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1
書上抄的,我也試試能不能畫出來?!?/br> 云瑤聞言,不由得好奇,走到6映泉的身后,再看著那張宣紙,忽然間就明白了6映泉到底在畫什么。 “是大寧版圖!”云瑤驚呼,“映泉,你怎么會知道的這么詳細?” “跟你一樣,都是憑著記憶畫的?!?映泉笑道,“昔日在寧宮當御前尚義的時候,曾在皇上的案幾上看到過,所以就想著畫出來,看看能不能幫到你們?!?/br> 云瑤明白6映泉的意思,畢竟宜國和寧宮之間鬧翻,是一場關乎大寧國的內戰,剩下六個分封王都不能獨善其身,若是要尋求最有利的同盟,光憑想象是絕對不行的,而大寧版圖正好可以幫她看清形勢。 思及此,云瑤也正色起來,坐在一邊等6映泉畫完。 不多會兒,顧清銘也出來了,他既然是大寧的將軍,肯定對大寧的版圖無比熟悉,只需要一眼,他便知道6映泉在做什么。 看云瑤神情嚴肅的樣子,顧清銘也在一旁坐下,看著6映泉在畫最后的部分,便不由得開口道:“西南郡雖然隸屬景國,但兵馬都是吳老將軍的舊部,兵權在我手中,倒是不足為懼?!?/br> 6映泉聽了這話,筆微微停頓,看了云瑤一眼,又繼續畫了。 云瑤被6映泉這眼神看的心中一咯噔,原本平靜的情緒也有了一絲微微的酸楚。大概她明白6映泉那一眼的含義,是因為顧清銘提到了吳老將軍。 算起來,顧清銘還有一個經過圣旨賜婚的未婚妻,還在寧宮里等著他。 吳倩雯雖然在軍中長大,對宮中禮數也不太懂,但她對顧清銘的某些事情還是知道的,比如顧清銘當初為什么答應圣旨賜婚,就是皇上和宜王要他接下吳老將軍的舊部。 如今顧清銘“辭官”一年多,于吳倩雯而言卻是杳無音信,也不知道吳倩雯到底如何了,會不會在無盡的等待中逐漸絕望,然后干脆徹底出賣顧清銘? 比起顧清銘有未婚妻這件事,云瑤更擔心的是顧清銘的安危,害怕吳倩雯魚死網破,這就跟6映泉時常會擔心,姜怡到底會不會背叛沈澈一樣。 不過這件事情誰都沒有再繼續往下提,因為提了也沒有用,現在也不是聊兒女私情的時候。 很快,6映泉畫完了大寧版圖,放到顧清銘和云瑤的面前,才開口說道:“你們看看,現在宜國是回不去了,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走?” 云瑤看了顧清銘一眼,率先開口道:“皓國已經是殿下的助力,可以先暫時不考慮,剩下的五個分封國,排除秦太后能拉攏的,其余的我們要遠交近攻?!?/br> “以你所見,秦太后可能拉攏的是誰?”顧清銘問道。 云瑤腦子里回想著昔日秦太后對她說過的話,那些藩王的破綻都在腦海中一一閃過。她伸出手,指了指承國所在的地方,說道: “承王沈平,據說貪財而且勢力,是個立場并不堅定的墻頭草。是最容易被秦太后用錢財收買的一個,所以我們要先排除承國?!?/br> “不錯,承王的所作所為,我也有所耳聞。能用錢收買的人,通常會因為更大的利益去背叛,更何況,承王殿下不是那種有遠見的人,目前宜國的財力不如寧宮,滿足不了他的要求,所以宜王殿下也無法跟秦太后抗衡?!鳖櫱邈扅c點頭,很同意云瑤的看法。 “正好承國也是地處北方,距離寧宮最近,秦太后必定先拉攏承王?!?映泉適時地說道,“那也就是說,承國我們不能去,還有四個分封國呢?” “碧王沈鴻暫不考慮?!痹片幭肓讼?,說道,“碧國和距離宜國太近,若是碧王被秦太后策反,宜國岌岌可危。再加上,碧王是先帝存活的子嗣中,年齡最大的一個,自古以來便有立嫡立長的規矩,若皇上真的退位,碧王殿下難保不生出與宜王殿下爭奪的心思?!?/br> “那么同理,瑞王沈池也可以排除在外?!鳖櫱邈懢o接著說道,“瑞王雖然性格沖動,有勇無謀,但他的野心一直擺在明面上,而且多次以防止南夷進攻為名,招兵買馬,他只怕也不太心甘情愿臣服殿下?!?/br> 6映泉看著顧清銘和云瑤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不過三兩句,便讓整個事情明晰起來,心中不由得贊嘆,然后說道: “那現在就只剩下景王沈濁和玉王沈滬了。我倒是覺得,咱們可以先從玉王下手?!?/br> “為何這么說?”云瑤問道。 “你們可還記得殿下的來信?”6映泉說道,“他逃離京城的時候,用了玉王當借口,找薛神醫去給玉王殿下治病,這也算是我們跟玉王之間的淵源。而且我記得你曾說過,玉王殿下身體虛弱,玉國通常都是玉王后在打理。同樣是女人,想必也能有不少共同話題?!?/br> 云瑤和顧清銘對視一眼,然后看著大寧的版圖,同時點了點頭。 除了6映泉說的原因,還有一點是因為,玉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符合云瑤先前說的遠交近攻。 玉國地處大寧幾個分封國的西北方向,與皓國接壤,但和宜國之間卻隔了個景國,不用擔心玉國的近距離威脅。更重要的是,如果跟玉國結盟成功,那就等于是宜國、皓國和玉國三個分封國,把景國包圍起來,哪怕景王有心與宜國為敵,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玉國離我們所處的皓國距離遙遠,而且中間隔著承國和景國,我們如果要去玉國,必須從這兩個地方選擇一個通過?!鳖櫱邈懣戳说貓D之后,開口說道,“承國剛才已經說過了,不能去,所以我建議取道景國北上,到達玉國?!?/br> 第033章 響應朝廷 顧清銘之所以取道景國,有兩個原因。 第一,除了承國之外,取道景國到達玉國的距離最近,也就是說,景國算得上去玉國的必經之路;第二,景國西南部還有吳老將軍的舊部,是顧清銘手中的兵權,萬一他們在景國境內遇到什么事,調兵相助也比較方便。 此時此刻,顧清銘不得不慶幸,當初在寧宮的時候,他并沒有表現的太過鋒芒畢露,沒有引起秦太后的懷疑,以至于沈澤將他罷官免職之后,雖然沒收了他顧家軍的兵符,卻留給他西南郡的兵符。 而對于此事,秦太后似乎也忘記了,忘記了曾經是她親口答應把西南郡的兵權劃歸到顧清銘的手中,以至于顧清銘離開京城的時候,秦太后并沒有太多的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