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書迷正在閱讀:栽你手里一輩子、永久的敵人、他來自大星辰海[快穿]、權相養妻日常、把繃帶還給我!、玄中魅、[綜漫]惡女、[火影老年組]看她蘇爆了、這條龍有病、太真
我撫養我成人。繼父待我很好,可我終究不姓賀,現在搬去繼父那邊,我做不到心安理得,若舅舅同意,我想在外面置辦一座小宅,作為我與表妹的家?!?/br> 陸季安不想回陸家,也不想去賀家,平心而論,他更愿意自力更生。 “好!這才是我的好外甥!” 外甥的選擇比他期待的還要好,顧崇嚴十分滿意,大步過來,雙手扶起了外甥。 陸季安震驚地看著面前的舅舅。 顧崇嚴拍拍少年肩膀,朗聲笑道:“舅舅試你的,只要你有這份心,舅舅就放心將阿鳳交給你了,至于永安伯府,你還是搬回去吧,那本就是你應得的,不能便宜了外人,否則當年舅舅就去求皇上撤了你爹的爵位了?!?/br> 顧崇嚴才沒那么傻,為了置氣就讓外甥丟了好好的一個爵位,現在爵位可不是那么好封的。 陸季安關心的只有婚事,黑眸灼.灼地道:“您,您真的答應了?” 顧崇嚴大笑:“舅舅說話,何時不算數了?” 陸季安狂喜,放了一半心,想到舅母,他又緊張起來:“那,舅母那邊……” 妻子啊,顧崇嚴笑容頓了頓,不過,外甥這樣好,值得他去妻子面前求情。 送走外甥后,顧崇嚴忐忑地去見妻子了。 俞氏聽說外甥為了女兒寧愿舍棄爵位,也頗為觸動,但一想到陸家那幫子人,她就皺眉。 “好了好了,咱們阿鳳又不傻,不會連個姨娘都對付不了?!鳖櫝鐕罁е拮?,心已經徹底站在女兒、外甥那邊了。 俞氏看他這樣就來氣,狠狠將人推開了:“往后什么事我也指望不上你!” 顧崇嚴不愛聽,撲過來就把嬌小的妻子壓到榻上了,故意無賴道:“沒有我,你能自己生兒子?” 俞氏狠狠打他。 顧崇嚴摁住妻子的小手,為了女兒與外甥,他決定使一出“美男計”! ☆、第38章 038 有父親顧崇嚴的支持, 顧鳳再去母親面前撒撒嬌軟磨硬泡,她與陸季安的婚事就成了。 只是, 顧鳳是侯府的二姑娘,上面還有個大姑娘顧蕓,顧崇嚴便與外甥商定,等顧蕓定親后兩家再正式議親。大男人一言九鼎, 陸季安很相信自己的舅舅,與表妹遠遠對視一眼后,陸季安就先回府安心備考, 準備秋闈了。 陸季安是永安伯府的世子,有爵位繼承,他不考科舉這輩子也不愁吃穿了, 但陸季安不想當個空頭爵爺,他有自己的抱負,他希望將來他能像舅舅一樣,功績比爵位更顯著。 俞氏開始不樂意女兒嫁給外甥, 現在親事板上釘釘了, 俞氏就也擔心正派的外甥在夏氏那里吃虧,故早早就將她最信任的宋嬤嬤送去了永安伯府, 叫宋嬤嬤盯著夏氏的一舉一動, 等女兒嫁過去,宋嬤嬤也將成為女兒的左膀右臂。 “還是娘最疼我!”聽了母親的安排, 顧鳳撲到母親懷里, 開心地道。 俞氏繃著臉, 氣道:“我不疼你,你絕食我都不在乎,反正也不是我親生的?!?/br> 這都是顧鳳當時的氣話。 顧鳳只當自己沒說過,一個勁兒在母親懷里拱。 顧鸞在旁邊看著,笑個不停。 俞氏瞅瞅小女兒,突然使勁兒拍了長女一下:“起來,沒個jiejie樣,別再把阿鸞帶壞了?!?/br> 顧鳳扭頭,看到傻笑的meimei,顧鳳笑道:“娘放心,meimei最聽你們的話了,娘給她挑哪個夫婿就是哪個夫婿?!?