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5
哪兒得的?” “三少爺送的,大姐、二姐和四小姐、五小姐也有?!睂氈樾Σ[瞇道,“外頭的花都謝了,窗前素凈,拿這幾只兔兒爺擺在架子上,看著也熱鬧些?!?/br> 李綺節擺擺手,任憑寶珠折騰,心里暗暗納罕:李南宣氣質出塵,瞧著就像高山上的一株雪蓮,好看是好看,但拒人于千里之外,沒有一點鮮活氣,竟然也會買這些玩意來哄她們。 想到李南宣,心思隨即轉到張桂花身上,她忽然一改高冷姿態,和李昭節來往密切,明顯是沖著李南宣來的。 李綺節把字帖一張張理好,心里有些猶豫不定,該怎么提醒李昭節呢? 上次直接把金子當面還回去,張桂花還不肯死心,警告張桂花肯定沒什么用,只能直接和李昭節挑明,免得她被張桂花利用。 偏偏這個四meimei最愛多心,不一定會把她的提醒放在心上。 不過那也得說,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李昭節一腳踩進張桂花的陷阱里。 李綺節只猶豫了一晚上,第二天找到李昭節,遣走丫頭,斟酌著把張桂花的事和她挑明了。 未料李昭節并不詫異,淡淡道:“我早看出來了,三哥那樣出眾的人品,鄉里愛慕他的人不知凡幾,張jiejie沒有對我隱瞞過對三哥的仰慕之情?!?/br> 這下子輪到李綺節吃驚了。 不是因為張桂花的執迷不悟而感到詫異,而是忽然發現,不知不覺間,李昭節和李九冬早已經慢慢長大,不再是以前那兩個抱著她的大腿撒嬌的奶娃娃。 十五前后,鎮上照舊請了戲班子來唱戲。 李綺節忙得團團轉,原本沒打算去看戲,這一日孟家卻特意派丫頭過來送帖子,孟春芳親自請她一道去鎮上聽戲。 李綺節聽出孟春芳的丫頭話中有話,似乎另含隱情,思量再三,最終只得放下手頭忙活的事,特意抽出半天工夫,應邀去鎮上。順便把李昭節、李九冬和李大姐、李二姐也帶上了。 李家租了一條大船,斜對著江邊的大戲臺子,離得有點遠,好在離岸邊近,比較安全。 在船上坐等右等,孟春芳始終沒來。 李綺節讓進寶劃著小船去找人,進寶去了半天,回來時道:“楊家的船停在戲臺子前,我找了半天,沒看見孟七娘?!?/br> 楊縣令今晚也在,金氏、楊天嬌、楊表叔、高大姐、楊天保也在船上。楊家的大船位置最好,坐在江心的大船上,又清凈又涼爽,隔著一片清凌凌的江水,聲音也聽得清楚,又不必和岸上的老百姓擠作一堆,也不怕宵小渾水摸魚,或是沖撞女眷。 每年在大戲臺開戲,楊家的大船都占著那個最好的地方。 李綺節眉頭輕蹙,孟春芳暗示今晚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她商量,怎么自己卻沒來? 江上泊著數百條船只,有燈籠高懸、威風凜凜的大船,也有只能容兩三人、緊緊挨在一處的烏篷小船。 有幾條銀魚似的小木船,裝了半艙的瓜果零食,穿梭在戲臺子下的江面上,售賣糖瓜子、煮花生、炸紅苕、腌杏果之類的點心零嘴,蓮蓬、菱角、酸桃、梅子之類的鮮果。郎君們喜歡吃酒,便有糟的鴨掌、鴨信、臘鴨賣,婦人們喜歡甜口,云片糕、馬蹄糕干干凈凈盛在碟子里,一碟只要四五個大錢。 