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見她還繃著臉又道,又安慰道,“這也算難得的好消息,父皇聽了一定會高興的?!?/br> 好吧,這是喜事,皇帝不會把她怎樣的,況且她又不是沒見過皇帝,劉珍兒在心里不停的給自己打氣。 “這水泥確實不錯?!被实蹖⑺嘟o了工部官員后,看著劉珍兒道,“聽說上一次暖室和竹棚也是你發現的,理當重賞,你喜歡什么賞賜?” 劉珍兒穩住心神:“水泥和暖房的事情,奴婢都只是想了一個點子,全靠殿下的支持,和試驗者的用心,當不得陛下重賞?!?/br> “哦?”皇帝笑著看了繃緊了臉的兒子,才又看向玉階下一臉莊重的小宮女:“不錯,讀過書嗎?” 劉珍兒甩開上一世讀書的記憶,想著殿下教她認認字的場景:“勉強會認字?!?/br> “那就去內書堂學習?!被实鬯剖请S口說出一個命令。 內書堂不是宦官學習的地方嗎?劉珍兒心中疑惑,口中卻毫不猶豫:“謝陛下恩典?!?/br> “父皇……”趙永澤話還沒說完,皇帝就揮手打住,對著劉珍兒命令:“先下去?!?/br> 劉珍兒不敢多看殿下,低著頭退了出去。 “父皇,內書堂是宦官讀書之所,珍兒去不合適?!壁w永澤堅決說了出來。 慶和帝看著兒子道:“母后愿意提攜她,將來她為嬪為御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不同意;現在又費盡心思給她宣揚名聲,是為了什么?” “兒臣想要她做皇子妃?!壁w永澤知道他父皇不會亂殺有功之人,珍兒的安全已經有了保障,直接就將心里打算說了出來。 慶和帝早有預料,也沒動怒:“想讓她做皇子妃,侍候母后不是更便捷?” “她還不知道兒臣的心意,也更喜歡實務?!壁w永澤回道。 “呵!”慶和帝笑了一聲,不知是譏是諷,“倒是個不一般的女子?!?/br> 第59章 糧荒 “你們知道內書堂嗎?”回到長壽宮后,劉珍兒向身邊的人問道。 夏荷思忖了一下回道:“內書堂是優秀內侍們學習的地方, 都是翰林院那些進士教學, 是為司禮監和御馬監等衙門培養宦官的地方?!?/br> 司禮監秉筆太監可以幫著皇帝直接在奏章上批紅,御馬監太監掌管著京中軍隊調動的虎符印信, 印綬監的太監掌管古今通集庫以及鐵券、誥敕等。這些太監都必須有一定的學識,甚至是政治敏感度。這些內侍讀書的內書堂教的是什么, 就可想而知了。 “有過女官進過內書堂嗎?”知道了內書堂的作用,劉珍兒更加不敢深思陛下的用意。 夏荷搖頭:“從來沒有過?!鄙裆行┠?,“女史問這個做什么?” “陛下命我去內書堂?!眲⒄鋬簺]有隱瞞,“你們可知這是何意?” 秋雨一下就急了:“女史怎么能整日和那些侍人待在一起!” “雖然去滿是內侍的內書堂有些不方便, 但你也要記住,你家女史到底是個什么身份?!眲⒄鋬簼M眼警告的看著秋雨。 秋雨立馬噤聲, 收斂了神色,對著劉珍兒行禮:“奴婢知錯?!?/br> “陛下是什么心思我們猜不透,但內書堂真是不能輕易進去?!毕暮赡樕髦兀骸斑@些年女官衙門都廢了,各種權柄爭奪都主要在宦官之中,但女史一進內書堂, 定會引起所有的宦官警惕針對?!?/br> 也就是說, 這內書堂是未來權宦的搖籃, 劉珍兒來了興趣:“我倒也想去聽聽那些進士講的學?!?/br> “珍兒是嫌棄我講的太差了嗎?”趙永澤邁步進來時幽幽問道。 劉珍兒連忙搖頭:“怎么會?殿下講的最合適不過。只是陛下都下了命令,我現在也只能勸自己往好的方面想?!?/br> “內書堂不用去了, 父皇另有封賞?!壁w永澤知道珍兒說的是真話, 滿意地讓開了身體,進了內殿。 殿外站的老遠的太監, 這才捧了圣旨進來宣旨。 劉珍兒驚了一下,馬上跪聽圣旨,殿內其他人也一齊跪倒。 圣旨的大意是,劉珍兒的品級被擢升成正五品女尚,另賞白銀百兩。 劉珍兒恭敬的謝恩,領了圣旨才站起身來,和夏荷秋雨送傳旨太監離開。 “這些白銀都送到庫房吧,只是這些仍舊彌補不了殿下在水泥一事上的花用?!眲⒄鋬夯氐詈?,看著守忠捧著的匣子有些遺憾道。 趙永澤換好衣裳走出內殿:“這是父皇賞你的,你就收好?!?/br> 劉珍兒只以為殿下說的是皇帝賞的東西不能隨意贈送,便命守忠將銀子送回東暖閣妥善安放。 “殿下也覺得內書堂讀書很不好?”劉珍兒虛心問道。陛下會改變旨意,除了殿下的阻止,她想不出其他原因。 趙永澤揮手將殿內其他人打發下去,把珍兒拉到旁邊坐下:“你想要學什么,給我說就是。內書堂對你來說,太危險了?!?/br> “為什么內書堂只有宦官,沒有女官呢?”劉珍兒抬頭問道。 如果內書堂有女官,如果女官也能爭奪皇帝賦予宦官的那份權利,那宮女的地位就會大不一樣。 要知道太.祖當初同時設立了女官制度和宦官制度,還專門留下了一句太監不得涉政,按說在內書堂女官應該更有優勢才對。 趙永澤懂珍兒的意思,這些事情也愿意解釋給她聽:“有三個原因,一是大部分年輕女官都更愿意往嬪妃的位置爬,二是年紀稍大的宮女就會出宮嫁人,三是女人在外行走不便?!?/br> 劉珍兒明白了,大多數女官不像宦官,能孤注一擲拼盡所有去成為帝王的武器。且這個社會對女性的壓制,讓女官不能像宦官一樣鎮守地方,監督軍隊。所以女官在與宦官的爭斗中失敗,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宮女處于權利最集中的地方,都想不出辦法幫她們爭贏太監,更何況整個大慶的底層女人,劉珍兒一時間有些沮喪。 水泥的制作方子很快就送到了工部,繼而又很快在全京城全大慶推廣快來。有了水泥,無論是筑房修堰,還是修井固堤都方便省事了很多,讓各個州府的壓力為之一輕。 當劉珍兒的女尚服飾被制好送來時,別苑那邊已經開始收糧了。 天氣雖然好轉,但仍是時陰時雨。朝廷官員早盯著皇莊中的這塊地,即使冒著雨,田莊的糧食也很快被收了上來。 皇莊的收成很快就被戶部官員統計了出來,只有豐年的三成,平均算下來只夠田莊每戶兩個多月的口糧。 然而,即便只是這點收成,也讓戶部的壓力大減。因為國庫一邊支持邊關備戰,一邊賑災,已瀕臨空虛。 當整個順天府開始收糧時,邊關需要的軍糧已經送達,京城傳來了邊關開戰的急報。 邊關戰場的各種殘酷艱難且不提,但在有名宿