/br> 顧鸞臉一紅,小聲道:“jiejie安心待嫁吧,別扯我?!?/br> 姐妹倆拌嘴,俞氏看著還帶著孩子氣的小女兒,想到過兩年小女兒也要選夫了,她就難受。 . 大姑娘顧蕓十五了,從前年曹氏就開始著手她的婚事,但曹氏挑的幾個,要么是蕭老太君看不上,要么是顧二爺看不上,氣得曹氏差點想不干。 顧二爺也不放心將長女的婚事交給續弦,到底不是親娘,顧二爺怕女兒受委屈,所以他自己挑,挑來挑去,定了一位戶部同僚家的公子。 顧蕓的婚事,倒是與上輩子完全對上了,顧鸞記得很清楚,大姐夫也是大哥的同窗,婚后待大jiejie可好了,據說大jiejie懷孕時嘴饞,大半夜的突然想吃石榴,大姐夫沒有驚動下人,自己摸黑去院子里摘了幾顆石榴,親手剝給大jiejie吃。 大jiejie回娘家的時候,甜蜜蜜地跟她們念叨,顧鸞當時還很羨慕呢。 兩個jiejie的婚事都定了,酷暑也來臨了,沒熱幾天,老天爺突然連續地下起了暴雨。 這日顧鸞在蕭老太君這邊歇的晌,睡得迷迷糊糊的,蕭老太君擔憂的聲音從外間傳了進來:“雨這么大,不知道河南一帶是不是也下了?!?/br> 李嬤嬤陪聊道:“您就是心善,每年都惦記那邊的百姓?!?/br> 蕭老太君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曾經陪老頭子在那邊住過一陣,恰好趕上夏日暴雨,夜深人靜,我在城里都能聽見黃河水的咆哮,那年我們命大,沒遇上天災,第二年我們搬走不久,那邊就發災了……”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黃河決堤的可怕。 李嬤嬤唏噓了一陣,然后聊到了寧王:“巡視黃河是份苦差,鬧不好還要被牽連,皇上怎么舍得派寧王殿下去了?” 蕭老太君說了什么,顧鸞沒聽清。 窗外大雨瓢潑,顧鸞靜靜地聽著,試著想象曾祖母口中的黃河咆哮。 今日的黃河,確實在咆哮。 暴雨如注,傾倒一般從天河墜入黃河,趙夔與當地河北魏縣的官員站在黃河岸邊的一片高山上,居高臨下俯視眼前的黃河。河水幽幽發黑犯渾,如籠子中的野獸在咆哮掙扎,而就在魏縣,黃河曾經改道,分成了東流、北流兩個支流。 黃河改道后,原來的北流河水越來越少,東流有成為主流之勢,因此大臣們建議堵塞北流,引導黃河沿著東流入海,從而穩固新的河道。隆慶帝已經同意了,命地方官員大力修筑東流兩岸的堤壩,今年趙夔親自巡視兩股支流后,卻發現東流河床尚淺,一旦堵住北流,大量河水涌入東流,新建的堤岸一定承受不住,屆時河水決堤災情會更嚴重,致使兩岸百姓遭殃。 因此,趙夔反對棄北流、穩東流的建議,上書奏請朝廷再撥銀款,同時加固兩股支流的堤壩。 可是,朝廷的銀子也不是大風吹來的??! 隆慶帝是個十分愛錢的皇帝,他巴不得地方官員提出個既能防治水患又省錢的良策,地方官深諳帝王愛財如命的脾氣,如果沒有趙夔,反正內閣的閣老們都贊成主修東流堤壩了,地方官多半就默認了。 但趙夔不認,皇帝老子一日不撥款,他就不停地上書催債,隆慶帝本想不聽,可看到他心愛的二兒子在新的奏折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