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3
親事呢?” 李子恒嘿嘿一笑,“桂花和我說啦,她已經對三弟死心了?!?/br> 她說你就信了?李綺節氣結,惱怒道:“那你呢?你之前可沒說過你喜歡張小姐?!?/br> 李子恒兩手一攤,“我覺得她挺好的呀,又漂亮又溫柔,還會畫畫,會寫詩,什么都會,比我強多了?!?/br> 如果不是對張桂花有憐愛之情,李子恒不會答應幫她照顧李南宣。 李綺節悄悄翻個白眼,“大哥,我和你說正經話呢,張小姐對三哥有情,你娶了她,以后叔嫂同在一間屋檐下,豈不尷尬?你和三哥又該如何相處?” 兄弟不和,除了因為家業起矛盾之外,最常見的原因,大半出在內宅之中。李子恒把張桂花娶回家,讓李南宣怎么自處?他們還要不要做兄弟? 和李綺節的憂心忡忡比起來,李子恒一點都不在乎,“你想太多啦!我怎么會因為桂花和三弟生分呢?就算你不相信我,不相信桂花,也該相信三弟吧?” 他咧嘴傻笑,“而且桂花性子高傲,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她既然說要嫁我,以后肯定會好好和我過日子,不會三心兩意。三娘,你放寬心,我雖然腦殼不聰明,眼光還是有的,不會拿自己的婚事當兒戲?!?/br> 可問題是,李子恒和張桂花一問一答之間訂下婚事,確實很像兒戲??! 要知道,訂親的前一刻,這倆人還在討論李南宣呢! 納徵當天,照例由男儐相出面,去張家送彩禮。 李子恒語不驚人死不休:“三弟生得那么俊俏,他去做儐相,張家人絕對沒話說!” 李綺節差點被李子恒氣暈,“不行,三哥身子不好,騎不了馬,讓天佑給你當儐相好了?!?/br> 李大伯傾向孫天佑,覺得他嘴巴甜,比李南宣會來事。李乙更屬意李南宣,因為李南宣還沒娶親,身份上更合適些。 最后李南宣自己主動攬下儐相的職責:“張家是我的舅親,就由我出面吧?!?/br> 李南宣從沒主動要求過什么,他一開口,這事基本上就定下了。 納徵是男方送彩禮的日子,新郎官不用出面。一大早,李南宣騎著馬,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往渡口徐徐行去——兩家離得近,為了顯示男方家彩禮足,李家的納徵隊伍要坐上船,繞一個大圈,再到張家叩門。這樣沿路的鄉親們才有機會圍觀李家的豐厚彩禮,張家臉面上也好看。 下午,李南宣納徵歸來。 李子恒親自為他斟茶,向他作了個揖,鄭重道:“三弟,今天勞累你了?!?/br> 李南宣嘴角微彎,一口飲盡杯中茶水。 李綺節忽然放下心來,大哥和三哥都是坦蕩之人,應該不至于為張桂花生嫌隙,畢竟三哥對張桂花只是純粹的兄妹之情。 納徵之后是請期,天氣熱,新娘子臉上的妝粉容易花,張家希望能把日子定在秋天,李家自然沒有二話。 李乙暈暈乎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傻兒子竟然能娶到十里八鄉中家境最富裕、容貌最秀美的張家閨女。 周桃姑說,李乙幾次半夜醒來,頭一件事就是抓住她的胳膊,問她:“大郎是不是和張家訂親了?定下的是張家小女兒?” 李大伯和周氏聽罷,哈哈大笑。 李綺節也跟著笑。 張桂花曾經愛慕李南宣的事,只有她和張十八娘知情。張十八娘肯定不會多嘴,她更不會多事。沒有外人的風言風語,李子恒和張桂花以后未必不能過得和美順心。 可是張桂花真的對李南宣斷情了嗎?她會不會對李南宣因愛生恨,故意嫁給李子恒,想離間李家兄弟? 李綺節不敢把自己的擔憂說出口,疏不間親,李子恒和張桂花以后是要做夫妻的,她隨便揣度張桂花的意圖,有挑撥是非的嫌疑。 溽暑將消時節,張桂花請李綺節過府一敘。 她還是那么冷若冰霜,一身烈烈紅衣,眉眼冷艷,清麗無雙。 她看到李綺節,二話不說,拔下頭上的銀鍍金寶扇形喜鵲登梅紋發簪,扔在地上。 發簪是應天府買來的上等貨,質量不錯,完好如初。 丫頭們面面相覷。 李綺節:“呃……” 張桂花臉上騰起一陣嫣紅,霍然站起,翻出剪刀,撿起發簪,用力一絞,發簪終于斷開。 她把斷開的發簪往地上一拋,凜然道:“三娘,如果我對大郎的心意不真,有如此簪!” 看著張桂花嚴肅的臉,盤繞在心頭的憂愁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李綺節噗嗤一笑,“嫂子,我信你?!?/br> 信你和大哥能互相扶持,坦誠相對。 這也是傻人有傻福。 但凡換一個人,李綺節都不會這么有信心,但新郎官是李子恒。 李子恒是真正的看得開,喜歡就認真喜歡,不喜歡就拋在腦后。經過和孟春芳的那段懵懂戀情,他更珍視兩情相悅的感情,只有他不會在意張桂花婚前的種種,只有他能理解張桂花的離經叛道。 也只有他,能獲得張桂花的信任。 張桂花敢嫁給李子恒,也是冒了很大風險的,哪個新娘子敢在丈夫面前吐露對另一個男人的愛意?有了愛慕李南宣的事在先,她等于把自己一生的污點送到李子恒跟前,以后李子恒只要隨口提起李南宣,就能牢牢控制她的一切。 這兩個人,看起來一點都不般配,卻又那么合適,一個沒心沒肺,從不多思多想,一個高冷傲慢,卻又大膽真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對天作之合。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新得早,快夸我~ ☆、第122章 結局章(上) 今年的天氣很反常, 開春時忽然天降大雪,初夏連著一個月少雨,七夕前后,本是曝衣、曬書的好日子, 又突然晴天霹靂,天天暴雨滂沱,眼看著江水一天天漲起來, 水面一日比一日寬闊,很快把鎮上幾座石橋全部淹沒。 周家村在山腳下,地勢低洼,幾場暴雨過后,山洪順著河谷灌入村莊, 全村房屋都泡在洪水之中, 不得不舉村搬遷。李大伯派人進山一趟, 把周氏娘家人接到李宅暫住。 周老爹和周娘子在李宅住了七八天, 怕給周氏添麻煩,想搬去周大郎那兒。周大郎和他媳婦如今在李綺節的茶山當管事,一家幾口住在山上。周大郎夫婦手腳麻利,干活勤快,花錢又仔細, 一年下來能攢不少銀鈔。他已經用攢下的工錢在山上蓋了好幾間大瓦房。 李綺節為表哥周大郎安排差事的時候, 周老爹和周娘子誠惶誠恐,生怕周大郎把差事辦砸了??吹街艽罄稍诓枭矫畹蔑L生水起,老夫妻二人才松口氣。 之前周大郎曾想趁著農閑時, 把老夫妻接過去同住,周老爹舍不得故居,沒答應。 現在周家村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