。 福寶哆哆嗦嗦,生怕被人瞧出端倪,半點吐出一句,“我……我沒有錢……” 攤主和旁邊等的人不耐煩,“沒有錢買什么餅啊,快滾開!” 福寶被推搡著往旁去,她想著書信還未送出去,頓時急得要掉眼淚。 幼清以為她是因為吃不上油餅的緣故,遂多買了一個,走到路邊將油餅給她,柔聲道:“這個給你?!?/br> 福寶拿了餅,一時間忘了說謝謝。 幼清又道:“看你身子虛弱,還是快些歸家去罷?!?/br> 福寶撒開腿往外跑。 崖雪買了首飾回來,見幼清怔怔地站著發呆,走過去問,“怎么了?” 幼清搖搖腦袋,轉身同崖雪往回走,“沒什么,遇見了個姑娘而已?!?/br> 福寶跑了幾圈,兜兜轉轉,狼吞虎咽地將油餅吃了,這才敢回到車上。 德慶打著瞌睡,福寶輕手輕腳地爬到齊白卿身邊,兩只眼睛水汪汪的,竊喜道:“主子,信給她了,你的心上人是個好姑娘?!?/br> 齊白卿一愣,繼而笑道,“是啊,她確實是個好姑娘?!?/br> 福寶舔了舔下唇,那上面還沾了油餅的香味。 · 幼清回了府,先去連氏屋里,將油餅和其他買的東西一并放下,這才發現多了封書信。 她好奇地將信抽出來一看,等瞄到信里的小像,不由地大驚失色。 這是白卿的丹青。 不敢再看,她慌慌忙忙將信藏好,腦子里一片慌亂,前頭崖雪已經來喊她回去。 一路心不在焉回了跨院,不知怎地,經過徳昭屋前時,幼清竟有些心虛。 那封藏好的書信像灼熱的煉鐵一樣,她只覺得袖里有千斤重。 剛進屋,丫鬟迎上來,朝里屋一指,道:“姑娘,下午你不在時,太妃屋里送了東西來?!?/br> 幼清抬腳進屋一看,墻上掛著一人高的畫像,畫中的女子姿態曼妙,面容嬌俏,同她有雙一模一樣的桃花眼。 視線一掃,掃至右下角的字跡。 永樂十五年,太清殿,贈宋阿妙,趙德昭作。 ☆、第31章 阿妙 幼清走到畫像下細看,畫工精湛,畫上的少女笑靨如花,那樣的笑容,是對著心愛人才有的歡喜。 這便是宋阿妙了。 她怔怔地看著,心里頭忽地難過起來,沒由來地傷心,仿佛被人揪了一把,扯著疼。 越看越難受。 身體深處有股nongnong的悲傷翻天覆地撲過來,猙獰地占據她的心。 頭痛欲裂,肝腸寸斷。 徳昭正好進屋來,來喜到他跟前說太妃往幼清屋子里送了幅畫,他便急著趕過來了。 抬頭望見幼清眼淚汪汪地立在畫下。 她聽得腳步聲,轉身望他。 徳昭愣住。 有那一瞬間,他竟將幼清和畫上的宋阿妙看重了影。 一樣的身姿,一樣的眸子,連哭起來的神態都一樣。 可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張臉。 過去他愛了宋阿妙,或許愛得太深,連帶著愛誰都覺得像她。 幼清指了畫像道:“這就是你心愛的女子罷?!?/br> 徳昭看著畫上的宋阿妙,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許久,他點點頭,走到幼清跟前,抬手掩了她的眼。 “不要看了?!?/br> 她的眼淚又燙又熱,濕了他的手指,一點點順著指縫涔出,他不知道她為何要哭,想問卻又不敢問。 怕問了,他兩難,她傷心。 不如不問。 幼清也不自己為何要哭,她忍不住,眼淚自己流下來的。 哭了會,她終于穩住了情緒,盡量不讓那股子莫名其妙的情緒牽動自己。 慢慢地撩開徳昭的手,她顧不得用巾帕,拿衣袖角擦眼。徳昭先她一步伸出了手,動作輕柔地為她揩淚。 幼清一動不動,任由他的指腹從臉上滑過。 舊愛跟前,為新歡擦淚,他越是溫柔,幼清越是愧疚。 她覺得自己像個不懷好意的壞女人。 兩個人安靜地坐下來。 窗外北風瑟瑟,冬雷震震。 幼清垂了眸子,“和我說說她罷?!?/br> 徳昭一愣,沒料到她會主動提起,并未婉拒,沉默片刻,聲如沉水,緩緩而道: “我同她是永樂十五年正月遇見的,她隨父母進京領命謝恩,她性子頑劣天不怕地不怕,在皇城內亂跑迷了路,不肯問人,爬上廢殿殘墻沒站穩,我倒霉,正好路過,差點沒被她砸死?!?/br> 他說起當年的事,嘴角掛了抹苦笑,眼里閃過一絲憂傷,“后來父皇命我去明州監察,實則是下放,我雖為皇子,除卻一個皇家空名,實際上什么都沒有。到了明州,宋大人經常邀我過府相聚,后來索性在宋家住了下來。宋阿妙她總是潛伏在我途徑的路上,藏在樹間,拿東西往我跟前砸,剛開始她拿果子點心砸,是她自己愛吃的那些,后來她就砸信,寫的字又丑又歪?!?/br> 幼清聽得入迷,腦海里有什么呼之欲出,就差那么一點點。她不讓他停下,急切道:“然后呢?” 徳昭繼續說:“永樂十六年二月,父皇立金匱之盟,太后忌憚德慶乃為前朝公主所生,執意讓父皇離胞弟為皇太弟,我在宋家住了近一年,京中有急召。那個時候,我和她因為小事爭執,誰也不肯讓誰,一氣之下,便不告而辭了。我到京之時,正好接到宋大人的書信,說是我走那天宋阿妙冒著風雪一直追,追得連鞋子掉了,腳破了,跑得沒了力氣一頭倒在雪地里,可惜我不知道她在身后追,始終、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br> 再后來的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七月宋家一百二十三人被滅口,尸體燒焦,死狀慘烈。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當時的儲君如今的皇帝,查了三月,仍無所突破,當時他們被逼到了絕路上,只得讓人出來頂罪。 他在宋家住過,又那樣崇敬儲君,萬不能看著自己敬愛的四叔被人誣陷。 遂站出來頂了罪。 將罪名轉移得無懈可擊,攬下了所有的罪名。 天牢待了兩年,儲君繼位,他出獄后第一件事,便是托人去尋宋阿妙。 明明知道她在那一百二十三具尸體中,卻不敢相信,不相信她已經死了,他還欠給她一個回應,臨走前她問過,“徳昭你愿意照顧我一輩子嗎?” 那時他心高氣傲,不肯在情愛上面耽擱功夫,現在想來,真真是愚蠢至極。 他想找到她,告訴她,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