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1
曲調,攝影師完全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歌詞。 說不出來是喜是悲,但總覺得有種厚重感。 許漾從阮家拿了自己的樂器,還沒走到門口,就聽見了熟悉的吉他聲。 他愣了愣,然后快步跑了兩步。 陽光漫天漫地的院子里,少年正低頭撥弦。 歌聲清脆又悅耳。 讓人不想后期修音。 讓人不想加濾鏡。 許漾突然想把自己手里的這把吉他給摔了。 他現在是什么感覺呢。 ——就像小時候看封神榜,霍星朝是那個妲己。 而自己是那只雉雞精。 第144章 交換人生 霍星朝在錄節目最后一期的時候,阮藍給他發了一條短信。 很簡短, 只有一句話:哥哥, 是真的。 霍星朝當即打了一個電話回去。 沒有人接。 大抵她現在也混亂的很。 阮藍不是那種喜歡傾訴的人, 遇到事情之后, 第一反應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如果對象不是霍星朝的話,她大概連這條短信也不會發。 男生握著手機思考片刻,最后打了幾行字回去。 “藍藍,不管你現在是什么感受,都不要著急,冷靜一個小時,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br> 剛點下發送鍵, 教室里面就傳來室友兼同學興奮的喊聲, “星朝, 你快點來,開始放歌了!” 少年就收了手機,轉身往內走,語氣淡淡的, “來了?!?/br> 今天晚上就是許漾留在懷鄉的最后一個晚上, 所以節目組為他準備了一個告別聚會,地點就在高三二班的教室里。 q不過不止有高三二班的人,還有其他班的偷偷跑過來湊熱鬧,不大的教室擠滿了人。 講臺上擺了糖果零食,還有一個放音響的小音箱,同學們聽著背景音樂, 人手一瓶可樂,坐在位置上嘰嘰喳喳地聊著。 他們看上去都非常興奮,神色中帶著幾分新奇,臉上笑意也明顯,要不是背景音樂比較悲傷,這簡直就不像是歡送聚會,而是歡迎派對了。 其實一個多月的時間,懷鄉中學又不像那些城里的重點中學,壓根沒有多余補課,周末都是謹遵教育局規定,老老實實地放掉的。 再加上中間還有一個七天的長假,許漾在學校里上課的時間,實打實算起來也就不到二十天。 而在這二十天里,許漾同學周圍無時無刻都跟著攝像機,對于懷鄉這些沒見過什么世面的孩子來說,在攝像機面前簡直不能更拘謹,老老實實禮貌又乖巧,就連上課的時候姿勢都無比端正,完全三好學生的模板。 換句話也就是說,他們不可能就在這種狀態下和許漾產生節目組預想的那種革命友誼,懷鄉中學高三二班所有同學,除了霍星朝,對待許漾的態度,都是敬畏而陌生的。 他們今天之所以興奮,也只是因為覺得新奇,和得到零食的喜悅,跟許漾本人要不要離開,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但是沒關系。 現在這個年代,一檔節目好不好看,策劃占百分之五十,內容占百分之二十,剩下百分之三十,全部都靠后期剪輯。 關系生疏?沒關系。 的后期團隊是臺里配置最高的一個團隊,就算再生疏,只要不是完全嬉皮笑臉,后期都保證能幫你剪出兄弟情深重別離的場景。 戳中觀眾淚點。 更別說,他們還有霍星朝這個收視保證。 今天,隨行導演難得沒有呆在監視器前,而是站在教室最后一排,和霍星朝小弟弟聊天。 霍星朝因為人高,所以從初中開始,位置一直都是在最后的,那些身為好學生能夠自己選位置的特權,從來就沒有輪到過他。 剛好這塊兒是鏡頭死角,不用他刻意去做表情。 這會兒,許漾正站在臺上發表自己這段時間下來的感言。 稿子不知道是他自己準備的,還是有人給他寫的,反正特別感人,男生一字一句說的緩慢,幾度紅了眼眶,他這種情緒,也成功感染了底下涉世未深的孩子們。 有幾個多愁善感的女生,還莫名其妙跟著他一起哭了起來。 霍星朝聽到哭聲,抬頭看了一眼,又淡淡低下頭,繼續寫自己的作業。 導演看他寫了一會兒語文題,米黃的試卷紙上,字跡清晰,筆勢瀟灑,但每個字的大小都幾乎一樣,字與字之間的間隔也很規整,非??酥?。 就像霍星朝這個人,充滿矛盾的吸引力。 “對了,有件事?!?/br> 導演輕輕開口,但似乎是在琢磨應該怎么措辭,提了個頭,又卡在那里,老半天沒有聽到后續。 少年微微偏頭,表示詢問。 “就是那個,你之前在節目里唱過的那首歌,你有沒有出音源的打算?” “音源?” 他一挑眉,似乎是在思考這個詞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導演解釋之前,無師自通地自我理解了, “就是正式錄出來對么?去錄音室那種?” 導演點點頭,“嗯。我有個朋友,他是開經紀公司的,看中了你,托我問問你有沒有簽約的打算?!?/br> 霍星朝思考了一下,緩緩道, “簽約......就會怎么樣呢?” “會有工資?!?/br> 導演笑了笑,“可以給你錄歌,拍音樂視頻,可以幫你捧紅,讓你在全世界各地開演唱會,比你崇拜的那個哥哥還要厲害?!?/br> “到時候,你不僅可以在懷鄉買房子,你還可以在你喜歡的任何地方買房子。你可以賺很多錢,讓你mama過上好日子,可以資助這所學校,到那時候,就不止支教的大學生過來,會有很多專業的教師來上課?!?/br> “你可以自己買阿迪,買吉他,再也不用過節衣縮食的苦日子?!?/br> ...... 少年淡淡彎了彎唇, “聽上去,很有誘惑力啊?!?/br> 霍星朝其實今年不過十七歲,但做事還是說話,都帶著一股成熟穩重,眉宇間幾乎看不見稚氣,導演和攝影師在跟他溝通時,不自覺地就會用對待成年人的態度。 他合上桌上的作業本,望向他, “你們為什么不找許漾呢?” “許漾?” 導演倚著墻,在攝像機拍不到的角落,搖頭笑了笑,“你知道嗎,我們做一樣產品,是要講究投入成本,產品質量,和最后的回報率的?!?/br> “許漾,付出成本太高,產品質量太低,回報率幾乎為零。從一開始,他就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br> 少年就挑了挑眉, “你們?” 對方愣了愣,而后恍然,失笑道,“是啊,我們?!?/br> “我也不瞞你,這家公司,是我和一個朋友合開的,算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