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給拍了回來。 “好了,你趕緊回家吧,天都要黑了,謝了啊?!毖嗥邚脑粕砩舷聛?,白花花的手在人眼前晃了晃,然后轉身進了馬車。 “燕小胖!你給我等著——”元昶反應過來時,燕家馬車已經沒入了夕陽的余暉里,吱吱轆轆的,那聲音淡然又安逸。 元昶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胸也硬,手也硬,這觸感連他自己都不喜歡,遠不如方才,被那一團白白軟軟的小rou饅頭打中,那一瞬間,感覺連腔子里突突跳的心臟都跟著軟了下來。 “燕小胖!”元昶哼笑了一聲,對著空氣一字一字地念道。 被人背后念叨的燕七此刻正在馬車里接受自家弟弟的目光鄙視,整坨人都慫了,目光移向車窗外,看芝蘭河上亮花花的金波。 “中午要在書院吃?”燕九少爺慢吞吞地開口了。 “你覺得怎么樣?”燕七問。 “你開心就好?!毖嗑派贍數?。 咦?為什么這貨一不毒舌了就令人有種不踏實的預感。 事實證明親生的就是親生的。 學校食堂的伙食是暗黑料理界的魁首此一定理簡直亙古不變。 太特么難吃了。 椒鹽香脆小餛飩是什么鬼。 燉帶皮牛蛙真的能吃你沒騙我對不對。 櫻桃炒魚丸呢? 青棗炒豌豆呢?! 別以為官眷就有特權在學校大魚大rou,“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后面那一套一套的始終是各大書院用以要求學生的準則,給你做什么你就得吃什么,挑三揀四的,朝廷每年賑災救濟災民都救濟不過來,大災年的時候連皇帝都要縮衣減食,你這會子不鍛煉著吃苦就咸,將來拿什么面對有可能會出現的艱苦歲月? 燕七真沒吃多少東西,在元昶的壞笑聲中望菜興嘆徹底撂下了筷子。 平時在家里吃過午飯,燕七還可以睡上一會兒,如今在學校用餐,吃完了沒有床可躺,只好被元昶逼著滿校園逛蕩,美其名曰“消消食”。 “第一年入學的時候,我在這里跟人打過架,”元昶興致勃勃地給燕七講述自己的當年勇,“喏,就在那座假山上,那小子被我一拳揍飛了,跌下假山,正落在旁邊那棵梨樹上,壓斷了幾十根樹枝子,你看,現在這樹上還留著斷枝呢?!?/br> “你知道不知道洗硯湖有多深?我下去游過,告訴你,說出來能嚇哭你!我當時游下去,就覺得湖底有個東西不大對勁兒,我就過去摸索,越摸越覺得那東西好像——一個人!”元昶說至此處猛地湊到燕七耳邊一聲喝,結果人一臉面癱除了條件反射眨巴了下眼之外啥反應都沒有。 “真沒勁你,燕小胖?!痹沏卦谘嗥哳~上彈了個腦崩。 “是啊,中午沒吃飽,現在身上一點勁都沒有?!毖嗥邍@道。 “……” “我回課室去瞇一會兒,你自己玩兒吧?!毖嗥邠]手就要告辭,被元昶扯住胳膊。 “就知道吃了睡!不長rou才怪!”元昶一指東邊更大的一片堆砌成嶂的假山,“跟我去那邊,那邊有歇腳的地方,大中午的正好曬曬太陽,見天兒窩在屋子里有什么好!” “好吧?!毖嗥叩?。 “……”燕小胖的毫無原則性元昶已經開始漸漸習慣了。 這片假山上的景致很是不錯,有佳木蔥蘢,有飛亭曲澗,有天然石洞,也有人造雕像。取石階向山上走,一路蝶飛蜂忙,鳥語花香。 “其實這山我也沒有走遍過,”元昶飛身跳到一塊三米多高的山石上居高臨下地和燕七道,“聽說這山上有不少的山洞,有深有淺,有的互相通氣,有的卻不知通往哪里,還有的一旦進去就再也出不來,燕小胖,和我一起鉆洞探險怎么樣?” “說好的曬太陽呢?” “曬多了人會變黑知不知道!本來就胖,再黑了還能要?將來不要嫁人了你?” “……好吧,你贏了……” 元昶就帶著燕七開始了鉆洞游戲,這片假山足有半個公園大小,反正古代地廣人稀,逮著地兒就可勁兒造景唄,古人可是最崇尚人與自然的水rujiao融了。 這些洞果如元昶所說,有大有小九淺一深……嗯?有的洞里除了石頭就是雜草,有的洞里則陰氣森森潮濕腥臭,還有的洞干脆就成了男學生們路過順便清理內存的專用坑,兩個人進進出出數十下……咳,也沒得到什么快感,咳咳。 逛來逛去就漸漸繞到了后山,后山背陰,生著蘚苔藤蔓,將陡峭的山壁覆蓋得嚴嚴實實,一座荒廢掉的小涼亭就建在最陡之處突懸在半空的巨石上,亭上匾題“酉初亭”三字。這亭子也不知是哪個糟心的匠人設計的,除了元昶這類能偶爾飛檐走壁一下的家伙能跳過去,正常人誰會那么神經冒著失足摔下山的危險踩著滑苔硬要上那亭子??? 然后元昶就帶著燕七飛縱過去了,兜頭罩臉糊了一人一身蜘蛛網,但見這亭子里哪兒哪兒都是一層厚厚的灰,以古代這樣的自然環境來看能把灰積到這樣的程度,這亭子少說也有十來年沒有人光顧過了。 “說好的只鉆洞呢?”燕七把粘在嘴邊的一只小蜘蛛彈開,無語地看著身邊的熊孩子。 “女孩子家家的,老在洞里鉆來鉆去像話嗎?”元昶一邊四下打量一邊訓燕七。 ……尼瑪,再這樣打你啊。 “嘿,瞧,這桌上有個棋盤?!痹浦钢ぶ行牡男∈赖?。 燕七瞧了一眼:“不是棋盤,是九宮格?!?/br> 元昶鼓起腮吹了口氣,桌面上立時塵土四揚,好半晌塵埃落定,桌面上的凹陷下去的石刻條紋便清晰地顯露了出來。 果然是九宮格,橫縱各九格,方方正正地排列在桌面上。 第82章 解題 天空飄來七個字兒。 “嘖,這不是縱橫圖嗎,”元昶撇撇嘴,“我們數術課上就學這個來著,學得我頭大?!?/br> 九宮格據說起源于河圖洛書,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后世譽為“宇宙魔方”,中國古代稱此為“縱橫圖”,后來還引申出重排九宮的游戲,在唐宋時期特別風行。 古人玩兒的九宮通常只有橫三豎三共九個格,要求將一至九的九個數字填入格中,使橫列豎列和對角線斜列每一列的數字相加都等于十五。而眼下這石桌上的九宮格卻是9×9格式,由九個3×3的小九宮格組成,每一個3×3的小九宮格稱為一“宮”,合計九個“宮”,共八十一個格,格里已被人刻下了二十一個數字,燕七看了幾眼,見圖如下: 八□□□□□□□□ □□三六□□□□□ □七□□九□二□□ □五□□□七□□□ □□□□四五七□□ □□□一□□□三□ □□一□□□□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