李昭節和李九冬見有小販撐船從附近水面劃過,連忙叫住,吩咐小丫頭道:“問他有沒有煮胡豆賣?!?/br> ☆、第97章 九十七 丫頭走到船頭, 那邊撐船的聽見叫他,連忙把船劃近了些。 丫頭接過船夫扔過來的笸籮,放了幾枚銅錢。小船上有個戴包頭,穿藍布衫兒, 腰上系裹肚的中年婦人,手腳麻利得很,這邊才算清價錢, 那頭她已裝了一大捧煮胡豆,拿新鮮的荷葉裹了,裝在一只小木盆里。 船夫把小木盆撥到船邊,撈起來,揀起里頭的荷葉包裹, 再把小木盆推回去。中年婦人抬頭朝丫頭笑了一笑, 她家男人又劃著船往別處去尋生意。 曹氏今晚陪著姐妹幾個出門, 正坐在船艙里打瞌睡。戲臺上鑼鼓喧天, 也沒吵醒她。但一聽見李昭節差人買零嘴,她立時從夢中驚醒,眼睛還沒睜開,嘴里已經數落道:“船上什么吃的沒有,又費鈔買那些不干凈的東西?!?/br> 李昭節和李九冬噗嗤一笑, 依舊吃得香甜, 讓人盛一碟子煮胡豆,送到曹氏面前。 曹氏笑了笑,沒再說什么。 李綺節走到船舷邊, 喚來一條劃著小船的婦人,買了些蓮蓬、荸薺、金絲黨梅、蜜糖核桃仁,也是用荷葉裹著的。 寶珠將荷葉打開,分成兩份,一份放在李昭節她們跟前,一份放在李大姐和李二姐的小桌上。 李大姐不用丫頭動手,自家把胡豆倒在桌上已經半空的八寶葵花式小攢盒里,留了一半叫小丫頭收著,笑道:“胡豆吃多了肚子脹,留一些家去,給娘吃,她平時愛吃這個?!?/br> 李昭節飛快地瞟一眼李大姐。 李大姐沒有察覺,李二姐卻看到了,臉上頓時漲得通紅,捏起一片桂花糕,斯斯文文咬一口,不接李大姐的話。 江岸沿河十里,竹樓人家都懸了彩燈蠟燭,燒得江上亮堂如白晝。彩燈倒映在水中,五光十色,珠光寶氣,又似河里有另一個繁華世界。 李大姐無心觀景,記得周桃姑讓她平日里多討好李綺節,想了個由頭,搭訕著道:“三娘,臺上唱什么戲呢?” 李綺節手里攥著一把五香瓜子,目光在楊家的大船上逡巡,慢悠悠答道:“正唱呢,那旦角生了把好嗓子?!?/br> 李大姐跟著贊了兩句。 李昭節和李九冬聽見她二人說得熱鬧,湊過來各抒己見。 唯有李二姐一言不發,臉色仍舊紅得像日落時分天邊的云霞:是出家喻戶曉的戲,說的是馮女假扮男裝考中狀元、被欽點為駙馬的故事?,幗h上至耄耋,下至幼童,都能說一個頭頭是道。而這馮女正有一個嫌貧愛富、刻薄至極的后娘,若不是后娘從中作梗,馮女也不會冒名進京。 李二姐偷偷瞥李綺節一眼,暗暗思量:三娘特特點出這出戲的名目來,莫不是在暗指她母親周桃姑和戲中的馮夫人一般,是個不懷好意的惡毒后母? 江上泊的船只,有一半是從十里八鄉撐船趕來鎮上看熱鬧的,他們路途遙遠,又不愿意夜里走水路,大多都要聽上一夜的戲。等天亮再回家。 而李家幾個小娘子不過是出來瞧新鮮的,月亮才爬到頭頂,江上處處是人聲、笑聲、鼓聲、樂聲,李大姐和李二姐只覺眼皮發沉,都忍不住打起哈欠。 忽然一陣敲鑼打鼓,戲臺上一群花臉小相公在翻跟頭,繼而轉出一個紅臉關公來,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風。 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